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撒拉族
撒拉族自称“撤拉尔”,简称“撒拉”。汉文史籍多称之为“沙刺簇”、“萨拉”、“撒喇”、“撒拉儿”、“撒拉回”等。撒拉族人大多数聚居于今青海省循化自治县、化隆自治县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等地。
撒拉族先世为中亚撤马尔罕撒鲁尔。
- 世纪时,蒙古军西征,其首领尕勒莽被签发东迁,时受命与之同徙的
还有其部众 170 户。他们在到达中国后,被置于积石州(今青海省循化县) 驻扎。⑤后因经济发展,人口增殖,加上与周邻民族汉、回、藏等往来密切, 遂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联系和共同心理素质等特征的稳定共同体。
元代,撒拉族首领世袭积石州达鲁花赤(镇守官)。
- 世纪中期以后,明代元而兴,其首领又相继受封为世袭百户和副千户,由明廷颁给“金牌信符”,定每年向政府纳马⑥。满族统治阶级兴起后,
为加强对撒拉族人民的统治,一面依明制承认其土司地位,一面又先后于其地设立循化营和循化厅。
撒拉族社会的基层组织是“阿格乃”和“孔木散”。“阿格乃”撒拉语
① 《明史》卷三三○,第 8541、8542 页。
② 韩儒林:《青海佑宁寺及其名僧》,载《穹庐集》,第 390—415 页。
③ 《秦边纪略》卷一。
④ 《大通县志》卷二。
⑤ 参阅芈一之:《撒拉族的来源和迁徙探实》,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 年第 3 期。
⑥ 时为河州厅“领茶中马”十九“番族”之一。
意谓“本家子”,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近亲组织,由兄弟分居后的若干个小家庭构成。“孔木散”,撒拉语意谓“一个根子”,是远亲血缘关系组织,由若干个“阿格乃”构成。若干个“孔木散”又组成一个“阿格勒”。“阿格勒”意思是村庄。同一个“孔木散”设有公共墓地,平时生产互相帮助,置有“哈尔”(户长)管理内部事务,职位世袭,多由富有的人允任①。“阿格勒”有公共山林和牧场,若干个“阿格勒”组成一个“工”,“工” 是乡一级政权组织。随着共同体的巩固和发展,清中叶后便逐渐形成为循化内八工和化隆外五工的聚居区。每“工”都各有自己的掌教、副掌教和小掌教。在各掌教之上又有总掌教,称之为“孕最”。土司、总掌教、掌教和教长各自拥有大量土地和财产,他们是本民族内部的统治阶级。清代后期,由于封建经济发展,社会内部还出现了门宦制度。门宦与门宦之间,彼此不相统属,经常互相争权夺利,给本民族广大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灾难。
由于清朝统治阶级任意残虐百姓,“蠹国病民”②,而当地土司、教主又恣意乘机勒索,广大撒拉族人民群众忍无可忍,1781 年(乾隆四十六年)终于导致了苏四十三领导的反清起义。清朝政府派遣大批人马前往镇压。苏四十三等奋力抵抗。后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撒拉族因居处青海东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居民大都从事农业。唯四周多山,春季干旱,地多山田,水田不及耕地的“十分之一”③。农作物有小麦、青稞、大麦、荞麦、玉米、豌豆、扁豆、蚕豆等。园艺业也很发达。除农业外,也兼营畜牧业,饲养马、牛、羊、驴、骡等牲畜。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通用汉语文。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大都与信仰伊斯兰教有关。民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独特风格,但内容多是反映青年男女的相互倾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