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超越学生现阶段知识水平的内容,可以从浅化教材着手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深的知识点,超越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教师要浅化教材,减轻难度。浅化教材的具体做法很多,举要简述如下:

  1. 寓论于史。对初一学生,要多讲一点具体史实,少讲一点抽象理论, 把理论和概念融于史实之中。做法详见前面有关各节。

  2. 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把每个知识点按深浅分出层次来。只要求学生掌握第一层意思,不必去深究它后面的第二层意思。如中国古代史《战国七雄》一课,新教材里有“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两个词语,只要求学生掌握:春秋时期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成为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诸侯国了,这就是“三家分晋”。齐国的政权已经由姜氏转到田氏手里,这就是“田氏代齐”。至于三家怎样分晋,田氏怎样代齐,以及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就不必让学生去触及了。

  3. 知其一,不必知其二。有一些历史概念比较复杂,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不作全面介绍,只要求学生掌握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含义。如《战国七雄》中“合纵连横”的概念,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内涵。合纵和连横,从策略上说,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 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这“一强”既指秦,也指齐,有时候是秦,有时候是齐。合纵连横从地理位置来说,合纵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连横是西边的秦与东边的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合,或者东边的齐与西边诸侯国的横向联合。合纵连横的形势不断在变化,直到后来,由于秦国的强大,才凝固成合纵是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是六国分别投降秦国的局面。在这里,我们向初中学生授课,只要求学生知道这后来的形势便可,其他变化不必给学生多作解释。

  4. 蜻蜒点水,点到为止。《战国七雄》一课中,封建社会形成的这个概念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过大过难,我认为只要学生初步掌握:是地主阶级掌握政权,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可。关于封建社会的概念,学生可以在以后历史的学习中逐步积累,逐步丰富。在《战国七雄》这一课里,学生初次接触,只要有一个初步认识就可以了。

  5. 暂时模糊,不求甚解。有一些名词或概念,第一次在课文里出现,可以让学生暂时处于模糊状态,到适当时候再作解释。如第 13 课《秦末农民战争》一课,教材提到了宦官赵高,宦官是一种什么人?可暂时不作解释,留到东汉时再交待,也许更为恰当。

以上浅化教材的几种做法,只适用于某些超越学生当时知识水平的地方。如果教师以“浅化”为借口,处处模糊,事事一知半解,或者概念不清, 或者内容含混,这就不是我要说的原意了。

六、历史课堂教学要讲究一个美字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一堂高水平的课,学生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发展了智能,受到了思想薰陶,同时,还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美的享受。

历史课堂教学的美,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 她可以体现在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也可以从课堂结构的整体上折射出艺术之光;更可以从古代文物、历史伟人的身上散发出艺术美、行为美和心灵美的缤纷光彩,使学生置身课堂,于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于手书、眼观、耳听、心思之中,感受到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洋溢在课堂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古今之间的愉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