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教学过程的环节

  1. 设置疑难,为学生发展思维铺路搭桥。思维是对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掌握过程,因此,我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引入这个过程。这里不断设置疑难是基本的途径。通常情况下,我的做法是历史事件由教师讲述(包括使用直观教具),历史现象的叙述由学生阅读,结论则启发学生自己答出。

教师的讲述,除了生动具体外,还应该具有启发性。这里对学生的了解和正确估计是非常重要的。在讲到能揭示历史事件本质的材料而又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就要设疑,引起同学的思考。例如,讲到第二次反“围剿”斗争时,要充分描述毛泽东作战方针的威力,我估计学生对第二次反“围剿” 斗争的特点——横扫 700 里战线不容易理解,因此,我在运用地图讲清国民党大军压境,步步为营的严重形势后,提出“红军当时为什么要横扫而不是继续诱敌深入?”学生们悄悄议论起来了,我不等学生回答,用粉笔横过来在黑板上画一条横线表示敌人的阵线,然后用简图■和■说明横扫可以充分发挥运动战和“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各个击破”作战方针的威力。在讲到第三次反“围剿”斗争时,我提出“红军为什么能在敌人间隙中穿来穿去而不被发觉”的问题。同学们的回答是毛泽东用计、蒋介石的愚蠢。这个回答讲对了一部分,我再启发同学们与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考虑,有的同学终于得出了人民群众在土改中翻了身,他们积极配合红军反围剿的结论。这样,经过三次反“围剿”斗争的叙述,要学生归结红军粉碎三次反“围剿”的原因和毛泽东作战方针的主要精神时,学生经过思考能够正确地作出回答。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每堂课总要提出不少问题,怎样提问是值得研究的。我在实践中发现,凡是要求学生找出知识之间或者知识与经验之间新的联系的问题启发性较大,如要求比较的问题:比较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异同;五卅运动开始的反帝斗争高潮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有什么区别?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民主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的性质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要求系统整理知识的问题: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形成的?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如何建立的?要求综合概括的问题:如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政治形势怎样?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以革命两手反对反革命两手的?要求剖析的问题:如国民党反动派要夺取人民抗战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要坚决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不是也要进行战争吗?为什么说是不赞成内战呢?对教材中一些关键词语提问:如为什么说红军长征是战略转移?为什么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巩固扩大了?从与教材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如五四运动的意义可提问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五四运动开始?“二七”大罢工的失败可提问“二七”大罢工有什么教训?对教材关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问:如为什么说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

命先行者?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动脑筋思考过了,老师再讲解,学生就会很快地、比较牢固地接受这些知识。

  1. 不能忽视巩固环节。实验证明,知识及时复习,巩固率较高,所以课堂教学中的巩固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方面广大历史教师创造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如小结、填表、识图、排年表、做练习等。我认为最简单易行的而且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一个能使学生复现所学知识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是环绕课时中心提出的。如上完明末农民起义后,可提问:李自成为什么失败? 上完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后可提问:唐朝的空前繁荣主要表现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繁荣局面?在教学前作同样的复习提问,而且追问到底,也同样能起巩固知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