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诸夏争霸的历史进程与民族间的斗争和融合
周室东迁以后,“礼坏乐崩”,强大的诸侯着手灭掉周围一些小国以扩大自己的版图,而内迁的各族也侵伐诸夏,甚至灭掉一些诸夏许多中小国家和参预周王室的内乱。北方以戎狄为甚。南方楚国自西周中后叶已开始向江汉扩张,灭了蛮越一些部落,到春秋中叶以后向北灭“汉阳诸姬”,进而灭申、息、随、邓等周朝南方诸侯,威胁周、郑;向东灭群舒,威胁齐、鲁。
②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③ 《左传》隐公二年。
④ 《左传》隐公二年杜注。
⑤ 《左传》隐公二年
⑥ 《左传》定公四年。
⑦ 《国语·晋语》二。
⑧ 《国语·晋语》四。
⑨ 《史记·匈奴传》卷一一○,第 2881 页。
楚亦自称蛮夷。一时造成了“南夷与北夷交,中国不绝若线”①,使周室苟延残喘,中原诸夏都感到危急的局面。在西方,秦霸西戎,终春秋之世,“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狄)遇之”②。当时诸侯强国,争霸于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尊王”,实际上兼并周围一些小国,其中包括许多姬姓之国,纷纷被消灭;同时在“攘夷”的旗号下,激发诸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优越感,夏又称华,歧视夷狄,强调“华夷之辨”、“夷夏之防”。民族矛盾比较尖锐。大致有如下三个阶段:
(一)前 770—前 686 年(自平王东迁至齐桓公以前)
这一阶段,郑武公、庄公实操周王政令。平王东迁第二年郑即灭郐(今河南省新郑县西北),迁都新郑;平王四年又灭东虢,创春秋时期诸侯灭姬姓国的记录。周平王时已与郑矛盾很深,至前 707 年(周桓王十三年)桓王夺郑庄公政柄,结果发生了周王联合蔡、卫、陈伐郑失败,郑人射王中肩的事件③。从此,周王的共主地位名存实亡。戎在中原为患者主要是戎州之戎和戎州以北分布在太行山区的北戎④。前 716 年(鲁隐公七年)周桓王派凡伯为使聘于鲁,戎人袭击凡伯于楚丘⑤,其地相当今山东成武县西南,正当从洛邑经戎州去鲁途中。凡伯做了戎人的俘虏,而自鲁惠公以来与戎人友好相处的鲁国,竟没有对戎人劫虏“天王”使臣作出反应。当时秉政的郑庄公对此也无动于衷。但前 714 年(鲁隐公九年),北戎侵郑,郑打败戎师;前 706 年
(鲁桓公六年)北戎侵齐,郑又应齐人之请出兵大败戎师。
在西方,秦国此时虽逐西戎在岐山以西列为诸侯,然中原视之为戎狄, 秦本身也仅能自立,无力扩张。南方楚国方兴未艾,准备北向称雄,所谓“南夷”即指楚而言。
(二)前 685—前 514 年(自齐桓公即位至晋楚第二次“弭兵”与吴王阖闾以前)
这近两个世纪,前 43 年为齐桓公在位与称霸的时期;以后一个多世纪为晋楚争霸的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正式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帜。他先制服鲁国,在前 681 年(鲁庄公十三年)与鲁盟于柯(山东省东阿县西南),并灭附近的谭、遂等小国。前 663(齐桓公二十三年)北攻山戎以救燕,一直逐山戎至孤竹而还⑥。过了两年,狄人攻邢、卫,齐救之,然而邢、卫都因狄人来攻难于在自己封疆内立足,分别在齐桓公二十七年和二十八年由齐率诸侯帮助筑城,迁邢于夷仪(山东省聊城县西南),迁卫于楚丘
(即戎劫王使处,原为曹地)⑦。两国迁到齐国可以直接保护的范围内,才勉强保存了宗庙。
“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⑧。前 671 年在楚成王在即位当年,结好于诸侯,并“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无侵中国’。”但
① 《春秋公羊传》襄公四年。
② 《史记·秦本纪》卷五,第 202 页。
③ 《左传》桓公五年。
④ 北戎,过去通常认为即山戎,以地理位置论,盖误。此当为戎州以北,太行山地之戎,详说见西戎专节。
⑤ 《左传》隐公七年。
⑥ 《左传》庄公三十一年。
