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金朝的灭亡与女真人的变迁
一、女真贵族的腐败与各族人民的反金斗争
金亡情形有似辽朝,辽为属部女真族所灭,金则为蒙古所亡。似为外因, 实是内因所致。女真贵族的腐败反映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女真贵族问鼎中原后,金熙宗时统治集团内部倾轧已趋激烈,海陵王弑熙宗登位后,杀重臣和宗室子孙 150 余人④,形成第一个高峰。由于当时金正处于上升时期,终未引起金政权的崩溃。世宗为政,以仁易暴,与民休息,金获中兴。章宗继位,臻于鼎盛,但在宠妃李师儿、宰相胥持国及其朋党的推波助澜下,为争权又开杀戒:世宗二子永蹈、永中被杀,一批文臣武将多受牵连被诛,或“坐除名”⑤。章宗死后,卫绍王不满李师儿干政,赐其自尽,同时将其党羽铲除。但昏庸的卫绍王又不听大臣劝阻,委军权于在章宗时已“贪愎不法”的纥石烈执中。执中获权后,即与朋党阴谋作乱,在蒙古军逼近中都时专务驰猎受责后,便与完颜丑奴等矫诏发动政变,迎立珣(宣宗),遣宦者杀卫绍王,又有一批朝臣遭杀戮。宣宗即位,授执中为太师、尚书令、都元帅等官爵。时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与蒙古兵屡战不利,怕执中以军法诛已,遂率军入中都,围执中宅,杀之。宣宗无奈,不仅赦其罪,还授以左副元帅。⑥高琪为相后,结党营私,与高汝砺相唱和,附己者用之,不附己斥之,并置之死地而后快。后宣宗虽将其诛戮, 也认识到“坏天下者,高琪、彖多也”,但他已无法改变权臣的专横局面, 对镇守一方的武将拥兵自重,随便诋毁宰执,戏弄朝臣,击杀无辜,听之任之⑦。1233 年(金天兴二年)初,在蒙古、宋联合攻金的形势下,又发生留守汴京西面元帅崔立杀参知政事完颜奴申等之乱;同时蒲察官奴又发动政变,囚哀宗守绪,杀朝臣尚书左丞李蹊以下 300 余人,军将、禁卫、民众 3000 人。后崔立等虽为李琦、李伯渊所杀,官奴及其党羽亦伏诛,①但大金在互相残杀中,至此元气已丧尽。
第二,吏治乱章,弊端百出。金世宗以后,由于升平日久,入仕途径增多,吏治之弊逐渐严重。金章宗虽作过整顿,但收效甚微,末年因“泰和用兵,郡县多故”,吏治更趋腐败。②宣宗南渡后,吏治更乱。首先官吏与日俱增。
1193 年(金明昌四年)在仕官员 11499 人,1201 年(金泰和元年)增至
37000 余员,5 年后的泰和七年达 47000 多人,“三倍世宗之时”③。章宗以后,金廷多故,统治区域逐渐缩小,官吏总数已无从查考,但从 1214 年(金贞祐二年)宣宗“诏许诸人纳粟买官”,1232 年(金天兴元年)哀宗下诏“卖
④ 《金史纪事本末》卷三九,第 662 页载,汪古部(白鞑靼)首领摄叔被弟杀后,其子白波厮金收之养于黑水千户家,白波厮悦千户家女,金章宗不许,遂叛归。
⑤ 《金史》卷九三,第 2073 页;《金史》卷九四,第 2085、2088、2094 页。
⑥ 《元史》卷一,第 13 页。
⑦ 《金史纪事本末》卷三九,第 662 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三,第 2143 页。
① 《金史》卷五,第 94、95 页。
② 《金史》卷一二九,第 2793、2794 页;《金史》卷六四,第 1527—1530 页;《金史》卷八五,第 1899—1902
页。
③ 《金史》卷六四,第 1531 页;《金史》卷一三二,第 2835—2838 页。
官,及许买进士第”看④,金末官多的情况更趋严重。其次,新增官员,非贤能之材,政事所需。章宗朝太府监孙复言,泰和元年的 37000 多在仕官员中, 以“门荫补叙”者居三分之二。这样入仕的官员,大多当然不可能为朝廷和百姓办事,他们对公事“弛慢,迁延苟简,习以成弊,职官多以吉善求名, 计得自安”。更有甚者,“贪黩相尚”,利用职权“贪暴不法”⑤。再者,最高统治者亦不尽心政务。如史称有“励精图治之志”的宣宗,南迁后要工部为其特制鞠杖,在开封购白牯(白公牛)取皮治杖,时术虎筠寿为器物局直长,知后将家中所有鞠杖以进,并谏:“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毬鞠细物动摇民间,使屠宰耕牛以供不急之用,非所以示百姓也”。对此忠良之言,宣宗听之不悦,“掷仗笼中”,次日出筠寿为桥西提控。⑥官吏和君主的弄权不法,加深了衰落中女真贵族与各族人民的矛盾。
