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据教材,重新处理教材

教师讲课以教材为依据,不等于说,只能按照课本照本宣科,不作任何增删或变动。相反,为把课讲懂讲好,教师必须在掌握教材、不脱离教材的基础上,巧为剪裁,下一番重新处理教材的功夫。

处理教材的做法,可以多种多样,没有一定之规,这里最是教师施展才华的地方。不过,根据教材编写的体例不同,内容不同,教师处理教材的着力点,大体上可以分为充实教材或提炼教材的两种做法。

  1. 建国几十年中,大部分教材的编写比较精练,教材的形式也严谨少变, 有的文字失之干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处理教材,应侧重在补充和充实教材的内容,那么什么地方应该补充,补充什么内容为好?

总结长期教学经验,我体会需要补充的地方,一是要从讲好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的出发,凡重点的地方应该多下一些功夫,情节交待得细一点, 道理分析得透一点,例子引用得多一点;二是要从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出发, 凡课文只有结论或者只有概括性叙述的地方,应该增加些具体的人物、过程或情节;三是要从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凡社会上流传甚广的、电视和广播电台正在播送的有关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学生有兴趣,应该讲得较为丰富一些。

不论是为了讲好重点,为了加强理解和记忆,还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补充内容以更加具体形象为准,而不要增加新的头绪。因为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它有人物的动态,

有事件的情节,有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历史课上讲课,应该尽量反映历史的这一固有的特点:有的地方可以补充一些细节,有的地方可以铺开一个场面, 有的地方可以叙述一个故事,有的地方,甚至声音容貌,穿戴服饰,都应该加以描绘。充实和补充,大多数的情况下指的就是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动态、情节和过程,通过教学的活动把一幅幅历史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 充实和补充,仍旧以教材为依据,而不是另生枝节,增添或者改变教材的主要内容。

举例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抢掠圆明园的史实, 可以引用目击者的记录,据英国书记官斯文侯的记载说:“10 月 17 日日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劫掠,于是英法军官与士兵疯狂抢夺,每个人都是腰囊累累,满载而归,这时全园秩序最乱。法国兵营驻扎园前,法人手持木棒,遇珍贵可携者则攫而争夺,遇珍贵不可携的如铜器、瓷器、楠木等物,则以棒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

强盗抢到手的宝物是怎样分赃的?瑞尼有这样的记载:“所有抢来的物品,都用拍卖法出售,所售的款项作为奖金,依照品级的等次,分给军队。一个士兵所得的钱财,计十七块银元,约合英币七十二先令。售出的款项总数十二万三千块银元,以三分之一分给军官们。”

通过上面细节的描述,英法强盗疯狂掠夺的情景,历历在目,几乎把学生带到了当时的历史情景之中。

其他,如讲孔子轻视劳动的思想,可以通过樊迟请学稼的故事来体现; 墨子非攻的思想,可以用止楚攻宋的故事来加以形象化;商鞅变法、陈桥兵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英军司令康乐利呈剑、巴黎公社 3 月 28 日宣布成立⋯⋯都可以铺叙出动人的场面来描绘;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为什么不可以听到“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声?“九·一八”事变后,为什么不可以用“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 的悲愤的咏叹,来加深学生对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感受和理解?还有,某些历史人物身态容貌的特征,如朱元璋有一个翘起的下巴,毛主席身材魁伟, 拿破伦的身高只有 1.6 米多些,被李自成杀死的福王朱常洵骑在人民头上,

吃得脑满肠肥,体重 300 多斤⋯⋯一句话,两句话,谈不上增加什么内容、占用多少时间,历史的真实感、亲切感却油然而生!

反之,如果补充了它,成为肿瘤,反而歪曲了目的,冲淡了重点,远离了教材,纵然学生有强烈的兴趣和欲望,也必须割爱。

  1. 当教材内容丰富,材料充实,特别如目前正在全国试用的人教让新编历史教科书,非但内容丰富充实,而且图文并茂,形式新颖,教师重新处理教材时,便不宜作更多的补充。相反,很多地方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否则, 课文上从大字、小字、提示、引文、表格、图画说明、注解以及数量不少的地图和插图所提供的那么多的内容,要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一一点到,都是不太可能的。这样,教师处理教材便应把着力点放到孰取孰舍、如何剪裁上, 到底如何取舍呢?我认为要害在于围绕教学目的,抓住重点,突出重点,并且注意知识的层次性。重点抓住了,重点知识就要重点地讲,就要根据大字的叙述,利用有关的小字、地图插图、原始资料来详细讲。除了重点知识重点地讲,其余大字,还要按照是否重要把知识点分出层次,或概括地讲,或一带而过地讲,至于大字所未曾涉及的,很多都可以略而不讲了。

新教材课文分大小字来编写,凡大字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这给教师和

学生指出了轻重主次,方便了教师的处理教材。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在重点地讲、概括地讲、一带而过地讲以及略而不讲之间巧作安排, 便可能讲出一堂好课来。

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