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北回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轰轰烈烈的西北地区回民起义,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给予人们的教训亦是深刻的。综观起义的发生,发展经过,其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客观方面看,主要是因为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已经低落,太平军、捻军的起义都已相继被镇压,中外反动势力又进一步勾结,使清朝统治者有条件集中较多的兵力和物力来对付起义,从而使清军在兵力、装备、粮饷等方面都较义军优越。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给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造成严重困难。这是其一。
其二,起义军自始至终,前后历 10 余年,但并未明确提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建立新政权的要求和主张。斗争虽然是在反抗民族压迫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主要是为了追求生存和自卫,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性质。自称宁郡两河“大总戎”的起义首领马化龙,非但没有推翻清王朝的思想准备和认识,他甚至还说自己是受马兆元等的“煽惑裹胁,误入其党”,①“遭逢乱世,为众推戴,不得不维持桑梓,苟延残喘”,明确表示欲待清廷“东南军务平定”, “有贤明官吏主持西北大局”,届时便自愿放下干戈,“当一个太平百姓”②,明显地表现出对清朝政府存在着种种幻想。这里虽然不能把马化龙的思想和广大群众的思想混为一谈,但却是掌握着起义领导权的上层人物的思想倾向的一种自然流露。它有力地表明,起义军的斗争目标是不明确的。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和正确的政治纲领,就不会有正确的战略策略,就无法实现统一领导和统一行动。在起义过程中,虽然逐步形成了金积、河州、西宁,肃州 4 个中心,但 4 个中心基本上各自为战,固守各自的根据地。这种分散状态, 对付弱小的敌人,尚可勉强应付,倘若要对付强大的敌人,则只有听任挨打而已。尔后清军之所以能将其逐个击破,正是利用其存在的弱点而采取的策略。
其三,斗争从一开始领导权就为回族中上层及寺院教主、阿訇等所掌握。在陕西回民义军 18 营中,就有不少阿訇担任大小首领。马化龙既是大阿訇, 又是地方豪富。马桂源是教主,马占鳌、马文义是阿訇。这些人在回族群众中,虽然都有较大影响,但由于他们所处地位不同,利益要求不同,故其加入,势必使起义队伍受到严重腐蚀,既容易模糊广大回族劳动人民的阶级视线,同时,又使起义队伍容易受宗教偏见的影响,从而给起义的进一步发展
② 易孔昭等编撰:《平定关陇纪略》卷一二,《回民起义》第 4 册,第 185 页。
③ 裴景福:《河海昆仑录》。
① 《钦定平定陕甘新回匪方略》卷三五。
② 《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一。
造成障碍,当起义处于高潮时,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往往还能跟着走,但当起义受挫折时,他们大都又最先动摇,有的甚至出卖起义,残杀同伙。宁夏王家团庄的王大桂,与清地方官员勾结,共同杀害马兆元和马万冈;河州的马占鳌,勾结清军共同杀害马桂源兄弟,就是这一事实的典型。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这些人在起义军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所起的破坏作用却是很大的。
其四,私有制观念及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回、汉两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共同生活、共同生产,均饱受民族压迫和剥削,彼此之间是有着浓厚感情的。阶级利益亦完全一致。但由于信仰不同,风俗习惯各异,清朝统治阶级便从中挑拨离间,而回、汉两民族地主阶级又恣意渲染,以致两民族人民在起义以前,经常互相“仇杀”。起义爆发后,虽有少数汉族加入起义军, 但因义军领导者大都是回族上层、阿訇,他们囿于阶级偏见,不仅不把汉族地主阶级与广大汉族劳动人民加以区别,有的甚至还挑动回、汉对立,树立“灭汉兴回旗帜”,“大肆焚杀”③。而广大回族人民,由于私有制观念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影响,也不懂得没有汉族人民的积极参加,就不可能取得斗争胜利的道理,结果,使斗争陷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其五,由于内部教争严重,教门之见很深,教派与教派之间,“往往械斗”④,或采取不合作态度,致使彼此间互相削弱。例如 1863 年(同治二年) 发生于丹噶尔地区的斗争,就延续了很长时间,并相互残杀,使广大回族群众蒙受了巨大损失。
总之,通过这次起义的失败教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阶级社会里, 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在代表新的生产力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广大回族人民要获得真正的翻身和解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与汉族以及其它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否则就无法实现。
③ 《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九六。
④ 《甘肃新通志》卷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