第三,不惜民力,挥霍无度。女真贵族侈靡之风在章宗时已相当严重。金末女真贵族不惜民力国财的腐败情况,此举两例:一是 1228 年(正大五年),为增筑归德行枢密院,仅用工,拟数百万;⑦二是内族完颜白撒,为金末帝承麟之兄,1228 年哀宗命为尚书右丞,旋又拜平章政事,在金国危亡之时,“起第于汴之西城,规模拟宫掖,婢妾百数,皆衣金缕,奴隶月廪与列将等,犹以为未足也”⑧。
女真贵族的腐败,给各族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他们为了满足其奢侈生活和贪欲,便加紧对人民的掠夺。如刘从益在金末任叶县令时,该县户口比前减少三分之一,“田不毛者万七千亩有奇”,可是原定每年的 7 万石税赋要百姓如数缴纳。⑨又如宣宗南迁时,河北的官吏竟对避兵乱南逃的百姓,需给钱财后,“始听民渡河”①。金在后期,“括粟、阑■,一切掊克之政靡不为之。加赋数倍,予借数年,或欲得钞则预卖下年差科”②。繁重的赋敛,加上严酷的兵役、徭役,逼得百姓起而反抗,以求生存。消极的反抗是“率弃庐田,相继亡去”③。更多的百姓则拿起武器,为推翻腐朽的女真贵族统治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
各民族人民反对女真贵族统治的起义,自金主宰中原后此伏彼起,始终没有停止过。④前期对女真贵族统治造成最严重威胁的,是前述撒八、窝斡等领导的契丹人大起义;后期声势空前、坚持斗争时间最长的,是红袄军。红袄军是益都杨安儿、潍州李全、泰安刘二祖等领导的多支起义军的总称。它
④ 《金史》卷一○六,第 2345、2346 页;《金史》卷一一一,第 2460 页。
⑤ 《金史》卷一八,第 396—398 页;《金史》卷一一五,第 2527—2530 页;《金史》卷一一六,第 2547—2549
页。
⑥ 《金史》卷一二八,第 2758 页。
⑦ 《金史》卷五五,第 1216 页;《金史》卷一一,第 255 页。
⑧ 《金史》卷一四,第 304 页;《金史》卷一七,第 389 页。
⑨ 《金史》卷一一,第 255 页;《金史》卷一○,第 241 页;《金史》卷一二,第 270 页;《金史》卷一
六,第 359 页。
① 《金史》卷一○○,第 2214 页。
② 《金史》卷一七,第 380 页。
③ 《金史》卷一一三,第 2492 页。
④ 《金史》卷一二六,第 2733 页。
以山东青、潍、莱三州为中心,活动地区除山东外,还包括河北省中、西部及河南、江苏两省的一部分地区,坚持斗争长达 50 余年(约从 1205—1262 年)。⑤由于红袄军起义发生在北有蒙古军相继南下,西有西夏屡与金交兵, 南有南宋与金的兵端再起,故红袄军波澜壮阔的反金武装斗争,极大地削弱了金抵抗蒙古入犯的力量,加速了金王朝的灭亡。此外,在宣宗南迁时有乣军之变,在山西有西京军民变,在陕西有木波“犯洮州”,在南阳有布陈谋反⑥,在东北有 1212 年(崇庆元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和 1215 年(贞祐三年) 女真人蒲鲜万奴叛金自立。起义和反金活动,严重地打击了女真贵族的统治, 使蒙古军能迅速占领东北地区。其中,耶律留哥反金后,数月间众至 10 余万, “营帐百里,威震辽东”。次年,留哥称王,建立大辽国,改元元统。后留哥逃附蒙古,起义军群众于 1216 年推耶厮不为帝,改元天威。不久,留哥引
蒙古兵进入东北地区,于 1219 年“定之”⑦。蒲鲜万奴本为金辽东宣抚使,
1215 年奉命领兵 40 余万镇压留哥起义军,败回东京(今辽阳市)后,于是年叛金自立,建大真国,改元天泰,称天王。附近路、州民及猛安谋克人, 皆附之。次年,降于蒙古。后虽叛蒙古自立,改称东夏国,⑧但因力薄势孤, 元太宗窝阔台于 1233 年发兵攻之,万奴被擒,东夏亡。⑨东夏辖地东滨日本海,西至今张广才岭,北抵东北流松花江,南约达今朝鲜咸镜南道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