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日本军国主义与人民区分开来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上有过长达 2000 多年的友好往来。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追随美帝国主义,不承认新中国。如何处理中日关系,实现两国帮交正常化,成为关系两国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

日本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的侵略战争,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如何评价和处理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及其后果,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关键所在。

周恩来运用“前事之师,后事不忘”这句富有哲理性的古训,采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此作了透彻分析。他指出:为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保证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必须做到:首先,要承认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给两国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决不能掩盖和否认这一事实。其次,应当把日本人民与军国主义者区分开来,责任不在人民。再次,两国之间虽有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幸,但比起 2000 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毕竟还是短暂的。最后,采取向前看的态度,牢记历史教训,重建中日关系。

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的有关政策,宽大处理了有悔改表现的日本战俘,而且主动邀请日本旧军人访华,逐渐淡化分歧。

50 年代,我国仍然关押着 1100 多名日本战俘,其中,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苏联政府移交过来的,其余是抗战胜利后残留在阎锡山军队中被解放军俘虏的。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确定了“分别对待,分两步走”的方案。对其中职位较低、有悔改表现者,予以遣返。对少数职位高、罪行大、坚持反动立场的人,公开审判和依法判刑,以后又根据他们的悔改表现和身体情况,分批提前释放。这样做,既确认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又体现了中国人民宽大为怀、不念旧恶的气度。

周恩来的高瞻远瞩和通情达理,赢得了日本各界的好感,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一批曾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希望访问中国,周恩来获悉, 指示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对他们发出邀请。有些人来华时虽有悔罪之情,但仍心存疑虑和偏见。日本前陆军中将藤远率 14 名军官访华,受到了周恩来的接待,加上目睹新中国的巨大变化,深受感动和鼓舞,表示要为促进中日友好而努力。昔日的侵略者,变成了今日的友好使者。可见,淡化分歧,

能够化于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