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轲比能统一漠南及与曹魏之关系
曹魏文帝初“自高柳以东,◻貊以西,鲜卑数十部,比能、弥加、素利、割地统御,各有分界”⑥。亦即漠南自云中郡(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以东,分裂为三个集团:一是檀石槐后裔步度根集团,拥众数万落,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被称为小种鲜卑的轲比能集团,拥众 10 余万骑,据
① 一作日津、推寅。或以为即拓跋力微之祖父献帝邻,或持异议。
② 《三国志·田豫传》卷二六,第 727 页。
③ 《后汉书·鲜卑传》卷九○,第 2991 页。
④ 《后汉书·张奂传》卷六五,第 2139 页。
⑤ 《后汉书·鲜卑传》卷九○,第 2990 页。
⑥ 《三国志·魏书·田豫传》卷二六,第 727 页。
有高柳(今山西省阳高县)以东的代郡、上谷边塞内外各地;三是原属于东部大人弥加、素利等所领的若干小集团,分布在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此外,在其西方和北方,还有鲜卑其它部分。
在上述三个集团中,轲比能集团最为强盛。史称其“以勇健,断法平端, 不贪财物,众推以为大人。部落近塞,自袁绍据河北,中国人多亡叛归之, 教作兵器铠楯。颇学文字。故其勒御部众,拟则中国、出入弋猎,建立旌麾, 以鼓节为进退”①。汉化较深,逐渐兼并其它两个集团。
鲜卑诸部与东汉及曹魏之间,既有朝贡、互市、册封等和平往来,又有矛盾冲突,时有掠边、兵戎相见。建安中,曹操定幽州,步度根、轲比能与素利、弥加、厥机等随乌丸校尉阎柔“上贡献,通市”。曹操对东部大人, “皆表宠以为王”②。轲比能还曾率 3000 余骑随阎柔前往镇压河间郡民田银、苏伯起事。220 年(曹魏黄初元年),文帝即位,轲比能、步度根遣使献马, 封轲比能为附义王,步度根为王。东部大人素利、弥加等各遣使贡马,均被封为归义王。翌年,文帝并以牵招为护鲜卑校尉,田豫为护乌丸校尉,持节屯昌平,进行镇抚。当时,轲比能志在翦灭诸部大人,统一鲜卑,所以对曹魏表示恭顺。此后,轲比能与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等部互相攻击。
224 年(黄初五年),步度根为轲比能所逼,率众万余落退保太原、雁门塞,“诣阙贡献”,厚受赏赐③。
228—233 年(太和二年至青龙元年),轲比能先后兼并了“东部大人” 所管辖的各小部和步度根部众,统一了漠南地区。从“云中、五原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④,但其统治并未能维持多久。鲜卑的复兴对曹魏不利,因而曹魏尽力对柯比能加以离间和征伐。牵招在黄初末年为雁门太守,利用轲比能与步度根的矛盾,命步度根攻袭轲比能,杀其弟直罗侯;并针对轲比能已占领云中故郡,若逾句注山(今太和岭)南下,雁门、太原诸郡岌岌可危, 又联络河西鲜卑附头(即蒲头)等 10 多万家缮治故上馆城,置屯戍以镇内外, 主要是防轲比能。继之曹魏借口轲比能“怀贰”,又“数扰幽、并”诸州, 于 235 年(青龙三年),由幽州刺史王雄遣韩龙出塞刺杀之,更立其弟。自此之后,“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由是边陲差安,漠南少事”⑤。后曹魏邓艾又“招鲜卑数万”,使散居雍、梁二州⑥,以防蜀汉。
轲比能死后,东部鲜卑宇文部、段部、慕容部先后兴起,并乘机南迁, 占有乌桓故地。
241 年(正始五年),因部分东部鲜卑内附,曹魏置辽东属国,立昌黎县居之。并置东夷校尉,驻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管理东北地区鲜卑及夫余、高句丽事务。拓跋部也逐渐迁居漠南,占有轲比能故地,与曹魏加强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