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起义明决断
1927 年 3 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与这次起义时机的选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周恩来作为这次起义
的总指挥,其坚决果断、细致周密、从容沉着、指挥若定,对起义的胜利起了关键作用。
1926 年 10 月和 1927 年 3 月,为了配合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上海工人两次举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武装起义,在军阀孙传芳的镇压下都失败了。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紧接着便筹划第三次武装起义。为了使起义取得成功,在2 月 23 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召开的联席会议上,成立了以陈独秀、周思来
等 8 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并确定周恩来担任军委书记和武装起义的总指挥。
为了领导好这次起义,周恩来以其雷厉风行的作风,马上投入了起义前的准备。他认真总结了第二次武装起义的教训,在于没有准备,在于党的领导人在事变中缺乏果断。对此,他始终紧紧抓住两个要点:一是起义前,做好切实周密的准备工作;二是正确选择起义时机,在条件成熟时坚决果断地发动起义。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 2 月 24 日召开的特委会上,周恩来在军事工作报告中,具体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状况,明确了起义的依靠力量,并提出军事准备工作的五项具体意见。随后,亲自到一些重点单位了解起义的准备情况,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如举办军事训练班, 培训武装起义骨干。当了解到工人纠察队人多枪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时,使用“白皮红心”的计策,巧妙地解决这一问题。
当时,上海资本家正在组建武装保卫团,对参加保卫团的成员可以发制服、枪支和子弹。起初,朴素的工人不愿为资本家效力,周恩来启发大家: “我们现在缺什么?”“缺武器!”工人们回答。“对,我们打进去,就是为了把枪掌握在我们手里。”大家听了这番话,就派人参加进去。在起义后攻打北火车站的战斗中,参加保卫团的工人成为一支很有战斗力的武装。
怎样选择发动起义的时机呢?特别会议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陈独秀最初提出“不宜太早”,认为要有两个标准:一是上海已没有驻兵;二是北伐军到松江后仍继续前进,或者等它到上海南郊的龙华。
周恩来不同意陈独秀的意见,主张:“松江下,必可动,因毕(庶澄) 决不致再守上海,苏州下,也必可动,因他也不能孤守上海,同时他的兵队必有一部分溃散。”
最后,陈独秀接受了这个主张,确定只要周恩来所述的条件具体一个, 或“麦根路与北站兵向苏州退”,就发动起义。
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周恩来密切注视北伐军的动向,想利用北伐军向上海进军所造成的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声势,孤立和分化敌人,迅速夺取武装起义的胜利。
北伐军的动向,作为起义成败的重要客观条件之一,是必须予以重视的。上海工人的第二次武装起义,就是因为阴险的蒋介石得知起义后,立即下令已推进至浙江嘉兴的北伐军停顿下来,故意拖延对上海的进攻,使驻上海的军阀李宝亲能腾出手来,全力镇压起义工人,这是导致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
此时,蒋介石故伎重演。3 月 3 日,他给东路军总指挥发了一份密电, “我军如攻上海,至龙华、南翔、吴淞之线为止,军队以不越此线为妥。闻
某党有上海革命政府之组织,凡此类机关,应即勒令取消可也。”
东路军的何应钦和前敌总指挥白崇禧,根据蒋介石的密令,继续缓慢对上海进军,北伐军渐移于杭嘉湖一带,按兵不动。
周恩来利用他在国民党和黄埔军校的影响,想方设法与推进东南的北伐军取得联系,并派人通过关系直接向白崇禧报告上海工人罢工的意义,促其进兵。
3 月 20 日,北伐军前锋已秘密进抵距上海城区仅 15 公里的近郊龙华。这时,孙传芳的部队已全部撤往江北,驻守上海的奉鲁联军陷入一片混乱, 上海工人阶级和各界群众的革命激情空前高涨。
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时机已经到来。
21 日晨,周恩来从白崇禧司令部一个军事人员的家信中得悉北伐军预定
20 日至 22 日到达上海的消息后,立即和赵世炎、罗亦农、汪寿华等负责人
进行研究,果断决定:当天中午 12 时举行同盟总罢工,并立即转为武装起义。周恩来指挥上海工人,经过连续。30 个小时的鏖战,终于取得了第三次
武装起义的胜利,解放了除租界以外的整个上海。
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篇章,也是世界工人阶级武装起义史上有数的成功范例之一。周恩来运势如神、果敢决断的风范, 将和这次起义一样,永远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