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平衡,全面安排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张复杂的关系网。从大处着眼,就有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国民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全面建设与重点建设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等等。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呢?周恩来主张“综合平衡,全面安排”。
所谓“综合平衡,全面安排”,就是既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又应抓住中心环节,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齐头并进。对全社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社会生产和需要之间,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做到基本平衡,互相衔接,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综合平衡的关键,是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周恩来以苏联为鉴,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对的,但不能忽视人民的当前利益,而与人民当前利益密切的是农业和轻工业。“轻视这两者就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就会发生经济发展上的严重不平衡。”他特别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指出:“农业是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延缓农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轻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且将极大地影响重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改善,影响工农联盟的巩固。”谁忘记了农民,谁就要犯错误。
经济上的各种关系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比例失调。周恩来告诉我们:确立各种比例关系必须实事求是,左顾右盼,尽量考虑安排得周到妥贴。上不去的指标“就不要勉强,否则把别的都破坏了, 钱也浪费了,最后还得退下来”。 1956 年初,由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多
招职工 100 万人,财政信贷超支 30 亿元,引起生产和生活资料供应全面紧张。周恩来下决心纠正这次“冒进”,具体做法是:
1956 年 1 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要求在 12 年
内开垦荒地 1.4 亿亩。周恩来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每年开垦 1000 万亩,就
要投资 5 个亿,这笔钱是无论如何挤不出来的,因而他把这个指标压缩到8700 万亩,比原计划减少 40%。毛泽东设想钢产量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 即 1967 年达到年产 3000 万吨,周恩来觉得这个数字也要修改,因为照 1956
年的速度及其发展后劲根本不可能上去。如果硬定在 3000 万吨,其他就都跟
不上去,“那就会像我们常说的,把两脚悬空了,底下都乱了,不好布局, 农业、轻工业也会影响,结果还得退下来。要达到原来远景规划设想的生产指标,肯定时间要更长一些,有可能要四个五年计划,或者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他建议把第三个五年计划末的钢产量指标定在 2000 万到 2500 万吨之间。
那时苏联帮助中国设计了许多工业项目,各个部门都希望提早建成,上报国务院时,都希望尽快批准。周恩来指出这种想法不切实际,苏联设计的项目,要分清哪几种对我们有好处,哪几种会给我们背上包袱。他举例说, 汽车厂生产量大了,就要进口器材,同时要供应很多的汽油,这就要花外汇。现在汽油没有那么多,就要减少汽车产量,更不能再建汽车厂。还有铅加工厂和机械厂,军工部门已经有了,民用工业可以不搞,可以结合起来共用, 和平时期军工机械厂可以用作民用机械生产。
毛泽东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后,决定在 1958 年使钢产量达到 1100 万吨。这种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令周恩来苦不堪言,他不愿看到的“两脚悬空”的事终于发生了。次年初,各省报来的钢铁计划汇总指标达 3000 万吨,
陈云硬压到 1600 万吨,又怕不好向毛泽东交代,数字左改右改,真是万般作
难。结果到 1959 年 4 月,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稍微冷静了一点的毛泽东也觉得指标过高,批评道:“我怀疑你们这些做经济工作的同志是否真正懂得经济。”言下之意,国务院没有做好综合平衡。
周恩来何尝不懂综合平衡?1958 年“大跃进”留下的烂摊子还得由他来收拾。1961 年初,即在“三年困难时期”的最后一年,他在制定国民经济以“调整”为中心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调整”二字即是他的发明。调整什么?就是调整宏观经济上的重大比例失调,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确立新的综合平衡。
周恩来在阐述这一方针时,通俗地将其解释成“坚决退够,留有余地, 重点调整,打歼灭战”,关键是“退够”。又说高指标几年了,这次允许我们试试低指标,低了怕什么?超产么,如果低错了,我们承认错误就是了。明年调低速度,这决不是什么消极的措施。这是为了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之后,使我们的经济工作有更大的改进,是我们主动搞的有计划的“马鞍形”。
对于大跃进的失误,周恩来是刻骨铭心的。他在 1961 年 5 月总结经验教训说:“那时按比例发展和综合平衡都不讲了,两条腿走路不讲主导方向了, 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也不认识了。不尊重客观规律,结果碰了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