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沙陀族建立的四个政权一、后唐(公元 923—936)

五代十国时期的唐朝,由沙陀族统治者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因为沙陀朱邪氏原先由唐朝赐国姓“李”,并归入李氏郑王支系的属籍,③所以李存勖以故唐宗室自居,所建立的新政权仍以“唐”为国号,史称后唐。

后唐以东都洛阳为首都,以长安为西都。由于后唐的疆域包括其前身晋国、兼并的河北三镇等地和所灭的后梁领土,版图差不多比后梁大一倍。其辖境最大时大致包括今山西、河南、山东三省,陕西、河北两省的大部分, 以及甘肃、宁夏、湖北、安徽、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

后唐历庄宗、明宗、闵帝、末帝四朝,前后仅 14 年。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继晋王位,为独立的割据政权晋国之主。晋仍用唐朝年号“天祐”,存勖时年二十四,由其叔父振武节度使李克宁掌握兵权。李克宁受其妻和李存颢(李克用的养子)挑唆,企图“兄亡弟立”继李克用为晋王。先擅杀大将李存质,并伺机再谋杀李存勖。李存勖接到告密后,杀李克宁。④从此,他自己掌握全部军政大权。

李存勖“乃下令国中,禁盗贼,恤孤寡,征隐逸,止贪暴,峻堤防,宽狱讼”⑤,因而得到人民的拥护。他又严格训练军队,规定骑兵不见敌人不得乘马,队伍排好以后不得乱走,行军期限确定后不得误期等等,违者必斩。⑥ 因此晋军的战斗力大为提高。政治和军事措施为其“王霸之业”奠定了基础。

910 年(后梁开平四年)冬十一月,梁太祖朱温(朱全忠)企图兼并镇、定二州,赵王王镕求救于晋。李存勖派周德威率军屯赵州(治所在今河北省赵县),以援镇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正定县)王镕。十二月,梁太祖派王景仁为北面招讨使,率精兵 7 万伐王镕。王景仁设营于柏乡(今河北省柏乡县)。

翌年正月,李存勖亲率晋军与梁军大战于柏乡附近。梁军大败。晋军杀敌 2

万人,夺马 3000 匹,擒梁将 285 人。⑦这一仗,梁的精兵龙骧、神威、神捷诸军几乎全部丧失,实力受到严重打击。①晋军则以少胜多,在梁、晋抗衡中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三,第 8569、8570 页。

② 《旧五代史》卷二六,第 361 页。

③ 《新唐书》卷二一八,第 6156 页。

④ 《旧五代史》卷二七,第 367、368 页。

⑤ 同上书,第 370 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 8696 页。

⑦ 《旧五代史》卷二七,第 371—373 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 8736 页。

取得决定性胜利,王镕所统的镇州、定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县)在 910 年已恢复使用唐朝天祐年号和成德军名称②,至此进一步和晋结成反梁联盟。

912 年(后梁乾化二年)六月,梁太祖朱温子朱友珪弑父篡位。翌年二月,朱友珪弟友贞攻之,友珪死。朱友贞即位,是为梁末帝。后梁连经内乱, 势力削弱。是年冬十一月,李存勖攻占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灭燕。翌年正月,镇州赵王王镕、定州北平玉王处直推举李存勖为尚书令,实际上尊之为盟主。③915 年(后梁乾化五年)三月,后梁魏博节度使(治所在魏州, 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贺德伦因兵变,向晋“奉币乞盟”,请代平乱。六月, 李存勖进入魏州,兼领魏博节度使之职。翌年二月④,李存勖率军在魏州附近重创梁大将刘鄩军,梁军步兵 7 万人几乎全部死亡。这次大决战以后,后梁的军事实力急剧下降。晋军乘胜在半年之内连取卫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汲县)、磁州(治所在今河北省磁县)、洺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永年县东南)、邢州(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相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南)、沧州

