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四联系一拓展”阅读法

这是由河南西华一高高海峰老师设计并实验总结的。一要联系“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

细读几篇“课前提示”不难发现,“课前提示”是打开课文重点、难点之门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这一知识迷宫的向导。仔细研究它并有意识地指导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就会既快又准地理清课文脉络,把握课文精髓,收事半功倍之效。这和我们平时走路一样,只有目标明确,才可能把准方向;否则,就只能空耗时间,于事无补。

至于“课后训练”,一般都是围绕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易混点而设计的。它是检验学生对重点、难点理解得准不准,易混点辨析得清不清, 以及学后能不能用的尽子,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动脑、动口、动笔能力的必要训练方式。因而读课文时,应把它考虑在内,以促使和帮助自己在关键处多下功夫。这样,读课文就不会感到无事可做,为读课文而读课文了。

二要联系同单元的另几篇课文。

我们知道,现行语文教材很注意单元的整体性。同一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在取材、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往往同中有异。这里的所谓“联系”, 就是要有意识地将几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便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各自的妙处。如果说第一个“联系”是偏重于一篇课文,即一个点的话,那么做好第二个“联系”就会变几个点为一个小面,同时还可利用相同点,减少阅读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了“举一反三”。有经验的学生还可以根据各单元的课文来揣测编者的用意,进而把握出题的趋向;倘若再进而将各单元和“教材说明”放到一起加以整体思考的话, 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要联系“单元知识和训练”。

平时评阅学生的试卷,常发现学生在分析课文写法、结构方式时有张冠李戴、随便臆测的现象,其实这正是对那些内容从理论上缺乏理解所致。“单元知识和训练”一般多是针对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新概念、新结构等作理论上的分析。

比如高三第一单元是议论文,有的文章的结构方式既新颖又典型,“单元知识”就专门讲“论证的思路和结构”,并设计了有关的练习题。如果学生能在读课文时注意用“单元知识”中的理论阐释做指导,又反过来注意用课文中的实例去印证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心领神会后再去做训练题,那就完全可以避免概念混淆或理论和应用对不上号的现象发生。四要注意联系以往学过或读过的同类作品、同一作家的作品。

在理科上擅长的同学都非常注意知识的前后连贯,经常进行分类整理,其实这一方法在阅读理解课文时也同样适用。比如读《范进中学》就应该联系《孔乙己》,从中发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读茅盾的《风景谈》,可联系吴伯箫的《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进而体会延安军民为粉碎敌人的封锁,渡过难关,是怎样团结一致、昂扬向上、以苦为乐的;再读如《春蚕》,当然应该想到《多收了三五斗》,从而对旧中国三十年代农村“丰收成灾”的社会现实加深认识。其实,倘若我们每读一篇课文,都有意识地去这样联系,那么这不仅达到了复习学过的课文的目的,而且这本身也是个分类整理的过程,同时还可使自己的理

解进入一个新的天地,运用起来也会显得得心应手。 “一拓展”是对那些喜爱语文或学习精力充沛的学生而言的。

具体做法是学了一篇课文之后,可选些同体裁、同作者或风格相近、时代一致的作品来泛读。如读了《春蚕》,可再翻翻《秋收》、《残冬》; 读了《茶馆》(节选),可再读读全剧等,这样无疑可以使自己的视野变宽,理解加深。至于阅读、分析、写作等能力的提高,那自然也在不言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