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贴心人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事关国家的稳定,事关革命和建设的成败。中共六大曾提出了“承认民族自决”; 红军长征途中,为了争取各民族支持和参加革命,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建议下颁布了“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经周恩来亲自修改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 17 条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制定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也规定:“边区人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

建国时,民族工作处于初创阶段。周恩来工作繁忙,日理万机,但他十分关心民族工作,先后组织了中央、中南、西南、西北、东北五个慰问团, 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达党和政府对全国各少数民族人民的亲切关怀, 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慰问团每次下去,周恩来都亲自讲话。少数民族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和到各地参观学习,也受到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的接见。这些活动对沟通民族感情,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增强各民族的大团结,起了重要作用。

建国初期,为使民族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在他的领导、督促下,政务院还讨论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如《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等等。这些文件的实施,受到少数民族的热烈欢迎,为建立民族平等、团结、友爱的新型民族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周恩来还说:“在旧政权下,少数民族无权过问国家事务;解放后,实现了民族平等,他们不仅要平等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而且在各级人民代表名额方面应给予特殊照顾,应高于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事实也是如此, 少数民族只占总人口的 7%,而代表名额达到 13.5%。

1958 年以后,民族工作中出现了“左”的错误,忽视和否认少数民族的特点,不执行或抵制既定的民族政策;甚至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斗争问题”的错误观点,从而伤害了许多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尤其是十年动乱时期,林彪、四人帮疯狂破坏民族政策,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的事屡有发生,造成民族关系很不正常。针对上述问题,周恩来进行了严肃批评。他在 1958 年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少数民族的特点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也将长期存在,现在人为地、过早地否定它是非常错误的。必然伤害他们的感情。”还说:“历史上汉族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汉族统治阶级要么把少数民族同化,要么就把少数民族挤到边疆和生产条件差的地区,使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民族得不到发展,因而落后了。”因此,汉族应承认这个事实,帮助他们发展,不要让他们再受委屈。在“文化大革命”中,对四人帮和内蒙、广西、新疆等地某些人捏造事实,制造冤假错案,打击迫害乌兰夫等一大批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行为,他进行了批评,指示尽快纠正错误,恢复他们的名誉。 1975 年,在他病重期间,还

多次强调:“我们的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要时刻牢记“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真理,不要伤害少数民族。”

周恩来对民族区域自治非常关心,当这项工作出现困难时,他往往亲自出面解决。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筹建过程中,省领导有不同意见。尤其是在广西,党内一些负责干部认识很不一致,一时难于统一。周恩来出面做工作,说服持不同意见的干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攻击民族区域自治是“利用民族自治,人为制造分裂”,鼓吹取消民族区域自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云南省的 8 个自治州中,有 4 个被合并到别

的地区,其余 4 个州则名存实亡。周恩来在出国归途停留昆明时,知道了这

一情况,严厉批评了云南省委:限定时间让他们立即纠正错误,这 4 个自治州才恢复过来,少数民族群众万分高兴地说:“周总理是我们少数民族的贴心人。”

周恩来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也是十分重视的,在他的关怀下,我国先后建立了 10 所民族院校。这些院校从方案的提出到正式建成,他都直接过问。甚至连招生人数,课程设置都提出过建议。

周恩来还经常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1961 年 4 月,他视察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看完演出后指示:“傣族能歌善舞,要尊重民族文艺,这些节目都很好,有民族特点,但要提高。”1969 年,该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刀国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见到周恩来时,周恩来拉着他的手问:“西双版纳自治州的文工团还在不在?老演员分到哪里去了?”还叮嘱他要保留和发展文工团,不要轻易解散了。

周恩来赢得各少数民族的尊敬,当他逝世的噩耗传到澜沧江畔时,各族群众自动集会悼念这一伟人,不少人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