⑦ 《左传》闵公元年、僖公元年、二年。
⑧ 《史记·楚世家》卷四○,第 1695 页。
当时“楚地千里”①,并不安于镇南方夷越,而北向中原争霸。前 565 年(齐桓公三十年)会鲁、宋、陈、卫、曹之师伐楚,与楚屈完盟于召陵(河南省郾城县东)。《公羊传》评论齐桓公北伐山戎救燕,败狄存邢、卫,南服楚, 功同“王者”②,孔子也极称管仲为“仁”,感叹:“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将变成像夷狄了!”③。
齐桓公“攘夷”确实团结了大批中原诸侯,激发了当时诸夏民族意识高涨,但并没有解决中原戎狄与诸夏的矛盾。前 650 年(鲁信公十年)狄人灭温(河南省温县西),又不断侵郑、卫、晋等国。分布在伊洛间的戎人和太行山区的狄人还多次牵涉到周王室的内乱之中。前 649 年(周襄王三年), 襄王弟太叔带招杨拒、泉皋、伊雒之戎,攻王城。秦、晋攻戎救周,晋为王平戎。次年太叔带既败,逃奔齐国,齐派管仲为王平戎。再过六年(前 543) 齐桓公去世,齐国大乱,霸业随之丧失。
前 636 年(周襄王三十六年),襄王为了攻郑,结好于狄,娶狄隗姓女为后,不久又废隗后。狄攻周,立太叔带为王,襄王出奔于郑。刚即位的晋文公马上接过“尊王攘夷”的旗号,打败狄人,杀太叔带,送襄王回周。自此以后一个世纪,晋楚争霸,战争不息。秦为晋所遏,不得东向往中原发展, “遂霸西戎”;而齐、鲁也在海岱地区吞灭周围小国和东夷各国。晋、楚争霸,使中原中等国家如郑、宋等疲于应付,而晋楚势均力敌,晋结好于齐, 楚结好于秦也旗鼓相当,争战百年,晋楚两国国内矛盾也比较突出。前 579 年(周简王七年)宋国华元约合晋楚,订立盟约,互不加兵,有危难或有敌来侵,互相救援。此为第一次晋楚“弭兵”之会。可是到周简王十一年,晋楚战于鄢陵(河南省鄢陵县西北),楚军大败。以后又与秦、齐各发生过大战,虽各有胜败,终于精疲力尽。于是前 546 年(周灵王二十六年)宋国向戍又倡晋楚“弭兵”,由楚主盟议定:宋、鲁、郑、卫、曹、许、陈、蔡等中等国家,分别向楚、晋同样朝贡,齐、秦则分别与晋、楚结盟。百年争霸的结局是长江中游楚国与中原晋国平分霸权;楚国在此百年中,已渐为中原诸夏所接受,实际上是华夏在长江中游得到大发展的时期。
(三)前 514—前 472 年(吴王阖闾即位至越国勾践灭吴)
晋楚平分霸业维持了大约 30 年,长江下游吴、越兴起,进入争霸行列。
吴国始祖吴太伯本为周人一支,从越俗,传 19 世至寿梦于前 585 年始称王, 在中原影响下迅速崛起。晋国为了削弱楚国,联吴。吴、楚屡战,互有胜负。至吴王阖闾,任用楚人伍子胥和齐人孙武,于其五年打败越人,其九年会蔡、唐攻楚,一直攻入楚都郢(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吴国骤胜,其贵族为争夺胜利果实而分裂,越国又攻其背后,秦发兵救楚,吴军退回。楚虽不亡, 国势大减。
越为越族一支,以会稽(浙江省绍兴市)为中心。楚联越制吴。前 494 年(吴王夫差二年)败越于夫椒,攻入越国,越王勾践投降,夫差许和。勾践为雪耻而“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夫差十四年率军北上会晋、鲁等中原诸侯于黄池(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南),争霸于中原。至夫差十八年勾践攻吴,夫差二十一年围吴国都(江苏省苏州市)。前 473 年(夫
① 《史记·楚世家》卷四○,第 1697 页。
② 《春秋公羊传·僖公四年》。
③ 《论语·宪问》,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差二十三年、越勾践二十四年),夫差兵败,求和不许,自杀。越灭吴之后, 步其后尘,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一时号为霸主。
吴越争霸只是春秋霸业的尾声,却表明长江下游自良渚文化突然衰落以后,至此已重新在中华民族史上勃兴,百越也进入了各族竟长的行列。而进入中原的戎狄及海岱地区的夷、舒,也在春秋两三个世纪与诸夏的交往、斗争中逐渐融合,并分别被晋、齐、楚、鲁等国所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