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党项族的兴起一、党项族的来源与变迁

党项,本西羌诸部之一,又称党项羌。党项之名是他称。通常是汉人对

他的称谓⑩。唐代北方其它民族则有不同称谓,如突厥等族则称之为“唐古特”

(Tangut)(,吐蕃(藏族)称之为“弥药”(Minyag)(,据党项建国后创制的西夏文字文献记载,“弥药”又是党项人的自称。①党项各种称谓的含义,史籍无考,至今尚无定说。从语音上,丁绣认为“党项”即“宕昌”,与藏语高寒旷野之意音近;王静如则疑“党”即上古音“羌”之讹,加“ut”为复数,故汉人称之为“党项”(唐古特);从语义上,日本寺本婉雅、青本文教认为“党项”有藏语“广阔草原”或野蛮人的原野之意,西田龙雄因以党项自称“弥药”,认为有“黑色的党项”的意思。①

大约在 6 世纪后期(南北朝时期),党项人已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古称析支的地方。后来逐步扩展势力范围,到唐代时分布地区:“东至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北),西接叶护(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南杂春桑、迷桑(今青海省南部)等羌,北连吐谷浑(今青海省北部),处山谷间,亘三千里”②。在辽阔的草原上,党项羌按姓氏结成大小不同的部落,各自分立,不相统一。著名的部落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大。据《旧唐书·党项羌传》中有关党项社会的记述:居有栋宇,其屋织牦牛尾及羊毛覆之,每年一易。俗尚武,无法令赋役。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毡。畜牦牛、马、驴、

⑩ 王日蔚:《葱岭西回鹘考》,载于 1935 年 11 月《禹贡》第 4 卷第 5 期。

( 11)转引自张广达《关于马合木·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词汇)与见于此书的圆形地图》(上),载《中央民族学院学 报》1978 年第 2 期。

( 12)《长春真人西游记》,引自《中西交通史料汇篇》第 5 册第 387 页。

① 老舍:《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上的报告》(1956 年),转引自《富乐智慧·译者序》,汉译本,第 1 页。

① 唐魏徵等撰《隋书》,李延寿撰《北史》中有《党项传》;五代后晋刘昫撰《旧唐书》中有《党项羌传》。

② 突厥文《毗伽可汗碑》,见岑仲勉《突厥集史》下册,1958 年。

羊,以供其食。不知稼穑,土无五谷,求大麦于它界,酝以为酒。妻其庶母及伯叔母、嫂、子弟之妇,然不婚同姓,死则焚尸,名为火葬。无文字,但候草木以记岁时。三年一相聚,杀牛羊以祭天。③说明党项社会仍处于以氏族为基础的原始社会末期父权制阶段。

6 世纪中叶,魏周之际,史言党项“数来扰边”④其后“自周及隋,或叛或朝,常为边患”⑤。581 年(隋开皇元年),北邻吐谷浑结党项攻隋朝,被隋击败,吐谷浑降。584 年,党项有“千余家”归属隋朝①翌年,党项拓跋部大首领拓跋宁丛率部落到旭州(今甘肃省庆阳县境)请求定居,隋授予大将军称号。后党项时叛时服,隋王朝则剿抚并用,在党项居住地区设置州郡, 加强管理。

唐王朝建立后,党项常联合吐谷浑侵扰西北诸州,同时派遣使者向唐朝“朝贡”。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对周边各民族采取“招抚政策”。629 年

(唐贞观三年)党项细封部首领细封步赖率部归附,唐朝在其住地设轨州(今四川省松潘县境),授细封布赖作刺史。党项其它部落首领也纷纷效法,率部请求内属,唐朝在其地分别设立崌、奉、岩、远四州,仍各以其首领为刺史。631 年(贞观五年)在唐王朝不断施加的政治诱逼与军事压力下,党项部落大批内附,唐朝派太仆寺丞李世南开河曲地为 16 州,47 县。同年,最强大的拓跋部在首领拓跋赤辞率领下也归附唐朝,其住地设懿、嵯、麟、可等 32 州。到 632 年,党项前后内属者达 30 万口。拓跋赤辞内属后,受唐朝擢封西戎州都督,以松州为都督府,并赐以李姓。从此,约当今青海省黄河河源积石山以东的地方都归入了唐王朝的版图,党项羌成为唐朝的属民。

635 年(贞观九年)唐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率军进击吐谷浑,与拓跋赤辞约盟,如资给粮运则党项不受唐军侵掠。后李道彦军失信背盟,纵军掠夺党项牲畜,拓跋赤辞为此屯兵狼道峡以阻李道彦军,乘势攻叠州。唐朝罪李道彦;“减死徙边”②。吐谷浑归附唐朝后,党项与唐朝的关系复归如前。

