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 艺海无涯

一、备 课

我从 1953 年起教历史课到现在已 40 多年了。前 20 年主要是教中学,后

20 年主要是教成人大专。现在仍在教学第一线,教中学历史教师,给他们讲

中国当代史、北京史等属于继续教育的课程。常有人对我说,你教书 40 年了, 为什么现在还备课?好像不备课完全可以上课。我说不行,不认真备课,不写出较完备的讲课提纲,上课心中无底,不能保证质量。备课与上课,备课是前提、是关键。要做到常备不懈,常备常新,不可能一劳永逸,一份教案管终身。

道理是非常明显的。就拿我现在讲授的中国当代史来说,建国初期还没有这段历史,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小学不讲授这段历史。80 年代中期以来,教学大纲规定要讲这段历史,一直要讲到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八五” 计划纲要。虽然课时不多,但讲起来很难。我为历史教师讲授这段历史,以前备课只能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对《决议》的注释。1991 年后,胡绳同志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问世,同时《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陆续分卷出版,这就为备课提供了新的依据。1993 年薄一波同志所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出版,又为备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不只是中国当代史,中国近代史、古代史乃至世界史都有类似的情况。历史考古发掘不断出现新成就,历史研究也不断涌现新成果,教师备课就要不断吸取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丰富自己的教学,保证历史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比如中国原始社会史、奴隶制时代的历史,建国以来有了很大的改观。有关方面吸收这些新成果列入教学大纲、写进教科书,就使这段历史更接近客观真理。教师备课就要重新组织材料,提出观点,再不能把夏代只讲成是传说时代,而要用河南偃师二里头的考古材料来说明其信度了。

有人说给中小学学生讲课用不着准备这么多,给他们讲点常识、讲些历史故事就可以了。这句话从表面看有一定的道理。对中小学生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讲授,要做到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不要过多地进行理论分析,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但问题还有另一面。历史课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不是原来讲过的内容到高一个层次就不讲了。比如讲“秦始皇的统一”和“焚书坑儒”,小学、中学和大学都要讲,当然有个讲多讲少, 讲深讲浅的区别,但不能说因为给小学生讲得少些浅些,就要求教师备课可以不必精益求精,可以降低要求,可以不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深刻的本质的认识。如果真是这样,那讲课肯定不能做到深入浅出,肯定不会把握得准确有分寸,肯定会出现一些毛病。从这个意义来说,教小学比教中学、大学并不容易,甚至会更难一些。

备课要看对象,要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规定和要求。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并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史的不同内容,对历史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新编教学大纲的特点,也是多年教学实践提出的要求。它对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备课的依据。我们一定要逐字逐句深入钻研和体会教学大纲的这一部分内

容。例如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部分说明的第二点是这样写的:“自启建立夏朝开始,历经夏、商和西周,从约公元前 21 世纪到公元前 771 年,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确立和发展时期。奴隶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第一阶段。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短短三四行就给我们的备课和讲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①是启不是禹建立夏朝;②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王朝;③ 夏、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确立和发展时期;④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要给初中学生讲明这几点,特别是讲明③④两点是很不容易的, 必须深入钻研教材,通过丰富具体的史实说明这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新编教材在贯彻教学大纲、适应教学需要和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特别在加强爱国主义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和国情教育方面有了突出的成就,可以说是新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在备课时要细心体察。

备课要靠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只能应付塞责,漏洞百出。历史课内容包罗万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衣、食、住、行,社会生活。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想全部高标准地掌握这些知识简直是不可能的。但是,讲课的需要又要求我们去涉猎。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作有心人,成为“杂家”。除了向书本学习以外,还要向社会生活学习,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许多东西单靠书本学习是不行的,要向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学习。以社会为大课堂,以人民群众为老师,以调查研究为方法、途径和手段,日积月累,定会收获颇丰。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才能使讲课活起来,真正作到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从这个意义来讲,备课是个无底洞,是个永无休止、永不满足的探究积累过程。当然,从备一章一节的具体课题而言,那是有限的。从我的备课来看,上课与备课大约是 1:4 的比例,即上一课时约需 4 课时的备课时间。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如若遇到特殊情况那就另当别论了。

就一般情况来看,备课要着重考虑下面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