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猛安谋克的迁徙及作用

女真贵族为了军事发展的需要,巩固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多次将居于故地的猛安谋克迁到新占领地区。纯属于这类性质的迁徙,主要在太祖、太宗、熙宗三朝:

太祖阿骨打在攻拔宁江州、黄龙府、泰州等地后,先后将一批猛安谋克迁驻其地。最早迁徙始于 1116 年(金收国二年),以银可术为谋克,“分鸭挞、阿懒所迁谋克二千户”,屯驻宁江州⑧。两年后(金夭辅二年),娄室认为黄龙府乃“一都会”,若有变,邻近地区会“相扇而起”,请以所部屯守。阿骨打“乃命合诸路谋克”,以娄室为万户往镇之①。1121 年(天辅五年), 又以境土既拓,而旧部多瘠卤为由,派完颜昱、宗雄视察泰州土地。昱等返回时,“直其土以进,言可种植,遂摘诸猛安谋克民户万余”,以祖居按出虎水的婆卢火为都统率之往。拾得、查端、阿里徒欢、奚挞罕等四谋克,即被迁居泰州。临行,阿骨打还特赐其耕牛 50 头②。

太宗吴乞买即位,不久灭辽,金开始了争夺中原地区统治权的新时期。当用武力占领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后,陆续将大批猛安谋克从东北地区迁入华北各地。迁徙始于 1126 年(金天会四年),宗望受命将一批猛安谋克将士“分屯安肃、雄、霸、广信之境”③。

1133 年(天会十一年)秋,“金左副元帅宗维(翰)悉起女真土人散居汉地,惟金主及将相亲属卫兵之家得留”④。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

⑤。抵达华北地区后,星罗棋布,散居四方。被迁的还有契丹、奚、渤海等族

人⑥。为了使迁居新地后的猛安谋克真正能起到“戍边”作用,太宗于 1131 年

⑥ 《金史》卷七七,第 1763 页。

⑦ 《金史》卷五五,第 1216;卷四四,第 993 页。

⑧ 《金史》卷八○,第 1809 页;卷四四,第 993 页。从王可宾《女真国俗》第 181 页之说。

① 《金史》卷六,第 132 页。

② 于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第 371 页说:“大定九年(1169 年)以后完全罢除契丹及奚人等的猛安谋克”;(日)三上次男著金启 译:《金代女真研究》第 145 页则说:“契丹人和奚人都是直到金未为止一直享有猛安谋克特权的民族”。

③ 以上均据《金史·兵志》。

④ 《金史》卷七二,第 1658 页。

⑤ 《金史》卷二,第 31 页;卷七二,第 1650 页。

⑥ 《金史》卷二,第 35 页;卷四六,第 1032 页。

(天会九年)四月下诏,对匮于衣食典质其亲属奴婢者,官为赎之;“户计其口而有二三者,以官奴益之,使户为四口”等优厚照顾⑦。

熙宗直于 1136 年即位,次年废掉刘豫傀儡政权后,“虑中州怀二三之

意”,特别是 1141 年(金皇统元年)金与南宋达成“绍兴和议”,淮河以北之地划归金以后,又出现了一次将大批猛安谋克南迁的高潮。经过这一次迁徒后,大名府路、山东东西路、河北东西路、南京路、河南路、关西四路皆有之,“皆筑垒于村落间”。猛安谋克户和猛安谋克军以小集中、大分散与当地汉人杂处,政府按户口分给官田,使自播种,以充口粮。同时被迁的, 也有契丹及奚人⑧。

猛安谋克的迁徙,非仅限于上述三朝,除了金末宣宗殉南渡的迁徙不论外,主要的还有以下几次。不过此后的迁徙,一般说来,大多都是因其内部政治斗争形势的需要,与以前有别。

海陵王完颜亮弑熙宗直即皇帝位后,于 1153 年(金贞元元年)由会宁迁都燕京。为了削弱东北地区女真大贵族的势力,防止“上京宗室起而图之”, 亦为了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约在 1156 年(金正隆元年),将上京宗室诸王的猛安谋克,大批迁到今北京市及河北、山东等省。属太祖、辽王宗干、秦王宗翰及右谏议乌里补之猛安,太师勖、宗正宗敏之族,被迁于中都(今北京市);斡论、和尚、胡刺三国公,太保昂、詹事乌里野,辅国勃鲁骨, 定远许烈,故果国公勃迭等 8 猛安,被迁居今山东省境;阿鲁之族,被移到北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大明城);按达之族,被迁到河间府(治今河北省河间县)⑨。

