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学习政治史和文化史时,要注意讲清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文化 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政治和文化都属于上层建筑。一般地说,主要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政治史应重视对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斗争和政治现象的分析。例如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能长期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了秦、汉、唐、元、明、清等这样繁荣强盛的统一朝代?这可以先从政治上去寻求解答。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从而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但如果进一步问: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能长期地建立和维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而西欧封建社会却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呢?在这里,再以政治来论政治就无法解决了,而必须从经济方面去寻找它的根源。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在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之上,而中国封建经济不只是由封建地主经济所构成,还由广大的个体的农民小生产经济所构成。这种农民小生产经济可以说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的一个重要基础。正因为如此,许多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总是非常重视对农民小生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这种情况正是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作用和反作用的辩证关系。西汉初期几代皇帝持续地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前期长期地推行均田制和轻徭薄赋政策,元初统治者被迫由圈地放牧转向限制放牧、重视农业的政策, 明初实行减免赋役、移民屯田等,清初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和“摊丁入亩”等,其中心点都是为了恢复和维护农民为主休的小生产经济。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这些王朝的中央集权政治才得以巩固,国力才得以发展。可以说,这是历代封建王朝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这个基础越坚实,它的统治就越巩固,越强大,越能长治久安。汉、唐两朝的强盛突出地说明了这一点。反过来,如果这个基础是脆弱的,那么其统治也必然是软弱无力的。两宋的政治就是一个例证。即使这个基础原来相当坚实,但一旦遭受剧烈的动荡和破坏,那末这个封建王朝即使盛极一时,也会迅即崩溃。秦、隋两朝从十分强大到短促而亡,正是自我毁坏这个基础的结果。西欧封建社会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西欧封建经济是农奴制庄园经济。到 9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确立时,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各地,而原先一度存在过的自由农民几乎被完全消灭光了。这种农奴制庄园经济又与封建等级制度相结合。封建主通

过层层分封,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在分封时,分封者除自己保留的部分外,其余的土地连同农奴分封给受封者。分封者和受封者之间形成领主和附庸的关系。但领主和附庸的主从关系,只有直接的隶属关系,而没有间接的隶属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作为一国最高统治者的国王,其实际权力只限制在自己的领地之内,甚至不能支配一个不直接隶属自己的小封建主,根本无法在全国行使自己的统治权力。这就必然导致王权的衰落,形成了严重的分裂割据局面。

学习文化史时,必须注意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一般地说,经济对科学技术有着较为直接的作用,如《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政全书》等农学著作与当时的农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

《天工开物》就是明朝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总结。经济对其他文化领域的关系则较为复杂。但归根结底,文化的发展是受经济制约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对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并从多方面表现出来。如各种社会矛盾的对立和斗争、国家的统一和分裂、政治的清明和腐败以及民主和专制、国内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等,都会给文化的发展以不同程宫的影响。以思想来说,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必然是反映统治阶级利益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如儒家思想在中国独尊地位的树立,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事业中的产生以及在建立帝国过程中的传播,佛教之被印度国王所利用,基督教性质的演变及其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等。当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特别是新旧社会交替的前夜, 更会在思想文化领域激起巨大的波澜,如中国春秋战国间以西家争鸣为特点的文化高潮,“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等。反过来,这些文化运动对当时的政治斗争都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又如国家的兴衰存亡,往往会给思想文化留下深刻的影响。例如我国古代屈原、杜甫、辛弃疾、陆游等诗人的伟大诗篇也好,近代魏源、康有为、孙中山等恩想家的不朽名著也好,都深深地留下了这种历史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