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露声色的反驳

周恩来思维敏捷,善于应答。在朋友面前,他的辞令使人心旷神怡,如坐春风;对待对手也能据理反驳,虽不露声色,却如刺针芒。

50 年代末,赫鲁晓夫曾两次来华访问。当时,中苏关系已出现裂痕,苏联提出与中国一起组织联合舰队和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的建议,也被中国方面拒绝。一次会谈休息时,赫鲁晓夫与周恩来坐在一起随便交谈。

突然,赫鲁晓夫想起了什么,自作聪明地说:“我们两人有共同之处,

都是国家的总理。但是,我们两人也有不同之处:我出身于工人家庭,而你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这不是挺有意思的吗?”周恩来接过他的话,马上补充了一句:“我们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赫鲁晓夫听到这番不露声色的指责,一副窘相,几乎自己下不了台阶。

有个美国记者曾不怀好意地问周恩来:“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呢?”周恩来信口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路, 简称马路。”那个记者无言以对,又换了一个题目:“我们美国人都仰着头走路,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低着头走路呢?”周思来哈哈大笑起来,说:“这有什么奇怪,美国人走下坡路,当然是仰着头走。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 当然要低着头走。”美国记者自知不是对手,不敢再吱声了。

有一次,在周恩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女记者提问:“请问总理先生,中国可有妓女?”对这一含有敌意的问话,周恩来思索了一下, 当场答道:“有!”这时,全场轰动,有人还要求去参观,周恩来介绍他们去:“在中国的台湾省。”另一个男记者又问:“请问总理先生,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仍旧面无愠色,从容自若地加重语气回答:“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嘛,有 18 元 8 角 8 分。”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下来环视大家。中外记者们一时难明究竟,场内鸦雀无声。稍许,他才朗声加以说明: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的面额,分为 10 元、5 元、2 元、1 元、5 角、2 角、l 角、5 分、2 分、1 分共 10 种主辅货币,合计为 18 元 8 角 8 分。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金融机构,有全国人民作可靠后盾,信誉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人民币,在国际上有崇高的信誉。”全场听众顿时掌声雷动,都佩服周恩来机智而诙谐的回答。

还有一次,周恩来在办公室里接待一位美国记者。这位记者眼睛很尖, 看到周恩来使用的是一支美国生产的派克牌钢笔,便问:“总理阁下,中国是主张自力更生的,为什么您还使用我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恩来听后付之一笑,回答:“谈起这支钢笔,还有一番来历呢。这是一位朝鲜朋友抗美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那个朋友对我说,留下作个纪念吧,象征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钢笔。”寥寥几句话,语气含蓄,不露痕迹地把对方的气焰压下去了。那位美国记者听了哑口无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