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历史教师对语言表达的自我训练

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是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来提高的。训练的方法: 第一要丰富史料。史料是内容,语言是形式。教师掌握的史料丰富了,反映史料内容的语言也就丰富了。语言的准、精和美要以教师掌握的丰富的史料为基础,教师只有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史料,才能判辨真伪,用词精当,才能形象生动,具有文采而且感人心弦,也才能选用恰当的原文原话。否则,只靠教师的两张嘴皮子耍贫嘴,卖噱头,又哪里谈得上准、精和美呢?第二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把历史课堂语言加以文学化和哲理化。看一点原始资料, 看一点历史小说,看一点文艺作品,是大有裨益的。第三是要在表达的技巧上下点功夫。什么地方用快速而又轻松的语调大珠小珠落玉盘地叙述?什么地方要放慢语速到一字一句都落到学生耳朵里?什么情况用反问号?什么情况“暂停”,以便酝酿气氛、培养感情或者留下一个细嚼缓咽的时间来让学生全部吸收进去?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平时进行一些自我训练,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更新观念,探索新教法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新编教材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令人耳目一新。

新编教材以具体生动,图文并茂,知识面宽,德育和能力受到重视,体

例和形式新颖多样等诸多优点展示在我们面前。学生见了夸曰:“棒”;教师见了赞曰:“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但是在接受了试教任务的学校里,不少教师拿了新教材上课,一开始便遇到了困难。新教材带来的困难就在这个“新”字上。它在内容上、体例上、要求上都跟过去的教材有所改变的这个特点,不仅使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感到陌生,而且使有经验的老教师同样感到陌生。有经验的教师熟悉过去的教材,探索出了适应于过去教材的教法,掌握了教好过去教材的规律,讲起课来胸有成竹,运用自如。有的还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教法,卓有成效。

使用新教材,原来的一套教法,有些可以照旧不变,有些却不适用了。新教材迫使我们从头学起,认真钻研,探索出一套适应于新教材的教法来, 以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探索新教法,首先要更新我们头脑里原有的旧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历史教师总是认为,凡是课本上写的、画的,字无论大小,图无论主次,包括注解、目录、大事年表,一概都必须在课堂上由教师交待得一清二楚,滴水不漏。这个“必须”,是教师的一种观念,或者说是教师自己给自己套到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其实并没有任何一个方面对教师提出过这样的指令,包括由教委发布的教学大纲在内。

与此同时,教师以教科书为依据讲课时,怎样处理教材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师头脑里盘算得最多的是怎样补充和丰富,而很少花功夫去琢磨删节和浅化,或交给学生课后自己去阅读。

上述观念的形成,除了高考或各级统考的影响以外,恐怕主要是由于原来的历史教材写得精当扼要,言简而意赅。这样的写法难免缺血少肉,失之干瘪。这样,教师必须把主要的力气去挖掘深藏在教材背后的潜台词,去找回被教材抽干了的血和肉,讲裸时增加些内容,丰富些情节,补充些例子。如今教师面对丰富而又生动的新教材的内容,爱不释手,舍不得舍弃,仍然采用老办法,事事要讲,字字要讲,其结果必然是堂堂课讲不下来,完不成任务。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旧观念,探索新教法。

通读新教材第一册、第二册以后,我对新教材的总体认识是这样的:新教材的内容由三个环节组成。主要的一环是大字。大字要求学生掌握,这是统一要求的。大字的核心是几个“重要”,重要年代、重要人物、重要史实。几个“重要”一定要深入领会,牢固掌握。第二环是小字,是教材内容的具体叙述。最外面的一环是地图、插图、引言、图注、注释⋯⋯小字和最外面一环的内容,除了用“☆”符号标出,要求学生掌握的以外,其余由教师灵活运用。其中一部分是上课时要利用的,或作为大字的补充,由教师结合大字来讲,或让学生念一念,看一看;另外一部分,教师可以不去理它,让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去翻阅。

由于大字是统一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一环,所以教师主要应环绕大字讲课。为讲好大字内容,就要灵活运用好小字以及地图、插图、引言等这外面一环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或取或舍,精心设计,巧为剪裁。教师的课堂教学,讲得完还是讲不完?讲得好还是讲不好?学生学得好还是学不好? 关键恐怕就在这里。

那么,在使用新编历史教材讲课时,在讲法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跟老师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