金世宗完颜雍时期,猛安谋克大规模的迁徒有四次:1179 年(金大定十九年),世宗将原居按出虎水的被完颜亮迁到河南的 8 猛安,徙居大名、东平之境⑩。次年,将河北东路遥落河、移马河两契丹猛安迁于大名、东平等路安置①;1183 年,又迁山东东路 8 谋克到河北东路的河间府,置于酬斡、青狗儿两猛安旧居之地,迁到河间的宗室未徙者令尽徒于平州,同时,又将山东东路忒黑河猛安之蘸答谋克、移剌闵斡鲁浑猛安之翁浦谋克、什母温山谋克 9 村人户徙于刘僧,安和 2 谋克“旧地”②;1184 年,在东北地区将速频、

胡里改 3 猛安 24 谋克迁到上京率水、胡刺温水之地。③综观世宗四次迁徙的原因:一是完颜亮时把宗室之猛安迁到土质较差的河间地区,世宗为了安抚宗室贵族,将其转迁到土质较肥沃的平州;同时亦因宗室在此“侵削居民”④;二是将遥落河、移马河 2 契丹猛安迁到大名、东平,是“欲令与女直户相错, 安置久则自相姻亲,不生异意,此长久之利也”;而将速频、胡里改路众多谋克迁往上京,除上述原因外(因大定初不少契丹人被迁散到上京地区),

⑦ 《金史》卷七四,第 1705 页。

⑧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三年九月条。

⑨ 《大金国志·太宗纪》天会十一年条(《大金国校证》第 126 页)。

⑩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八引赵子砥《燕云录》。

① 同上书,第 63 页。

② 《大金国志·熙宗纪》皇统五年条,卷三六《屯田》条(《大金国校证》,第 173、520 页);《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引《金虏图经》,第 8 页。

③ 《金史》卷四四,第 993 页。

④ 《金史》卷八九,第 1987 页。

还由于完颜亮把上京诸猛安甫迁后,上京空虚,世宗“欲上京兵多”,备“缓急”之用,而速频、胡里改人又“骁勇可用”⑤。

经过多次大迁徙后,据统计,东北地区驻有 99 猛安,迁到中原的有 70 猛安。⑥

金宣宗完颜珣南迁,又将河北的猛安谋克军户迁到河南,初迁往“百万余口”,后“革去冗滥”,述有 42 万有奇。⑦

猛安谋克作为女真创建的一种社会组织和制度,在前期起过积极作用, 归纳有以下几点:首先,对把分散的女真各部结成为一个统一的女真族,起了促进作用。自阿骨打在 1114 年确立猛安谋克后,不仅生女真,就连辽东等地的熟女真亦被纳入猛安谋克组织之中,于是一个统一的女真族就这样形成了。第二,阿骨打创建的猛安谋克,虽是一种地域组织,但仍具有浓厚的血缘关系。这种以地域、血缘因素为纽带的猛安谋克,形成了强大的亲兵集团, 在灭辽攻宋战争中,相互照顾,大大增强了女真兵的战斗力。第三,团结了归附降人。生女真的人数相对来说是不多的,中原人认为它不过“一部族耳”。可是自阿骨打起兵后,女真贵族只用了 10 余年时间(至 1127 年),就灭掉了辽与北宋,除了女真兵的勇猛善战和辽、宋的腐朽外,即是女真贵族对降附的汉、渤海、契丹和奚等族人,亦用猛安谋克编制,并用猛安或谋克称号授其首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他们的反抗情绪,起到了“为我所用”的作用。第四,由于猛安谋克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所以女真贵族能随着新占领地区的不断扩大,迅速将大批女真人迁到新占领地区屯驻,从而巩固了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但是在女真贵族把猛安谋克搬到中原地区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后,它又变成了阻碍社会发展,束缚女真人前进和进行民族剥削压迫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