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打响第一枪

1927 年 4 月和 7 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了革命。大江南北,血流成河,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中国革命的出路何在?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周恩来在南昌打响的第一枪,作了响亮回答。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的周恩来、李立三、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等组成中共中央特委,开会商讨对付蒋介石的策略。周恩来首先指出: 中共中央在政治上如继续上海暴动后的右倾错误,是非常危险的。军事上, 应先解决蒋介石。他最后强调,中央政策动摇,指导无方,对于前次广东与这次上海都是如此。对中央的错误,应有根本的解决办法。

会后,他起草了给中共中央的意见书,建议武汉“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 并就东征讨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了深刻分析。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武汉方面的认同。

5 月下旬,他由上海秘抵武汉,继续主持中央军委。凭着极强的政治洞察力,他敏锐地察觉到武汉政府将要叛变,国共两党必然分裂,武装斗争不可避免。

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5 月下旬,周恩来两次列席了中央常委会议。此时的中央常委只有陈独秀、张国焘、李维汉 3 人,不久,张国焘去河南, 常委会议决定周恩来代理张国焘的中央常委职务,参加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

进入 6 月,局势更加危急,冯玉祥作为蒋、汪合流的调解人,忙于双边

会谈,武汉国民党中央向右转的态势日益明确。为了挽救革命,周恩来于 6 月 17、20 日,两次向中央常委会提出湖南暴动计划的报告,并准备亲自到湖南指挥暴动。由于共产国际代表的反对,该计划未能实现。为此,周恩来和

国际代表罗易“大闹一场”。

7 月中旬,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进行了改组。成立临时中央常委会,陈独秀离开领导岗位,常委会由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张太雷、李立三 5 人组成。这次改组后,主张武装反抗国民党屠杀政策的力量在中央

取得了领导地位。与此同时,共产国际也指示中央,要组织一支 5 万人的军队,用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

由于武汉形势日紧,中共中央部分负责人先后转移至九江。此时的南昌, 出现了有利于领导起义的军事条件。驻南昌城内的敌人兵力单薄,而受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贺龙第 20 军和叶挺第 11 军第 24 师,正在武汉至九江途中, 准备集中南昌。

7 月 24 日,共产国际代表罗米拉兹、加伦同张国焘、周恩来在武汉举行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要求中央尽快决定南昌暴动的各项事宜,获得批准。

26 日,他在陈赓陪同下赶到九江,向先期到达这里的谭平山、李立三、邓中夏、恽代英等传达了中央意见。第二天,他抵达南昌,住进朱德的寓所, 立即投入了起义前的各项准备。

当天,在南昌市中心的江西大旅社,成立了党的前敌委员会,根据中央决定。前委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 4 人组成,周恩来任书记。同

时成立起义总指挥部,贺龙为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会议决定在 30 日晚举行起义。

正当起义按预定计划进行时,张国焘于 7 月 30 日上午从武汉赶至南昌, 前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张国焘却左一个不可动,右一个不可动,以种种“理由”反对起义。

周恩来断然拒绝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义正辞严地说:“我党应该站在革命队伍领导地位,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陈独秀已经把我们害得好苦,再按他的主张搞下去,就要招致亡党之祸,暴动断不可推迟,更不可停止,否则将断送革命,必须按计划进行起义。”前委的其他几位成员也站在周恩来一边,主张起义计划不能更改。

张国焘成了孤家寡人,就说自己带来的是国际代表的意见。周恩来气愤地说:“国际代表及中央给我的任务是叫我来主持这个行动,现在给你的命令又如此,我不能负责了,我即刻回汉口去吧。”

会议争论了几个小时,没有解决问题。31 日早晨,继续开会辩论。最后, 谭平山拍案而起,要把张国焘抓起来,张国焘才表示服从多数,于是决定在当晚行动。周恩来当机立断,签署了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作战命令。

晚上,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第 20 军发现一个副营长向敌人告密, 贺龙将情况报告给周恩来,前委果断决定:起义提前两小时发动。

8 月 1 日凌晨 2 时,三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了静寂的夜空,南昌起义爆

发了。经过 4 个多小时的激战,到清晨 6 时,城内敌军全部肃清。起义成功了。

南昌起义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开始了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周恩来在领导这次起义中所表现出的坚毅果敢, 是起义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他的军事思想与业绩,在中国军事理论宝库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