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科几种主要的课外活动

  1. 丰富多采的课外阅读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主要起点。如果学生的第一爱好是读书, 并能长期保持,将会终生受益。

书籍本身就是学校,它可以使杰出人物的形象进入学生的心灵,它可以使一门学问、一种事业在年轻人的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它可以使人享受文明财富而变得更加高尚聪明。我很赞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学校要成为书籍的王国。

  1. 有的放矢的参观访问

博物馆和各种史迹,是比教科书更为丰富和形象的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里,一些模糊的问题得到明确,疑窦得以解开,争论得到答案,错误得到纠正,想象得到证实,空白得到填补,视野大为开阔。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丧权辱国的近代民族灾难,翻天覆地的现代革命斗争,高尚杰出的志士仁人, 都进入年轻人的心扉,成为他们构筑精神文明大厦的要素,其作用是无法用数字来估量的。

  1. 实事求是的社会调查

在改革大潮中,面对新旧体制的摩擦,各种观念的冲突,任何社会成员都不免要思考社会问题和决定个人的价值取向。而我们的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非常缺乏,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过于浓厚。一旦进入大学,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很可能产生惶惑或幻灭之感,有的甚至可能迷失方向。适当地引导他们认识社会,了解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了解青年一代所面临的任务和应取的态度,是必要的。

社会调查使大家看到了改革的成就,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他们走出了象牙之塔,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思想上掀起了阵阵波澜。不过,唤起了许多人的社会责任感,则是主要的收获。

  1. 发挥创造的论文习作

世界上许多科研机构和著名大学,都把发表论文作为衡量科学家创造才能的重要指标。那么,鼓励和指导中学生习作论文,能否激发其早期创造力呢?我在文科班作过一些尝试,答案是肯定的。

指导学生作论文,有一些基本方法。

首先是引路。选择各种历史杂志上适于学生学习的论文,供其阅读,并选取数篇作分析,使他们初步懂得历史论文的各种形式、结构和写法。

其次是选题和准备材料。我出了若干题目供学生选用,学生也可以自己

命题。根据题目指导读必要的参考书,作资料摘录卡片和资料索引卡片,积累必要的资料。学生也可自选资料。

下一步是编写和修改论文提纲。

最后是写作。初稿完成后,指导其自己修改。第二稿可由老师修改定稿, 但不宜改得太多。

事实说明,高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一般能写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条理清楚,文字通顺的小论文。现将 1985 年高二“中国人才史研究小组”写的论文选录一篇于下,以见一斑。

竞争与人才——略论春秋战国时期人才的繁盛白 露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早期的人才繁盛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各大诸侯国纷纷变法,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转变。这种社会变革极需大批人才。特别是这一时期又是诸候兼并,大国争霸的局面,各主要诸侯国都大力争取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人才为我所用,以求在纷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因而,地主阶级“士”阶层崛起,流动游说,为各国君主选纳;代表不同利益和不同观点的各种学派竞相宣传自己的学说,责难他派的学说,百家争鸣,不定一尊, 就成为这一时期人才现象的主要特征。

有无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吕氏春秋·求人》中说:“身定国安治天下,必贤人⋯⋯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 名无不辱。”这种例子在当时不胜枚举,较为突出的是秦国。

秦国地处西陲,土地贫瘠,被中原诸侯视为戎狄之邦。公元前世纪中期, 秦穆公即位,任用贤人,特别是大力招纳外来之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见李斯《谏逐客书》)开创了秦国历史上的新时代。

穆公以后,秦国历任君主,不同程度地因袭和发展了秦穆公的人才政策, 吸收外来之士,委以重任,相继涌观了商鞅、张仪、范睢、李斯、韩非、尉缭等几十名杰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人才,形成了经久不衰、日益繁盛、人才济济的局面,使秦国日益富强。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对秦国任用外来人才的历史有很精辟的论述。最后,秦王赢政得以削灭群雄,统一中国。

春秋战国时代,虽然天下纷争,但名义上还是在周天子的统治之下。因此,各诸侯国之间保持着较为通畅和自由的往返关系。各国的人才,也能较自由的往返、游历,造成了人才流动的便利条件。同时,私人讲学活动和私门养士之风盛行,这些出自私门的人士,有较多的人身和学术自由,可以择主而事。这样,他们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宣传自己的主张,合则留,不合则去。这种人才自我调节过程,使怀才之士有较多自我表现的机会,才能脱颖而出。

总之,竞争与自由流动,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局面。

当然,我们还应当历史地估价这个人才的“黄金”时代。由于各诸侯国

和各派势力的激烈斗争,枉杀人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即以最重人才的秦国而言,商轶和韩非的下场就十分悲惨。至于“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现象,则是人才史上最令人痛心的教训。

