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910 年春,12 岁的周恩来远离江淮平原的故乡,随同伯父到东北读书。这是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后来他回忆:“12 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他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又随伯父到沈阳入东关模范学校。这所学校是在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办起来的,他在这里接触到许多新的东西,大大开阔了眼界,在课堂上,老师除讲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英语等课程外,还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1911 年暑期,他与几个同学到距沈阳东郊 60 里的魏家楼参观,这里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周恩来听到村民血泪斑斑的诉说,心里燃起对帝国主义强盗的满腔怒火,以及对清朝统治者的无比愤恨,从小产生了救国之志。

有一天,该校魏校长上修身课,问学生为什么奋斗目标而读书。学生们抢着回答:“为光耀门庭而读书”,“为个人前途而读书”。只有周恩来不同凡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个年仅 14 岁的孩子竟有如此博大的气魄和深远的抱负,魏校长禁不住高声称赞:“好哇,好!”这一志向,从此一直像一团烈火那样燃烧在周恩来的心中,成为经久持续的动力,推动他努力学习,不断求索,与时俱进。

以“中华崛起”为己任的周恩来,于 1913 年 8 月进入天津南开学校继续求学。他抱定立志救国、发奋读书的决心,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 即: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

果然如此,在四年的中学生活中,他完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四年学业成绩平均为 89.72 分,尤以国文和数学成绩最佳。

这四年正是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的时期,南开学校比较开放,中西文化可以自由地进入校园。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大量地容纳古今中外的知识。他节衣缩食,甚至每天只以一点熟黄酱下饭,省下钱买了一部洁白的粉莲纸印刷的《史记》。他身边还有一部《饮冰室文集》,后来随身带到日本经常

翻阅。梁启超的这本文集不但在他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且梁启超雄辩的思想风格和研究问题的灵敏思路,对他的影响极为重大。《天演论》是当时引进西方思想界的重要著作,他也受过这本书的积极影响。从他在南开时期留下的几十篇作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思想的走向:即道德救国和实业救国各执一端,双峰并峙。

后来,他东渡日本,赴欧求索,仍然坚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严格要求自己。不管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中华腾飞”,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学习着、追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