(治所在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南)、贝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西)等地。⑤ 从此,河朔之地尽归晋有。李存勖兵临黄河,对后梁构成莫大威胁。

923 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是为后唐庄宗,改元同光。当“时唐国所有凡十三节度、五十州”⑥。

是年十月,李存勖亲率大军南渡黄河,进攻后梁。一路势如破竹。第三日即破梁中都,擒后梁大将王彦章以下将吏 200 多人。第八日晨,后唐大将李嗣源进抵后梁都城,开封府尹开城门迎降。当天唐庄宗进入开封,梁文武百官在马前谒见。梁末帝被其部将所杀。后梁亡⑦。十二月,后唐迁都洛阳。

925 年(后唐同光三年)九月,唐庄宗派皇子李继岌及郭崇韬伐前蜀。十一月,蜀主王衍降,前蜀亡。后唐“得(蜀)节度十,州六十四,县二百四十九”⑧。

后唐庄宗李存勖平梁以后,骄奢淫逸,政治趋向腐败。他自幼擅长音乐, 宠幸伶人,有时自己也粉墨登场演戏。伶人称之为“李天下”。诸伶出入宫廷,侮弄群臣,接受贿赂,卖官鬻爵,蠹政害人。李存勖并派伶人景进为耳目,探听外界消息。景进趁机进谗,干预政事,将相大臣莫不畏之。⑨。

迁都洛阳以后,后唐庄宗又重用宦官。他本来已有内侍 500 人在左右。

924 年(同光二年)正月,又下令将前朝内官、诸道监军,以及属于私家的

内侍,不论贵贱,一律收进宫阙,使宦官总数增加到近 1000 人。给予宦官优

厚待遇,使之成为心腹。本来自从 903 年(唐天复三年)诛杀宦官以后,宫中诸司使都以文士充任,至此又改用宦官,使其得以干预政事。又恢复诸道监军制度,不论节度使出征或留驻京城,军府中的要事都由监军决定。这些

② 同上书,第 8729 页。

③ 《旧五代史》卷二七,第 383、384 页;《新五代史》卷五,第 42 页。

④ 《旧五代史》作三月,《新五代史》记于正月之下。此据《资治通鉴》卷二六九,第 8800 页。

⑤ 《新五代史》卷五,第 43 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七二,第 8881—8883 页。

⑦ 《旧五代史》卷三○,第 411、412 页。

⑧ 《资治通鉴》卷二七四,第 8946 页。

⑨ 同⑥,第 8904、8905 页。

由宦官担任的监军,凌驾主帅之上,仗势争权,引起诸藩镇愤怒。①

庄宗为了满足其穷奢极侈的欲望,任用孔谦为租庸使,大肆搜括民财。孔谦“峻法以剥下,厚敛以奉上,民产虽竭,军食尚亏。加之以兵革,因之以饥馑,不三四年,以致颠陨,其义无他,盖赋役重而寰区失望故也”②。由于剥削过重,因此广大人民和士兵难以生活,普遍怨恨庄宗。

926 年(同光四年),戍守瓦桥关(今河北省雄县)的魏博镇兵期满回原籍。当他们途经贝州时,庄宗下诏令其即在当地屯驻。二月六日,这些驻军兵变,拥裨将赵在礼为首,回魏州。庄宗派蕃汉总管李嗣源率军征讨赵在礼。三月,李嗣源至邺都(位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城下,所率军队兵变, 迫其为帝。③当李嗣源犹豫之际,其婿石敬瑭亦劝之。突骑指挥使康义诚说: “主上(指李存勖)无道,军民怨怒,公(指李嗣源)从众则生,守节则死。”