7 世纪中,由于吐蕃的强盛,党项各部受到严重威逼,一部分党项部族

开始陆续向北迁徙。到 680 年(永隆元年)前后,吐蕃逐步占领党项居住的

地方,党项内徙达到高潮。从 7 世纪中叶到 8 世纪中叶“安史之乱”前持续

了 100 年之久。内徙的党项部落分别散居于唐朝陇右道北部诸州洮、秦、临等州;关内道庆、灵、夏、银、胜等州。唐朝复置党项羁魔州府,分别寄治于庆、灵、秦等州。史载,721 年(开元九年)前,唐朝重设静边州都督府于庆州,领达、洫等 12 州,以拓跋部大首领拓跋思泰任都督。同年 4 月,拓跋思泰参加了唐朝围剿六胡州起义的战争,死之。玄宗下制书增进拓跋思泰为“特进兼左金吾卫大将军”,以其子守寂袭其爵。党项内迁后,仍留居原

③ 如《旧唐书》卷一九八《党项羌传》第 5292 页:党项“故地陷于土蕃,其处者为其役属,吐蕃谓之‘弭药’”。党项建西夏后,吐蕃亦以此名称西夏。

④ 参见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

⑤ 以上引自或转引自:吴景敖《西陲史地研究》;王静如:《西夏研究》第一辑《西夏国名考》,1932 年; [日]冈崎精郎:《唐代党项的发展》,载《东方史论丛》第一卷,其中引[日]寺木婉雅:《西藏古代民族之研究》和[日]青木文教:《西藏文化之新研究》的论证;[日]冈崎精郎:《党项古代史研究》、京都,东洋史研究会,1972 年。

① 《旧唐书·党项羌传》卷一九八,第 5290 页。

② 同上书,第 5290、5291 页。

地的党项部落为吐蕃所役属,被吐蕃称之为“弥药”。

755 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内徙的党项族又一次进行

了大规模的迁徙活动,持续 10 年之久。主要是已内徙陇右北部诸州的党项向东迁至关内道的庆、夏、盐、灵等州;而原在庆、灵、夏等州的党项有的更向东迁银、绥、延等州。还有部分党项曾东渡黄河进入石州(今山西省离石县)。党项经过第二次大迁徒后,同当地汉族和内迁的其它少数民族如室韦、吐谷浑、吐蕃、回纥等族杂居共处,交往密切,使党项原来氏族与部落内保持的血缘纽带松弛,逐渐形成以地缘为纽带的部落集团。如在绥、延二州地区的,形成了以党项野利部为主的六府(州)部;党项拓跋部地在庆州陇山之东的称东山部,以夏州为中心的称平夏部,居鄜、延二州之北山地区的称南山部。

881 年(中和元年),党项平夏部首领有州刺史拓跋思恭协助唐王朝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被唐朝升任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夏、绥、银、宥、静(今陕西省米脂县境)五州之地。

884 年(中和四年)七月,又进爵夏国公,复赐李姓。夏州地区的党项拓跋氏成为名副其实、称雄一方的唐朝藩镇。

907 年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时期,党项“部有大姓而无君长,不相统一,散处邠宁、鄜延、灵武、河西,东至麟、府之间。自同光以后,大姓之强者各自来朝贡”③。“大姓之强者”主要有唐未据夏、银、绥、宥等州的定难军节度使党项拓跋氏,五代初兴起于麟、府二州的党项折氏,以及居于庆、灵二州之间的“西路党项”诸部。在各部分党项中,所谓“西路党项”即唐代所称“东山部落”,五代时先后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所统治。由于他们地处五代时中西陆路交通东线的一段(庆州至灵州),常劫掠往来贡使和商旅,因此也经常遭到五代时北方政权军队的“惩罚”。五代时居于夏州西北麟、府、胜等州的党项部落以府州折氏势力最强。折氏祖折宗本,唐末任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其子嗣伦,唐末为麟州刺史。后世子孙于后汉、后周时期俱领节镇,北宋建立后又附北宋。五代时党项诸部中势力最大的一支为夏州党项李氏(拓跋氏),在五代时(907—960) 的 50 多年中,夏州党项李氏僻居一隅,名义上先后依附于梁、唐、晋、汉、周及北汉王朝,受其封号,朝贡不绝,实际上已保持着相对的独立。他还利用一切时机,不断增强实力,参于抗衡。

933 年(后唐长兴四年),后唐明宗李嗣源企图用“调防”的办法兼并夏州,受到党项首领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超的坚决抵制,明宗被迫妥协。夏州党项的政治威望日益提高,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