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要在青年学子心田里播种为振兴中华作贡献的爱国主义种子

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发展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赢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

辉煌成就,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改善,全国上下出现了热气腾腾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好形势。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社会上曾经出现过各种混乱思想:有的崇洋媚外,盲目崇拜西方,甚至以为资本主义一切都好,社会主义一切都糟,自暴自弃,不问原因地嫌弃祖国不如外国的富;有的认为读书不如赚钱,一切向钱看,什么理想、道德、纪律都是过时的东西了,更有的发展到了违法乱纪,危害社会,陷入了囹圄⋯⋯诸如此类的混乱思想在少数人中间有所滋长,并且也必然地反映到学生中来。出现这种思想有其复杂的背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条原因是由于缺乏历史知识,对祖国的过去知之甚少,不知道旧中国是怎么过来的,不知道新中国优越在哪里。结合这样的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我们就更应该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加强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经济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教育;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加强我国人民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教育;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 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的教育。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在世界史教学中,从世界史的角度,体现出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地位; 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通过介绍各个国家民族英雄捍卫祖国独立、摆脱外来奴役的反抗精神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感情;通过借鉴世界上某些国家富强起来的道路和经验, 增强学生为祖国四化建设效力的决心⋯⋯我们要教育学生,一个伟大的民族,不仅善于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且还要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

学不学历史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兴亡。清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①证之历史,日本灭亡朝鲜,英国灭亡印度之后,侵略者都禁止被统治人民学习本国历史。反过来说,我们今天加强历史教学,就必须要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此,我们反对客观主义的教学态度,把历史课讲成纯知识性的功课,不带任何爱憎感情,不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我们加强历史教学,不是为了引导青少年去发思古之幽情, 脱离现实,或者为了自我陶醉于祖国过去的成就而忘记现实。相反的,我们加强历史教学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过去,知道现在,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增强民族自尊心,继承革命优秀传统,树立起振兴中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而献身的这样一种崇高的精神面貌,投身到火热的现实中去。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 的时期。今天,在他们心里播下的爱国主义种子,可以预期,明天是会开花结果,发挥出振兴中华的巨大物质力量来的。

四 怎样讲授历史上的帝王将相

在一个时期里,讲帝王将相,为史家所忌。解放初期,“左”的思想倾向比较严重,“打倒王朝体系”的呼声很高。中学历史课本中甚至出现过“唐统治者”、“明统治者”等写法,连帝王将相的姓名、年号或庙号都消失了, 与之相呼应的是,王朝的顺序也若隐若现,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得不够清楚了。

但是一部中国古代史怎么撇得开帝王将相而不提呢?在奴隶社会和封建

① 见《定庵文集·古史钩沈论二》。

社会,政权掌握在帝王将相手里,帝王将相是全国的最高统治阶层,他们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对历史的影响和作用不可低估。

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不乏叱咤风云、有胆有识的栋梁之才: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知人善任的唐太宗;周公的订制度、作礼乐,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魏征直谏,房谋杜断;耶律楚材的远见卓识,张居正的大胆变法⋯⋯明君英主,良相贤臣,史不绝书。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也不乏驰骋疆场,运筹帷幄,能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将才:廉颇的善战,项羽的常胜,卫青、霍去病的赫赫战功,曹操的足智多谋,还有那矢志“还我河山”的岳飞,平定倭寇的戚继光⋯⋯这些人物都曾经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建立殊勋。当然,在中国古代史上也出现过无数昏庸之君奸佞之臣,贪婪暴虐,倒行逆施:秦二世的混,王莽的假,李林甫的毒,秦桧的奸,和珅的贪⋯⋯他们祸国殃民,罪孽深重,成了历史的罪人。

帝王将相的功绩或者罪过,明智或者昏庸,由于他们身居全国最高统治的这个特殊地位,而关系到国运的兴衰,社会的冶乱,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所谓“盛世”和“乱世”,不都是首先通过他们的统治情况来加以说明的吗? 声势浩大的导致改朝换代的群众运动的兴起,不也要归因于帝王将相的种种暴行吗?许许多多的历史事实不都要通过或者围绕斋王将相的所作所为才能说得清楚吗?因此,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甚至可以说,讲好斋王将相是讲好中国古代史的关键之一。

那么,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应该怎样讲授帝王将相呢?我体会要把握好下面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