④李嗣源从之,进军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唐诸军纷纷倒向李嗣源。

四月,后唐庄宗亲军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反。后唐庄宗中流矢身亡,称帝仅三年。

李嗣源进入洛阳,先称监国,后即皇帝位,是为后唐明宗。改元天成。他也是沙陀人,本名邈佶烈。当十三岁时即善骑射,隶李克用帐下。后被李克用收为养子,取名李嗣源。⑤

李嗣源大力改革后唐庄宗的弊政,当尚称“监国”时,即列举“租庸使孔谦奸佞侵刻穷困军民之罪”,斩之;并废除孔谦所立一切苛敛之法,又撤销诸道监军使。由于后唐庄宗因重用宦官而亡国,因此命令各地节度使杀死所有监军的宦官。⑥他大量裁减宫内人员。唐僖宗时六宫有万人,后唐庄宗一次即夺魏军诸营妇女一千多人入宫。后唐明宗登基后规定:“后宫内职(宫女)量留一百人,内官三十人(庄宗时近千人),教坊(乐队等)一百人, 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其余任从所适。诸司使务有名无实者并停”⑦。又规定节度使、防御使一年之中只在四大节日适当向皇帝进一些贡品,以表示情意;刺史虽逢四节也不进贡;州府不得科敛百姓;诸州杂税应规定合理的征收项目,不得为难商旅。⑧

后唐明宗关心农民疾苦。过去夏、秋两季田赋,每斗加征一升损耗,他决定停收这项附加税。⑨

931 年(长兴三年)六月,他“命诸道均民田税”。九月,下令放五坊养的猎鹰回归山林,以后任何人都不得进贡鹰隼。他停止狩猎,为的是怕打猎时追兽入田,损坏庄稼。⑩ 又下“诏开铁禁,许百姓自铸农器、什器之属,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三,第 8912 页。

② 《旧五代史》卷一四六,第 1945 页。

③ 《旧五代史》卷三四,第 469、473、474 页。

④ 《资治通鉴》卷二七四,第 8969 页。

⑤ 《新五代史》卷六,第 53、56 页;《旧五代史》卷三五,第 482 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七五,第 8980、8981 页。

⑦ 《旧五代史》卷三六,第 495 页。

⑧ 同上书,第 496 页。

⑨ 同上书,第 495、496 页。

⑩ 《资治通鉴》卷二七七,第 9061、9062 页。

于秋夏田亩(税)上,每亩输农器钱一文五分”①。

后唐明宗在位七年余,政局基本上稳定,“年谷屡丰,兵革罕用,较于五代,粗为小康”②。人民生活有所好转。但是他当时已 67 岁,年老多病。

933 年(长兴四年)十一月,病重。其子秦王李从荣为夺继承权,领兵攻皇宫端门,兵败被杀。明宗闻从荣死,受惊昏厥,病情加重,六天后卒。③

这年十二月,李嗣源子④宋王李从厚即位,是为后唐愍(闵)帝。翌年正月改元应顺。闵帝听从臣下的谋划,企图削弱势力强大的藩镇李从珂和石敬瑭。为此,他于二月间调整六处节度使和留守。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不服从调任“权北京留守”的命令,起兵反叛⑤。三月,闵帝派去镇压的军卒倒戈, 投向李从珂。李从珂率军东进,一路所经之处大都归顺于他。闵帝逃往卫州, 后被李从珂派人前往缢杀之。闵帝仅在位 4 个多月而亡。

934 年四月,李从珂即皇帝位,是为后唐末帝(一作废帝)⑥。改元清泰。李从珂本姓王,因生于后唐光启元年(885)正月二十三日,即以“二十三” 为名。⑦镇州平山(今河北省平山县)人。母亲魏氏年轻守寡,被路过平山的骑将李嗣源掠夺为妻。王二十三于十岁时找到生母。李嗣源收养为子,取名李从珂。⑧李从珂骁勇善战,屡建殊勋,深得李嗣源信任。李嗣源临死前还说: 我和李从珂冒箭、石定天下,他几次解救我脱离危险,我将把军权交给他。⑨

