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传佛教及其各教派的形成
在 10 世纪到 12 世纪末叶,吐蕃社会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时期中,藏传
佛教兴起,随后,藏传佛教的一些教派也陆续形成。佛教于 7 世纪时传入吐蕃,在吐蕃王室的大力扶植下,势力一度获得相当大的发展。9 世纪中叶达玛赞普禁佛,但佛教并未就此灭绝。到 10 世纪后半期,即吐蕃社会进入封建制不久,佛教又在新兴封建领主的利用扶植下,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前述“下路宏法”和“上路宏法”,即是两支佛教复兴势力的活动。
10 世纪后半期在吐蕃社会复兴起来的佛教,与 9 世纪中叶以前在吐蕃王
朝时期流传了 200 余年的佛教,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此时的佛教是佛教与本教经过长期斗争、融合后形成的佛教,它吸收了许多本教色彩而成为具有独特地方形式的佛教,即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兴起于吐蕃社会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宗教势力与地方封建势力在政治、经济上的紧密结合,这一特点使藏传佛教服务于封建农奴制度更为直接,也更具适应性。
当 10 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兴起时,藏传佛教内部尚未出现派别,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尚比较分散,各地新兴封建领主阶级的实力也尚嫌不足。就宗教范围而言,藏传佛教源流不一,门户各异,此时佛教经典的翻译尚未系统完备,在教理和修习方面也属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建立教派的条件显然还不成熟。到 11 世纪中叶,吐蕃的封建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② 阿旺贡噶索南著、陈庆英等译:《萨迦世系史》,第 99 页。
③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第 56、57 页;释迦仁钦德著、汤池安泽:《雅隆尊者教法史》,第 66、67 页。
④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第 127、130—132 页。
散处各地的封建领主,其统治地位日趋巩固,当他们彼此间已有余力争夺权势时,由不同的封建领主控制下的藏传佛教,门户之见日益鲜明,由此而陆续形成若干不同派系。
最早建立的藏传佛教教派是噶当(意为教诫)派。创始人为 1045 年迎请阿底峡到乌思藏地区传教、并拜阿底峡为师的仲敦巴。阿底峡去世(1054) 后,仲敦巴于 1056 年(宋嘉祐元年)在热振(今西藏林周县境内)地方修建热振寺,创建噶当派。①此派于 12 世纪末叶,曾与吐蕃王室后裔雅隆觉卧地方势力结合,但是它并未掌握单一地区的行政权力。
15 世纪初叶,此派与当时新建立的格鲁派(黄教)合流,遂不复存在。噶当派建立后不久,1073 年(宋熙宁六年),藏地区仲曲河谷(今西藏
萨迦县境内)的封建领主款·贡却杰布(1034—1102),在其家乡修建萨迦
(意为灰土)寺,创立萨迦派。自款·贡却杰布起,萨迦寺寺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款氏家族自称系吐蕃王朝时期贵族奴隶主款氏之后裔,②是为奴隶主在新的生产方式下转变成封建领主的又一例证。元代,此派得到朝廷的崇奉和支持,其领袖人物受封为“帝师”,地位显赫,成为鼎盛一时的教派。在 11 世纪中叶以后陆续形成的藏传佛教各教派中,以噶举派的支系最为
繁多。噶举意为佛语“传承”,以重视师长口传、门徒心领的传授方法而得名。有塔布噶举、香巴噶举两个传承系统:香巴噶举 12 世纪初叶创始于藏地区香(今西藏南木林县)地方,后来实力衰微,对后期社会影响不大;③塔布噶举的创始人塔布拉杰(1079—1153),原属噶当派,后改从米拉日巴(1040
—1123)学习噶举派教法,于 1121 年(宋宣和三年)建岗布寺(今西藏朗县
境内),是为塔布噶举最早的寺院。④又因米拉日巴受业于 11 世纪时著名译师玛尔巴,玛尔巴被认为是塔布噶举的祖师。后世称之为噶举派,均指塔布噶举传承系统,玛尔巴遂被认为是噶举派的创始人。
由塔布噶举又分出噶玛、蔡巴、拔戎、帕竹 4 大支派。4 大支派的创立人均为塔布拉杰的弟子:
