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钻研教学大纲、课本,翻阅有关资料

教学大纲是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学的依据,具有法定的指导作用。教学大纲的制订是经过教委领导、专家学者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真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作为教师就要逐字逐句,反复揣摩,认真领会。只有这样才能胸有全局,高屋建领。特别是国家教委 1992年修订颁发的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精神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对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是建国以来编写得最好的一本大纲。我们更应当努力学习和钻研,认真贯彻执行。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讲课

应当以课本为本,不能脱离课本另讲一套。“以本为本”不是“照本宣科”, 不是作课本的奴隶,而是要作课本的主人,驾驭它,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这里关键的问题还是对教学大纲和课本的理解和掌握,只有钻研理解的深刻, 才能正确的有分寸的发挥创造性,作到恰如其份。比如,中国古代史,历史教学大纲要求“要帮助学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着重进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传统”的教育。原课本《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课中,讲到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这一部分内容只有六行文字,很不具体。有经验的老师备课时充实了这一部分内容,查阅资料,画了一张“土尔扈特万里重返祖国”大挂图,

上课时,饱含爱国激情有声有色地讲述了土尔扈特部在其领袖渥巴锡带领下,历尽艰辛,长途跋涉重返祖国的历程,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这可以说是“以本为本”又发挥教师创造性的成功范例。新课本已吸收了这一部分成果。

备课钻研教材,最好先把课本通读一遍,作到胸有全竹,这样才能把握前后的联系,才便于整体安排,哪里设一个伏笔,哪里和前边照应。否则, 备一节说一节,备一课说一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讲不好历史课的。例如西汉时期和匈奴的关系,原课本是分散在前后几个章节里讲述的,教师备课时就要有一个总体把握,找出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西汉初,国势弱,匈奴强,常来犯。汉高祖刘邦冒然出征,结果在白登被围, 被迫“和亲”。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 匈奴败走。到汉元帝时,国势日衰,匈奴复起,要求“和亲”。昭君出塞, 被呼韩邪单于封为宁胡阏氏,汉与匈奴通好,加强了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前后两次“和亲”,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作用。课本中类似的事例还很多,如果不通读,心中没有全局,是很难处理好的。

除了通读还要精读,在备一章一节一课时,对课本的文字、插图、注释等都要认真仔细研读,不可马虎。我们要用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要对学生负责,不可误人子弟。因此,在科学知识和教学问题上,就来不得半点马虎。例如《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可是备课时就找不到格尔必齐河在地图上的位置,上课时只能含混说明是在黑龙江上游,可心里总不踏实。直到后来有机会看到一些老版地图,才终于找到格尔必齐河的确切位置,这才放心。再比如讲“斯巴达克起义”,课本上有一插图,备课时没有仔细看。上课时学生问插图中罗马士兵手中拿着的带鸟头标记的木棒是什么?老师回答不出。后经查问,原来是克拉苏的仪仗标记,说明斯巴达克是向着克拉苏猛烈冲杀的。

备课还要看大量的资料和参考书。看得多是好事,但如果不加选择地搬上课堂,那就成灾难了。记得 1953 年我第一次教中国古代史时,讲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和越国,就把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简编》中的许多内容和故事一古脑儿都搬上去了。结果没能完成教学任务,我也出了一身汗。听课的谢承仁老师没有批评我,耐心地告诉我应当怎样组织教材。1954 年北京市委作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决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教学参考资料,我根据教学参考资料备课,才大体有了准谱。初教课的年轻教师,一般都爱犯贪多的毛病。记得我听一位教师讲元朝的历史课,他把《蒙古秘史》中的不少内容都讲了进去,也是属于这种情况。现在,各出版社出了不少教学参考书和教案选,对老师的备课很有帮助。但是,教师备课不要完全躺在这类参考资料上,要经过自己的努力,费一番功夫,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