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通读教材,熟悉教材,只是教师备课的开始。教师要备好课,还必须钻研教材,吃透教材。那么,应该怎样钻研教材?又怎样才算是吃透了教材呢?

  1. 弄清楚教科书上全部基础知识

教师钻研教材,首先要弄清楚教科书上全部基础知识,对每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内容、背景和结果、性质和评价,对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和有关事迹、著作或言论、贡献或缺点错误, 都要做到观点正确,史实可靠,概念清楚。如果教师自己还没有弄清楚,以其昏昏,怎么能使人昭昭?当教师自己还没有弄清楚白薯是明朝时候才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课堂上信口开河,闹出了“孔子被困挨饿,带着弟子偷白薯吃”的笑话,就不奇怪了。我们听有经验的教师上课,语言干净洗炼,用词确切肯定,概念交待得清楚着实,课堂效果好。这里,往往不仅仅是由于教师在口才等技巧性问题上有过得硬的功夫,它首先有一个教师对所讲的问

题掌握得准确,理解得深透的基础。反之,有时候我们的课上得很糟糕,譬如用词不当,似是而非,或者语无伦次,车站辘转的话啰啰嗦嗦的说不清道不白,或者是条理不清,层次不明⋯⋯这些缺点,其根源也往往是由于教师对历史知识还没有掌握到家。

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应该包括教材的全部内容在内!

当前,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已经在全国中学应用。新教材有很多特点。特点之一是大小字相间。大字要求学生掌握,因此教师要讲,学生要学;小字并不一定要求学生掌握,教师可以讲,也可以不讲。其他,如课前的提示,课文旁边的原始材料,穿插在文字中间的图表, 大部分也并不要求学生掌握。那么,如果教师不讲,是否意味着教师便可以不予掌握了呢?否!小字虽然可讲可不讲,教师有较大的选择性,但小字、图表、原始材料等,与大字的内容相互搭配,有机组合,教师只有对教材的全部内容有所理解和掌握,才能把握住教材的整体性,才能对小字之是否利用以及如何利用作出比较恰当的选择,也才能对教材的指导思想、总体结构、及其在思想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方面的目的要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弄清楚教科书上每个历史问题的基本内容和提法,是钻研教材的最基本的要求,但还不是全部。钻研教材要达到吃透教材的深度,还应该有如下两道功夫:挖一挖教材背后的历史内容;找一找教材深处的内在联系。

  1. 挖一挖教材背后的历史内容

我国过去几十年中长期使用的教材篇幅不大,文字不多,言简意赅,是十分精练的。有的地方,短短几行字,反映了整整一段历史过程。例如楚汉战争,课文只写了两三行字。透过这几行字,教师必须见到教材后面丰富的历史内容:第一,时间,楚汉战争发生在秦末农民战争已经推翻了秦的统治以后;第二,性质,它已经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的范畴了,楚汉战争是区别于农民战争的另一场战争,它的性质是争夺最高统治权,也即是争夺斋位之争。项羽和刘邦已经不是起义军领袖了,他们的身份是“西楚霸王”和“汉王”;第三,战争的经过长达四五年之久,经历了相当曲折的过程。还有好几个流传甚广的成语和故事,如鸿门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第四,结果是刘胜项败,刘邦称帝,建汉。楚汉战争不是重点,对学生不必细讲,因而教材言之不详。但是它又是一场决定局面的大战,缺了它,不能把历史贯穿下去,所以又必须向学生交待。为此,教师备课的时候,必须详细掌握课本上并没有完全讲出来的这一场战争的全貌,才能吃透课本上短短几行字, 并且概念清楚地、简明扼要地、恰如其份地给学生讲授清楚。

有的地方,课文上一两句简短的结论,却是一大段历史史实最精辟的概括。有的地方甚至字斟句酌,一个字一个词都有丰富的含意。例如对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的评价,课本上写道:《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粗心大意的教师也许只注意了“第一部”这个词而忽略了“现存的”“完整的”定语。但正是在这里,一字一词的差错,便能歪曲了课文的原意。在这一句简短的结论中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是保存到现在的最早的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资料,但是从《吕氏春秋》全书来说,它不是 一部农业专著。西汉的《汜胜之书》是我国比《齐民要术》早的农书,但是原书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此外,更早的先秦的农业著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到:农有 9 家,其中《神农》20 篇、《野老》17

篇是六国时(即战国时)的作品。但是,这些著作也早已荡然无存。因此, 保存到现在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当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了。

教科书里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如战国时期扁鹊“采用”四诊法治病, 用采用而不用“发明”、“创造”或“最先采用”;如越王勾践“尝胆”而不“卧薪”;秦始皇灭六国,出现了大一统局面,长长的课文中始终不用“统一中国”、“统一全国”的字样,⋯⋯教科书推敲这些字词的用法,背后不都深藏着相当丰富的历史内容吗?