李从珂在凤翔起兵时动员军士说:进入洛阳后,每人赏百缗钱。当时每缗为一千文钱⑩。登基后命有司千方百计搜括民财,仅得六万缗。大怒,将所有过期不交钱的人尽投之于狱,日夜拷打逼款,狱中人满为患,因而自杀的人络绎不绝。市民群聚在一起骂军士说:你们为君主奋力作战,立功也不容易。但是却使我们俟打,出钱作为赏金。你们还扬扬得意,不觉得良心有愧吗?后唐未帝取出全部库存财物,加上诸道贡献的钱财,甚至太后、太妃也捐出器服簪珥,一共才凑齐二十万缗。他只得分给从凤翔开始就追随他的将官每人两匹马、一匹骆驼和七十缗钱,军士各二十缗钱,后来在京归顺的军人各十缗钱。他言而无信,引起军人普遍不满。

李从珂和石敬瑭都是能征惯战的勇将,是后唐明宗的左右臂,但双方一向互不相让。李从珂即帝位时石敬瑭不得已入朝祝贺。李从珂的亲信大都向他建议:将石敬瑭留在京都。石敬瑭的岳母曹太后和妻子魏国公主几次向李从珂要求放他回任。李从珂见石敬瑭当时已病重,即令其仍旧出任河东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①

其时,契丹多次侵扰后唐北部边境。北面行营总管石敬瑭拥重兵守边。

① 《旧五代史》卷四二,第 583、584 页。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八,第 9095 页。

③ 同上书,第 9093、9094 页。

④ 《新五代史》卷七,第 69 页,作第五子。《旧五代史》卷四五,第 613 页,作第三子。

⑤ 《旧五代史》卷四五,第 618 页。

⑥ 《旧五代史》卷四六,第 625 页;《新五代史》卷七作废帝。

⑦ 《旧五代史》卷四五,第 625 页;《新五代史》卷七,第 71 页,作“阿三”。

⑧ 《新五代史》卷七,第 71 页;《旧五代史》卷四五,第 625 页,注引《唐废帝实录》。

⑨ 《资治通鉴》卷二七八,第 9093 页。

⑩ 《旧五代史》卷四六,第 632 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九,第 9119、9120 页。

935 年(后唐清泰二年)六月,石敬瑭领大军驻忻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忻县),朝廷遣使赐军士夏衣,军士呼万岁,石敬瑭斩为首欢呼者。后唐末帝得知此事后,更加怀疑石敬瑭。七月,末帝任命武宁节度使张敬达为北面行营副总管,领兵屯代州(治所在今山西省代县),以削减石敬瑭的权力。② 936 年(清泰三年)三月,石敬瑭以资助军费为借口,将他存放在洛阳

等地的财物全部运回晋阳(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西),作发动叛变的准备。③五月,后唐末帝调石敬瑭任郓州节度使(即天平节度使,治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石敬瑭拒命而反④。末帝派张敬达领兵讨伐之,围晋阳。七月,石敬瑭“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礼事之”,向契丹求援,“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当时手下的大将刘知远曾劝道:称臣就可以了,当儿子未免太过份;多给财物就足以诱使契丹出兵, 不必割地,以免将来形成大患。但是石敬瑭不听⑤。九月十五日,契丹主耶律德光率 5 万骑兵在晋阳城外大败后唐末帝的军队。后唐步兵死亡近万人⑥。

闰十一月,石敬瑭与契丹主领兵南下。契丹将高谟翰任前锋,率后唐降卒先行。至上党(治所在今山西省长治市),契丹主留驻,命其将太相温率领 5000 骑兵护送石敬瑭前往河阳桥(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黄河上)。石敬瑭至河阳(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南)。末帝见大势已去,与曹太后、刘皇后、皇子雍王李重美,及马军都指挥使宋审虔等,带着传国玉玺,登玄武楼集体自焚。末帝时年五十有一,在位仅二年余。后唐亡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