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齿不忘有功之人

周恩来逝世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回忆历史,念念不忘那些对国家、对人民做过好事的人,其中有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杨度。

被称为“洪宪余孽”的杨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北京官场老谋深算的人物,“筹安会六君子”的首领,因卖力为袁世凯称帝鸣锣开道而臭名远扬。

20 年代后期,他抛弃君主制思想,政治立场开始从极右向左转变。他结识了上海的中共党员,并申请入党。1929 年,周恩来批准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考虑到杨度是一个知名的政治人物,作为一个秘密的地下党员会发挥更多的作用。周恩来离开上海后,要他不参加党的小组活动,只通过夏衍与党组织单线联系。

杨度在上海有许多朋友,青帮头子杜月笙给他钱花,还给他提供了一栋漂亮的房子。在上海处于国民党恐怖统治的时代,共产党有这么一个同三教九流有着广泛联系的人,是大有用处的。杨度在入党时,已变卖他的财产, 将全部所得交给党作活动经费,为新的信仰认真地工作。后来,有人知道杨度已入党,说他是政治投机。杨度非常气愤,说:“我是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刻入党的。说我投机,我投的是杀头灭族之机。”

杨度晚年资助和掩护共产党,并成为共产党员的史实,长时期鲜为人知。但周恩来却铭刻在心,直至临终前仍惦记着杨度对革命所作的贡献是否已得到应有的承认。他特意嘱托有关人士在编写《辞海》时增加“杨度”这一条目,若已有杨度词条,要把他最后加入共产党的事实,永远载入史册。

周恩来希望后人知道,杨度过去虽然是个极端保守分子,顽固地拥护君主制度,但他最终看到了光明,接受了共产主义。人是可以转变的。杨度晚年做了一些好事,不应当把他忘掉。

长征途中,周恩来曾得过肝脓疡,有一段路程只好躺在担架上由别人抬着行军,这使他内心非常难受和不安。解放后不久,曾为他抬过担架的杨立三将军去世,周恩来参加了葬礼,并亲自抬棺。这既是对昔日恩情的报答, 也是他向一位在极端困难的时刻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的同志表示深深敬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