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回纥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一、回纥的社会经济概况
回纥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家庭。由若干家庭组成氏族。由 10 个氏族组成
“十姓回纥”,由 9 个氏族组成“九姓乌古斯”。这二者可能是原始社会阶段遗留下来的“胞族”组织形式。由“十姓回纥”和“九姓乌古斯”(或九姓回纥)组成回纥部落。
《旧唐书·迴纥传》说:回纥“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无君长”①。
《新唐书·回鹘传》说:回纥原为高车的一个“部落”,“初无酋长”,后来“臣于突厥”②。流传于回纥后裔中的传说表明,“这些畏兀儿(回纥)部落还没有指定的君长”,后来才“从诸部中最聪明的额必失里克部落选出一个名为忙古台的人,授以亦勒一亦勒迪必儿之号。他们还从兀思浑都儿(嗢昆)部落选出另一个具有良好品性的人,把他称作古勒一亦儿勒”③。于是回纥部落有了两个并列的首领。估计他们和其它古代部落一样,一人管民政, 一人管军事。
及至隋代,605 年(大业元年)突厥处罗可汗攻击铁勒诸部,铁勒叛离突厥以后,回纥与仆骨、同罗、拔野古、覆罗等五部首领始自称“俟斤”④。据《新唐书·回鹘传》记载:“有时健俟斤者,众始推为君长。”⑤这是回纥的第一位君长。
回纥人“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⑥,从事游牧的畜牧业。回纥部落的牧地在乌德鞬山(今蒙古国杭爱山脉)北,即今鄂尔浑河流域一带。在回纥的畜群中,数量最多的是羊,而最重要的是马。回纥马体型中等,长于驰骋。马是游牧民的交通工具,又是骑兵冲锋陷阵的武器装备,并提供马奶、马肉、马皮等生活资料。马还是回纥的主要出口商品,每年向唐朝输出的马匹数以万计,最多时“岁送马十万匹”⑦。
回纥早先很少商业活动,但是自从回纥汗国建立以后,有许多中亚的粟特人前来经商,促进了回纥商业的发展。安史之乱以后,在唐朝首都有许多回纥和粟特商人。“回纥留京师者常千人,商胡(粟特人)伪服杂居者又倍之”,“殖赀产,开第舍、市肆,美利皆归之”(11)。8 世纪中叶以后,
④ 《新唐书》卷二一七上,第 6114 页。
⑤ 《册府元龟》卷九七四,褒异篇。
⑥ 《资治通鉴》卷二一三,第 6779—6780 页。
① 《新唐书》卷二一七上,第 6114 页。
② 《册府元龟》卷九六七。
③ 《新唐书》卷二一七上,第 6115 页。
④ 《旧唐书》卷一九五,第 5195 页。
⑤ 《新唐书》卷二一七上,第 6111 页。
⑥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等译:《史集》,第 1 卷第 1 分册,第 241 页。
⑦ 《旧唐书》卷一九五,第 5195 页。
吐蕃侵占河西,唐朝与西域的交通往来,只能通过北面的“回鹘路”,这便使回纥得以控制商道并垄断中国和西方各国之间的中转贸易。回纥通过互市从唐朝得来的大量丝绸,也有许多销往西方。这些商业活动促进了回纥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并使回纥贵族和依附于回纥的粟特商人大发其财。
回纥除了一些制毡、鞣皮、马具等家庭手工业外,在唐代已有一些冶炼作坊,制作武器、农具等。在回纥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冶铁工场和刀、矛,犁铧等遗迹和遗物。唐朝几次嫁公主给回纥可汗,曾派去一些工匠“立宫室以居之”⑨,在回纥游牧地区建筑了若干房屋和城郭。鹈泉北的公主城和眉间城,仙娥河(今色楞格河)北富贵城,今鄂尔浑河畔昔日回纥可汗居住的哈刺巴刺合孙古城,都是汉族工匠帮助回纥建筑的。
回纥原先基本上没有种植业。当唐朝在回纥等部分布地区设置瀚海都护府(治所在今蒙古国哈拉和林西北附近)后,由内地迁来的汉族农民在鄂尔浑河流域开垦了一小部分农田,出现了小规模的农业。
狩猎是游牧民兼营的主要副业。回纥首领菩萨即“嗜射猎”⑩,“常以战阵射猎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