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为“周”总理
建国之初,有人问周恩来:“你为什么不做些理论方面的工作?”周恩来回答:“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那么多具体的事,总要有人去管它。我多管些这类事,可以让毛主席有更多的时间考虑更大的问题。”他认为, 毛泽东是管战略的,
自己是搞战术的,宁愿把时间花在建设性的劳动上,从真实可见的成绩中也能得到满足。他乐于当一个好管家,每天为各种事务绞尽脑汁,第二天又像一位刚度假归来的人,精力充沛地处理新问题,即使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堆乱麻,也能从中理出头绪来。
他爱算账,他的工业秘书顾明说:“他的数学基础很好,心算速度又快又准。50 年代还没有电子计算器,他算起百分比来,比我们用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还快。”在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一个数字他都要过问,每个重要的百分比都要核实。有些人以为那不过是他的一种习惯,却不知爱算账是他在决策中寻找最能切合中国实际的途径。
在“大跃进”的年代里,党内兴起一股强调算“政治账”的风气,鄙视算“经济账”。周恩来仍然坚持算“经济账”,特别是对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更马虎不得。他外出视察,有时步行十几里,还蹲在田头数麦穗和谷粒,那些所谓的农业“高产卫星”,休想瞒过他的眼睛,对各地报来的汇总后达 1.05
万亿斤的粮食总产量,他大大地打了折扣,后来落实是 4000 亿斤。
对于全民大炼钢铁,他也泼了一些冷水,有一次,四川省委工业书记陈刚向他汇报:冬天到了,还有几百万人在山上,怎么办?周恩来又按老习惯算了一笔账:多在山上呆一天,几百万人要花掉许多的粮食、煤炭和资金, 又炼不出几吨像样的钢铁,应该立即撤下山来。为了掌握基层的第一手资料, 他还打算亲自在北京一个郊县兼县长,只是由于中央没有同意才作罢。
周恩来不仅重视对数据的了解和掌握,尤其重视数据的准确性,铁道部曾提出了一个 1960——1962 年修建小铁路的补充计划,他细心审阅后,发现
表中列出三年要修 35 万公里的小铁路根本不可能,立即把铁道部长找来查
问,原来是掉了一个小数点,把 3.5 万公里写成 35 万公里,即使是 3.5 万公里,也已经够浮夸了,他严肃地批评了铁道部。
通过算帐,他在制定计划时强调综合平衡,使各项指标符合实际。例如, 在制定二五计划时,他推算五年的国民收入可达 4000 亿元,按积累率 25% 计算,基本建设投资应控制在 1000 亿元以内。可是,这个计划刚出来,就被
“大跃进”的浪潮冲掉了,前两年的基本建设投资就超过了 1000 亿元,致使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不得不花五年时间进行经济大调整。
算账要做到数量适中,不能满打满算,必须瞻前顾后,留有余地。在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三五计划最后一年的钢产量应达到 3000 万吨时,他认为将指
标定在 2000—2500 万吨之间为好,“因为定在 3000 万吨,其他方面也要跟上去,如果跟不上去,就等于两脚悬空了。脚底乱了,就不好布局,农业轻工业也会受影响,结果还得下来。”这些话被他言中了,对一些当时听不进意见的人来说,事后才觉得周恩来考虑问题周到,不愧为“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