当时各诸侯国的主要精力是应付战争与外交,所以,特别重视政治、军事和外交人才,而忽视科技、农业、水利等人才。像墨子、鲁班、甘德、石申、李冰、郑国等这类人才屈指可数。

此外,由于当时国家的不统一和争霸战争的频繁,虽有大批人才,但不能统一使用,他们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往往被战争的破坏和政局动荡的消极因素所抵消或削弱。

纵观两千多年中国人才史,可以看出,时代造就人才,人才促进时代。任何阶级或政治集团,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解决人才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状况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这篇小论文,尽管材料不够丰富,分析也不够全面,但在现实条件下, 还是迸发了一点创造火花的。在中学生中适当指导论文习作,对于培养他们的兴趣、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应当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1. 激发潜能的专刊竞赛

学生办刊物,需要写文章、编辑资料、拟标题、设计版面、缮写、插图等多种才能。一份吸引读者的小刊物,是编写者智慧和才能的结晶。读者的赞赏和期待,又是编写者才华进发的诱因。1984 年秋,我教的高二文科班只有 32 名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我决定在这个班作试验,搞一次人人参加的历史专刊竞赛。提出了竞赛办法和奖励办法。

动员后,同学们就跃跃欲试。此后,各人根据选题在课余时间积极找资料,编写文稿。出于保密,正式版面一般是星期天在家完成的。

届时,专刊展出。教室两侧墙上百花齐放,五彩缤纷,课余时间成为吸引所有同学的“热线”。同学们默默阅读者有之,评头品足者有之,偶尔争论者亦有之。整整十天课外时间,我和大家一样成为热心的读者兼评判员。我不无惊异地发现,学生中确实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才能。

范桂春同学独编四开版专刊两份,一日《历史长河》,一日《跨世纪》, 都是自己命名的。前者主要介绍唐朝文化,后者则从“初民的传说”直到“中国近代终于何时”?刊名和内容都颇引人入胜。当有人问她为什么把介绍唐文化的专刊命名为《历史长河》时,她微笑着说:“写什么都不算跑题,出多少期都不需改名,名儿也还不俗,你说对吗?”问者被她的幽默和聪明折服了。两刊全用碳素墨水钢笔,字迹娟秀,标题、插图规范而富于变化,给人以庄重和谐、淡雅清新之感,百看不厌,耐人寻味。评比结果,当然荣登榜首。她平时给人的印象是老实和姻静,不料竟会深藏着如此艺术魅力。

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值得一提之处,展览长达一月,还吸引了不少外班同学。在此基础上,班上办起了油印刊《百花园》在全校发行,并由此而在校园内引发了办刊热。

最后,同学们都把自己心爱的专刊送给我留作纪念。这不是普通的纪念品,而是我探索激发学生潜能的印记,也是第一批收获的种子。有了第一批种子,这探索的园地便充满生机。

  1. 持之以恒的资料搜集

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要采取逐步推进的方法,从无到有,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先是有什么条件就先从事这方面的收集,然后逐步创造条件扩大范

围。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我大体上从五个方面指导。

第一,剪贴报纸。家中或自己订有报纸的同学,可征得家长的同意,剪贴报纸。我把自己的报纸剪贴本给学生看,并教给他们剪贴的方法。剪贴不限于历史一项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同时分类(分本)选贴几项内容。这样积累几年,便可积累相当丰富的资料,成为一项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收集图片。报纸上、杂志上、画报上、挂历上,都可找到历史图片或你感兴趣的图片。这些图片,有的可以剪贴,有的可以装袋,有的可以成册。

第三,制作资料卡片。这是最简便易行的积累资料的方法。如果是摘录历史的卡片,最好按历史人物、典籍、文物、制度、事件、地名、名人名言等分成若干类,其他项目的也要分类,按类装匣或装袋,以便查找。制作多了还要编目录或目录索引。

第四,收集书籍杂志。学生手头零花钱不少,有的便胡吃乱花,容易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惯。我经常劝学生将零花钱订报刊、买书,并给他们介绍好的书刊。有的同学经过几年积累,已有不少书刊。

第五,专项收集。如集邮,集古钱币、旧纸币,集门票,等等。我也力所能及介绍有关方面的知识。

为了推动学生收集资料,适当举办展览和交流活动是必要的。学生对这种活动很感兴趣,师生都能学到不少的东西。

总之,历史课外活动渠道很多,内容很广,有些领域我还没有涉猎。从已进行过的活动中,我坚信历史课的课外活动应当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决不能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

六、学好历史的关键——发展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