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军的政治部主任

政治工作的成效,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体现出来,它是检验一支军队战斗力强弱的试金石。周恩来呕心沥血的政治工作,在两次东征的战斗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1925 年初,盘踞在广东东江的军阀陈炯明,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准备向广东革命政府所在地广州发动进攻。广东革命政府为讨伐陈炯明,统一和巩固广东根据地,于 2 月、 10 月两次东征。周恩来先后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和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参与领导两次东征。

东征作战中的政治工作,按照出师前确定,主要在“对本军、对民众、对敌军”三方面进行。

对本军方面,第一次东征前,周恩来在军校作了战前动员,强化官兵为谁而战的意识,使官兵更加明确东征是“与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作战, 以达民族解放之目的”。队伍出发前,政治部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组织纪律, 规定不强拉夫役,不用军用票,付款购物,保护人民。东征军一路高唱《爱民歌》:“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踏青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砍柴莫砍坟上树,挑水莫挑有鱼塘⋯⋯”

东征军严明的军纪,受到沿途民众的交口称赞。《商报》报道:“学生军之受人欢迎,初不在战功卓著,而其纪律亦足令人起敬者⋯⋯行军行所至, 不扰民间一草一木,老妪妇孺,喜而挤观。鸡犬不惊,商市安堵。入夜无公家空房,则扎蓬营露宿,东江人民父老,谓民国以来,仅此次所见,乃是真正革命军,真正卫国保民之国民军。”

“不怕死,不要钱,是革命军的特色。” “为人民利益而战,为国家的独立自由而战,是革命军的责任。”

东征军的官兵用模范行动实践这些誓言,体现了英勇无畏、舍身成仁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他们所向披靡,为夺取东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对民众方面,主要是宣传东征的意义及革命军与军阀军队的区别。两次东征,周思来指示政治部印发《告东江人民书》等传单。为使民众了解东征军,周恩来在各地发表演讲。2 月 4 日,周恩来应邀在东莞商会欢迎东征军大会上讲演:“此次我军出发,是为解除人民痛苦而来,但全靠本校军队则力量太少,如果没有人民援助,仍然不足负此重任。因此,极其盼望东莞人民,通力合作,以促进革命成功。”第二次东征还组织了上百人的政治宣传队,沿途深入群众做宣传工作。《政治周报》载文对这种政治宣传评价: “这种政治宣传工作,在平时要紧,在战时更要紧。在战时要使人民与军队合作以协力对付敌人,全靠这种工作做得好。”由于这种工作做好了,以往

横遭陈炯明等军阀摧残的东江人民,当东征军到来时,箪食壶浆以迎义师, 积极起来支援东征军作战。

在对敌军方面,主要是声张正义,揭露邪恶,宣传俘虏政策,瓦解敌军战斗力。

周恩来在两次东征中深入细致的政治工作,充分说明,“革命军与别的军队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在军队内的政治宣传,这是革命军打胜仗的根本原因。”

对周恩来领导的黄埔军校和东征军的出色的政治工作,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评价:“那时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组织新制度的军队⋯⋯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大体上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的, 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