由都松钦巴(1110—1193)创立的噶玛噶举,是塔布噶举四大支派中最大的一支。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传承的制度,由此派率先采用,时当 13 世纪初叶。黑帽系和红帽系是此派两个著名的活佛转世系统。黑帽系的转世系统一直沿袭至今。此派主寺为 1178 年(宋淳熙五年)由都松钦巴建立的楚布寺(在今西藏堆龙德庆县境内)。①
蔡巴噶举是 1175 年(宋淳熙二年)由向蔡巴(1123—1194)创立的,主寺蔡寺(在今西藏拉萨市南郊)即建于是年。此派建立后不久,即被当地一封建领主噶氏家族操纵,实力称雄一时,元代曾是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其后实力衰落,不复存在。②
拔戎噶举创建于 12 世纪,创始人达玛旺秋建拔戎寺于拉堆绛(今西藏昂仁县),在当地形成过“政教合一”的局面。达玛旺秋的弟子热巴曾受中原
① 土观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第 49 页;《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第 53、54 页。
② 《土观宗派源流》,第 95、96 页;《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第 68、69 页。
③ 《土观宗派源流》,第 60—62 页;《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第 95、96 页。
④ 《土观宗派源流》,第 62、63 页;《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第 96—101 页。
① 《土观宗派源流》,第 64—67 页;《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第 101—122 页。
② 《土观宗派源流》,第 69 页;《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第 125—127 页。
王朝(疑是金朝,待考)“帝师”封号。后衰亡不存。③
帕竹噶举由帕木竹巴(1110—1170)创立。主寺丹萨替(在今西藏桑日县境内),建于 1158 年(宋绍兴二十八年)。此派建立后不久,即被当地一封建领主朗氏家族操纵了实权,后发展成为乌思藏地区最大的地方封建势力,元代曾是十三万户之一,其领袖人物迭受元、明两代朝廷封赠,实力盛极一时。
15 世纪中叶以后,权势渐为下属贵族攘夺,寺院也并入格鲁派,帕竹派遂不复存在。④
帕木竹巴有弟子 8 人,分别建立了 8 个小支派,较为著名的有止贡、达
垅、雅桑、主巴等四派,其中止贡、达垅、雅桑 3 派元代分别为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各自雄踞一方,实力强大,除雅桑派早在元代即已衰亡不存外, 止贡、达垅、主巴等 3 派至今仍有流传。8 小支派中绰浦、修赛、叶巴、玛仓等 4 派,均已先后消亡。⑤
此外,11 世纪中叶至 13 世纪后半期,陆续形成的藏传佛教的教派还有宁玛、希解、觉宇、觉囊等派。宁玛,意为旧派,自认为保存了 8 世纪吐蕃时代佛教的旧传承,主要依靠寻求布施以传教,因而没有形成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但却一直流传至今。其它各派早已先后消亡。⑥
在藏传佛教各教派形成的历史历程中,各教派分别修建了一些寺院。寺院建成后,事实上形成了诸多个宗教文化中心,随着寺院的建成,在寺院附近出现了大小不等的集镇,农牧民的商品交换活动,也都在这里进行,因此, 寺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繁荣封建经济和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出资建寺的一些僧俗不分的封建领主,也都是选在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点,或贸易、交通要冲处建立寺院,否则无以养活为数众多的僧人。
从藏传佛教各教派形成之日起,历史上即不断出现各教派之间的斗争, 甚至同一教派的不同支系间,也不断发生纷争。其实“教派之争”的实质是这些僧俗一体的封建领主之间为争夺权势而进行的争战。直至 17 世纪中叶格鲁派(黄教)寺院集团取得绝对优势地位以后,“教派之争”始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