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们的祖国也曾遭受欺凌屈辱,爱国传统代代相继

在绵延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的祖国也曾经历过贫穷落后,我们的民族也曾有过遭到欺凌屈辱的时期。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在帝国

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国家多难,民族垂危,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出现了落后于西方的现象。在这样的时候,各民族人民竭尽全力地为祖国的光明前途而斗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越发激昂而不可动摇。无数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革命群众,为了捍卫国家的独立, 民族的尊严,弃身家性命而不顾,大义凛然,忠贞不屈,他们身上迸发出的浩然正气,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各族人民感人肺腑的爱国业绩,可歌可泣的反侵略反压迫斗争,使得任何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而且永远不能灭亡中国。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也都是向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重要篇章。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宁愿丢掉乌纱帽,也要严禁鸦片,积极备战。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和全舰将士,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冲撞“吉野”。当割地狂潮掀起,中华民族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重危机时,成千上万的爱国知识分子远涉重洋,留学日本, 为革命而奔走呼号。19 岁的邹容不怕冤死狱中,写出了热血沸腾的《革命军》,女革命家秋瑾抛弃舒适安逸的家庭生活,组织了反抗清政府的武装起义。“一二·九”运动,当北京的爱国学生迎着大刀和枪托,迎着狂喷冰水的水龙,被反动军警绑着、架着投进铁牢的时候,仍然高呼:“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如果教师能带着自己的爱国主义激情,有血有肉,绘声绘色地进行叙述,英雄人物,栩栩如生,斗争场面,激昂慷慨,那么历史上千千万万个英雄好汉,无数次凄楚悲壮的拼搏,就会使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懂得我们国家的今天是革命人民、爱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懂得个人的命运要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道理。

怎样对待国家的命运?如何对待人民的利益?自古以来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万众景仰的民族英雄,也有千夫所指的民族败类;有敢于揭竿而起的革命领袖,也有畏“洋”如虎的反动统治集团;有舍身殉国的铮铮英烈,也有丧权辱国的卖国奸佞。在中国 近代史上,形成鲜明对照的事例不胜枚举。鸦片战争中,一方面以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陈化成、葛云飞等爱国将领和三元里人民为代表,他们在侵略者面前奋起反抗,有的为国捐躯; 一方面以道光皇帝、穆彰阿、琦善、奕山等为代表,他们不顾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屈辱妥协,祸国殃民。中法战争中,一方面是老将冯子材以及黑旗军的奋勇抵抗;一方面是李鸿章的“不许轻言战争”,“败固不佳,胜亦从此多事”的投降派嘴脸,导致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奇怪结局。甲午中日战争中,一方面有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林永升等爱国官兵的浴血奋战,壮烈牺牲;一方面也有叶志超、卫汝贵等人的贪生怕死,临阵而逃。当割地狂潮叠起,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时,一方面有维新派的变法图强,义和团的浴血鏖战,革命派的抛头颅、洒热血;一方面却是慈禧太后与顽固派“宁可亡国,不可变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守旧媚外, 袁世凯的窃国称帝,出卖祖国。这是何等鲜明的美与丑的对照!

历史事实本身就是这样的。在历史教学中,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采用对照衬托的方法,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阶级仇、民族恨, 可以使学生更加立场鲜明,爱憎分明。从爱国还是卖国这两种不同态度中, 学生将会判明谁该奉为楷模,谁该受到唾弃!不是有很多历史教师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课堂上师生都被过去的史实激动得热泪盈眶,气愤不平,为爱国献身者惋然叹息,而对卖国贼的无耻勾当恨得咬牙切齿!在青少年学生中,

这样的一种是非爱憎,经过长期的薰陶,潜移默化,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