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课堂语言贵在一个“准”字

历史课堂语言作为一种教学语言,最要紧的是准确无误,科学性是第一位的。1840 年就是 1840 年,多加一年,少说一年,都是违背了历史的事实。秦灭六国之前,嬴政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你必须以“秦王”相称;秦灭六国,秦朝的历史开始了,嬴政称皇帝以后,你必须以“秦始皇”相称。“秦王”和“秦始皇”;“秦国”和“秦朝”,一二字之差,如果颠到时序,前后乱用,或者模棱两可,闪烁其词,都是科学性的错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应该是:推翻了 2000 多年的“君主制度”或者“封建君主制度”。有的教师说成是:推翻了“封建统治”。我们知道,辛亥革命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 结束了君主制度,而我们的社会依然是封建社会,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后来新老军阀的统治,都没有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在这里,“封建君主制度”和“封建统治”,文字相差无几,概念却大相径庭了。

历史教师非但要用准确确切的语言,用词严谨地讲清楚各种历史概念,

就是形容词的用字遣词也必须恰如其份,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也都在禁忌之列,历史课堂语言有别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尽可以无限夸大:“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这些远离实际的形容词在文学诗赋里是被称颂的绝妙佳句,但是在历史课上是绝不允许的。历史课堂语言切不可美辞而害意,丢了一个“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