透过教材,挖一挖课文没有写出来的潜台词,有助于我们对教材钻研得更加深透一些。我们钻研教材如果能把藏在教材背后的历史内容挖出来,如果能做到一堂课的教材内容,浓缩起来,几分钟便简明扼要地概括清楚,伸展开来,几个小时仍能丰富充实,滔滔不绝。教师备课达到这个深度,大概是吃透教材的一个较高的标准了。

  1. 找一找教材深处的内在联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单独发展的。历史事件相互之间都有纵的联系和横的影响。纵的联系以时间来串线,横的影响以空间来联络。历史教师要把握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和彼此发展间的相互关系, 就必须注意教材的这种纵的和横的联系,也就是说,不仅要弄清楚每一个孤立的知识点,而且要把点连成线,把线铺成面。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历史的全局,才能着眼全局,从全局来观察每个具体的历史问题,才能把教材理解得更加深刻。

  1. 原因、经过、结果之间要因果相连,前呼后应:历史发展存在着因果性,前事为后事之因,后事为前事之果。教科书的编写,往往体现了这种因果关系,写原因时为经过留下了伏笔,写经过时又为结果作好了铺垫。

例如,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教科书除了提到宦官专权这个时代背景和天灾严重这个触发原因之外,提到了两点:一个是土地集中,一个是加派田赋,租税太重。后来李自成起义军针对土地集中,提出了口号“均田”;针对租税太重,提出了口号“免粮”。均田免粮政策深得人心,人民拥护,纷纷参加,壮大了队伍,发展了形势,经过激烈的武装斗争,终于达到了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的胜利结果。在分析意义的时候,也是着重从“均田免粮” 来进行分析。教科书在这里的前呼后应是很紧凑的。教师如能从众多的细节、纷杂的现象中抓住这些内在联系,便可以使我们的课讲得重点突出、线索清楚。

又如王安石变法一节,从背景到内容到结果,始终以“富”、“强”两字相贯穿。变法背景叙述了北宋的积贫积弱,不富不强;变法内容,全部措施都以达到理财整军,富国强兵为主旨;变法结果,一定时间里达到了一定程度上又富又强(“十几年里,兴修了水利,灌溉了田地,增加了政府收入, 增强了军事力量”)。教师如能把握住贯穿在王安石变法的这条主线,处理教材便能轻松主动了。

  1. 同类项问题要瞻前顾后,一线贯穿:中学历史课的内容包括中外古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教师钻研教材,需要越过章节之间,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之间,中国史和外国史之间的界限,把同类项的问题一线贯穿,并且观察它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阶段性,掂一掂每一历史问题在这条线上的分量和所处的地位。

例如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

国的战争,这几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可以一线贯穿,那是一条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线。在这条黑线上,历次战争各有它自己的位置、不同的份量:鸦片战争以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到了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后,又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 同时代问题要左顾右盼,统观全局:中学历史教材是用章节体写成的通史,它按历史发展的进程、按时间先后分阶段把历史史事顺序叙述下来。如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基本上是分朝代编写的。但是由于是通史, 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必须涉及,所以又采用按专题分别叙述的方法。这种编写方法优点很多,却又有难以见到时代全貌的不足。如中国古代史上汉武斋、唐太宗、唐玄宗、康熙等著名皇帝统治下的中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先进。他们统治时期的大事散见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不同的章节中。又如世界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修正主义泛滥、列宁主义诞生、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各国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头绪纷繁,前后交错,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左顾右盼,理清头绪, 统观全局,了解时代的风云。

总之,教师掌握教材内在联系,要做到竖通、横通,同类项的史实,竖看有一条线,同时代的面貌,横看有一个面,千头万绪的历史问题都能各就各位,交织成网络,按一定的时间、空间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教师掌握内在联系,达到了这样一个纵横有序、左右逢源的深度,这大概是吃透教材的又一个较高的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