六、广西、贵州、云南各民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从 1939 年开始,日本帝国主义不断进攻广西、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同样遭到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武装反抗。

1939 年 11 月,日本侵略者为了占领华南,切断国民党军队在广西的退路,派遣两个师团从钦州和防城大举进攻南宁,国民党反动军队狼狈逃窜, 在半月时间内,南宁及上恩、邕宁等 14 个县被日军占领,广西各族人民便开始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最早进行武装抗日的是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学生军和战士团,他们利用国民党军队丢弃的武器武装起来,以十万大山为据点,在钦州、防城、邕宁、上思、武鸣等地壮族中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队,打击日军。②1940 年 1 月,邕宁八尺区的壮族在党的领导下组成一支有 500 多人的抗日游击队,在 10 个月中与日军作战 100 余次。在柳北的融安、大苗山、柳城一带组织了一支有壮、仫佬、汉等民族参加的柳北抗日挺进队, 并建立起抗日根据地。在桂林附近建立了临(桂)、阳(朔)抗日联队和灵川抗日游击队。这些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各地不断袭击日军,游击队采用昼伏夜击的战术,切断日军交通,消灭了日军的部分有生力量。

1944 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仫佬族聚居的罗城县,日军在罗城到处抢掠烧杀,给仫佬等族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在国民党反动军队闻风而逃的情况下,他佬等族人民自动组织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他们一方面空室清野, 断绝日军的物资供应;一方面又参加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同时还自己组织抗日武装。大福乡俄勒等地他佬族组织起一支拥有 200 支枪的抗日武装,多次击溃日军的进攻。

1945 年 3 月,100 多名日军企图到俄勒抢掠时,仫佬等族抗日武装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有的群众没有枪支,就拿起梭标、猎枪、马刀作战,持续战斗了两昼夜,打死打伤日军二三十人,打败了日军对俄勒的进攻,并迫使日

① 《中国少数民族革命运动史》,第 166、167 页。

② 《壮族简史》,第 171 页。

军在 1945 年 4 月撤出罗城各地,①取得了罗城抗日斗争的胜利。

在贵州,日本侵略军于 1944 年 7 月进攻黔南地区,国民党军队采用不战而逃的政策,任由日本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当地水族人民为了保卫家乡自觉联合起来,拿起武器打击日本侵略军。在日军进攻九阡时,水族人民在九阡附近的十里长坡截杀日军,激战了 1 昼夜,打死打伤了日军部分人马。水族和其它各族人民还自动组织起来,以村为战,用土枪、土炮、梭标、马刀与日军厮杀,在三都水场一仗,水族人民打死日军 10 人,还缴获机枪一挺及

步枪、子弹、马匹等战利品。水族地区的抗日群众共与日军发生战斗 20 多次,

消灭日军 130 余人,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在战斗中也有许多水族儿女为抗击日本侵略军而献出了生命。②

在云南,日本侵略军从 1942 年 5 月开始大举向中国云南边境进攻,畹町、腾冲等地很快陷落,接着日军又渡萨尔温江从滚弄经班洪、班老两路向孟定进犯。云南边境地区的傣、白、佤、傈僳、景颇、汉等族人民奋起抵抗,他们一方面积极支援当地的抗日部队,另一方面又组织抗日游击队。陇川傣族、景颇族组织起一支 500 余人的抗日武装,扼守要隘,阻击日军。莲山傣、汉族人民组成的一支游击队,活动于昔马、太平街一带,多次打击日军。日本侵略军进犯泸水、六库时遭到白、傈僳、汉等民族武装的反抗,在怒江东岸山林崖壁间一次就歼灭日军 300 多人。西盟、沧源、耿马等地的傣、佤、汉等民族群众,在“抗日守土”,“抗日守卫作佤山”的口号下,组织起数支抗日游击队:1942 年 9 月成立“耿马沧源支队”,下辖 3 个大队和 1 个特务连,活动在耿马、沧源、孟定一带;1943 年 2 月成立“佧佤山特区自卫支队”, 约 700 余人,分为 4 个大队,活动在班洪、班老地区;1943 年 5 月成立“佧佤山游击支队”,有 1000 余人,活动在永和、西盟一带;1944 年底成立“班洪自卫支队”,下辖 6 个大队,约 1000 余人,活动在沧源地区。这几支抗日游击队,与日军进行了无数次战斗,1943 年 10 月配合抗日部队在班洪、班老地区歼灭日军数十人,缴获了部分枪支弹药。1944 年 6 月,歼灭进犯孟定日军 700 余人。③从 1944 年开始,这些抗日游击队参加了对日军的全面反攻, 经过半年多的苦战,将侵入云南的大部分日军歼灭,残敌逃出境外,取得了在云南抗日斗争的胜利。

全国各少数民族的武装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敌占区内的各个少数民族都尽自己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行列中,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在全国许多抗日战场不断打击日本侵略军,取得了无数次的胜利,消灭了日军的一部分有生力量,给予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为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① 《仫佬族简史志合编》,第 29 页。

② 《水族简史》,第 86、87 页。

③ 《佤族简史》,第 35、3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