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占有重要地位。建国初期和 50 年代参加工作的教师,绝大部份已经退休,60 年代初期高校毕业的教师,也即将离开教学第一线。现在,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 1/2 以上是青年教师。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勇于进取、大胆改革, 是历史教学的一支生力军。但是,教学骨干力量还较弱,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还没有成长起来,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力量能够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像“文化大革命”前北京市东城区的宋毓真、时宗本、李青萍、王克骏、傅裕文等老师,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北京市东城区历史教学的水平,也使整个区的历史教学在全市名列前茅。我在1956 年 22 岁时就担任北京一中的历史教研组长和高三年级的历史课,向本校和区里的这些优秀教师学习,很快也成长为教学骨干力量。从我个人成长的经历和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在 70 年代初,我负责北京市东城区的教研和进修工作时,就比较重视对老教师经验的总结推广和对青年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

我在平时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了十几位中青年教师,不是给他们开班上课以提高业务知识为主,而是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以提高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我们的做法大体有以下几项:

  1. 听课评课:在中心备课组的指导下,选择一些有难度有特色的课,如“资本主义萌芽”、“秦汉时期文化”、“宋元时期文化”等,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分配专人讲授,互听互评。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有时,再请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一点示范课,见效更快。

  2. 课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选择大家有兴趣最关心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研究,以求有所前进或突破。比如关于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这是 80 年代中期的热门话题。我们认真下了一番功夫,力图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点问题,除了集体学习理论进行研讨外,还分了一些小的专题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验,如怎样提高学生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怎样在初中学生中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等。前一个课题北京地安门中学的马志实老师在高一年级利用电教手段取得突破,后一个课题北京二中的张增强老师取得进展。他们写的研究成果的文章都在北京市东城

区教科研论文评选中获奖。

  1. 组织调查、参观、访问,向社会大课堂学习。我组织他们调查平谷县的革命斗争史,参观北京地区的历史名胜古迹,访问东城区 27 中的舒成勋老师。舒老师家住香山脚下。我们听说在他家的墙壁上发现了可能是曹雪芹的墨迹,就请他给我们讲在香山一带有关曹雪芹与《红楼梦》的传说。后来, 这个地方开辟为曹雪芹活动纪念馆。

  2. 分配给青年教师一些教学写作任务,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我们区常常接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讲课写作任务,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近代史讲座、北京电台的历史知识讲座、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编写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以及总结编写老教师的教学经验集等等。这些任务要求高,有规范,让中青年教师承担一定的任务,并给以具体指导,对他们的成长帮助很大。例如,北京东直门中学的谭天是 1965 年北京一中高三毕业生,学历浅、经验少。他除了在职进修历史大专学历的课程外,我们和学校教研组配合, 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让他上公开观摩课,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讲课、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资料和历史读物的编写,以及总结宋毓真、时宗本两位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他的教学水平和写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3. 与学校教研组合作,共同帮助青年教师克服缺点。“一个好汉三个帮”, 青年人身上更不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需要人帮助。对他们的缺点如有的工作马虎,粗枝大叶,有的心胸狭窄,与组内教师团结欠佳,需要明确指出,帮助他们改正。他们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经常生活在教研组的教师们中间,克服缺点离不开组内老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