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及时复习的程序与方法

课后复习的含义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叫“当天课程当天复习”。

为了使你的时间和精力没有白花,就必须立即进行复习。假如必要的话,不管你想不想这么做,都应克服对复习的心理上的障碍,要马上自觉地去复习。这时候你所花费的复习时间(不会需要很多时间)会节省由于你没有复习一个章节而在以后重新学习时可能要花的大量时间。

当天课程当天复习。老师刚刚讲过的内容印象深刻、清晰。心理学家认为,刚学的知识在两三天后遗忘的最多,最好在学后 24 小时内复习。如果拖得时间过长,上过的课程已经忘了许多,再去复习,就事倍功半了。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应该去巩固知识,而不是去修补已经瓦解了的东西。就是说:要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这一点应当养成习惯,要做到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受干扰。

为什么立即复习可以降低遗忘率呢?因为它给予你一个机会让你把章节中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把它们拼起来,就象把七巧板的各个部分拼起来就能看到图案的整体一样。这样,你不用记许许多多零碎的的部分, 就可以看到有关章节内容的一幅整体“图案”。

立即复习是很容易进行的。在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把章节内容学完之后便可开始。用一张纸将这一章节的第一页遮去,但留出边线外的笔记部分。用自己的话,把边线外的笔记或单独的笔记作为提示,将课本中那一页上讲述的思想、事实和细节出声背诵。然后,将纸移去,来找出错误和疏漏之处。如果对这一章中的每一页你都这样仔细检查的话,你就会觉得你已了解这一章所讲述的思想的顺序和它的脉络流向,于是便能将它们记住!

及时复习是为了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果,加深记忆。因此,复习与前一节课的时间不要隔得太久,全都忘了以后再复习,这样的复习等于重新学习。一般说来,复习的时间最好安排在第一次学习后的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个月后,分次进行。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即要合理组织复习和分配时间,不要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复习,这样做容易疲劳,收不到复习的好效果。开始复习时,次数尽量多些,时间间隔短些,内容可少些,以后再慢慢减少次数,延长时间,扩大复习范围。

课后复习即意味着及时复习。

有的学生认为听完课后的任务就是做作业,这是很不妥当的。根据学习过程的程序,应是在听完课后及时复习,在复习的基础上再做作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作业的效率。这是因为,虽然复习和作业都是巩固听课, 深入掌握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培养各学科所需的特殊能力(如,语文课培养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数学课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英语课培养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各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不能互相代替。复习着重搞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而作业着重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只有搞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才能打好运用的基础。因此,应当坚持先复习,后做作业,再作更深一步地复习。

“学习和记住某些知识之后,紧接着来到的是先快后慢的遗忘。因此, 应该及时复习。如果我们的复习能赶在大量遗忘产生之前,或者象乌申斯基比喻的那样,趁建筑物还没有倒塌之前就加固,那么就可事半而功倍。”

有人总结了及时复习的六大好处:(1)有利于记忆。老师刚刚讲过, 记忆犹新,能加深理解与记忆;(2)有利于及时查漏补缺。遇到课堂上尚未听懂、遗漏或没有完全理解的问题,能够及时补救;(3)有利于提高作业的效率。有于当日的功课及时在复习中理解了,记住了,存在的问题及时补救了,从而做起作业来就会得心应手,加快了做作业的速度;(4)有利于增强责任心,克服疲塌拖拉的现象。能坚持经常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有利于“劳逸结合”。趁热打铁、细水长流,就不致于使学习负担过重,便会有时间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课外学习活动,从而使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6)有利于后继学习,“当日事,当日毕”。当天把所学课程复习完,不仅对当天的学习有好处,而且对学习第二天的新内容有益处,科学知识有其严密的系统性,一步跟不上,就会步步跟不上,天长日久,后继学习就难了。

课后复习可分四步进行:尝试回忆,钻教科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第一步:尝试回忆。

就是不看书,独立地把教师讲的内容回想一遍的过程。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藉华商物理学家李政道介绍过一个学习方法: “当读完一段之后,就应当把书关上,自己把思路走一下,如果走不出来, 再去看书,想想自己为什么走不出来,别人为什么走通了。”这里指的是读书,复习时也可以这样。先不急于看书或看笔记,凭回忆把老师讲的一堂课的内容在脑子里走一遍,在草稿纸上把主要内容写下来,如将公式、定理默写一下;然后再和教材、笔记相对照,看哪些地方对了,哪些错了, 哪些忘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会忘,自己思路是否正确。

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具有专心和开动脑筋两个特点。学会的知识,只要回忆一遍就会巩固、强化一次。对于回忆中错了、忘了的知识,便会在看书中作为重点来复习,这样必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尝试回忆,必须追寻思索过程,要概括上课的主要内容,这有利于培养我们专心听课,复习和积极开动脑筋的习惯。因此,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复习方法。

这就是自己考自己,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动脑筋。这种方法称为“过电影法。”这样做有四点好处:

  1. 可以检查每天听讲的效果。如果自己能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就证明自己的预习和上课是有收获的,效果是好的,从而增强了认真预习和专心上课的信心。如果相反,就应当及时寻找原因,改进预和听讲。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书本,也可以先回忆后看书。为了使回忆专心。也可以在稿纸上把回忆的主要内容写出来。

  2. 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因为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具有专心和开动脑筋两个特点。学会的知识,回忆一遍就会巩固强化一次。

  3. 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每次尝试回忆后,必然有一部分内容想不起来,自然会很着急地去看书,翻笔记。这样提高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自觉性,主动地把记忆了的部分作为重点来看,从而使看书和整理

笔记有了明确的目的性。

  1. 培养了爱动脑筋的习惯。课后直接看书当然比尝试回忆省事,但不能留下深刻印象,效果往往不好,而尝试回忆,要追寻思索的过程,要概括上课的主要内容,一旦想不起来,还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 很费脑筋,一个经常回忆的同学,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养成了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第二步:钻教科书。

尝试回忆后,应该从头至尾逐句地去钻教科学,因为教科书中写的是需要记住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础的知识,必须认真思考。对于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不用再花很多时间,要把时间花在回忆时想不起来或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根据尝试回忆的情况,可将知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新学的知识, 理解较好,课后仍然记得很清楚;②新学新知识,课后稍有印象,记忆不很清楚;③所学的知识。课后已经遗忘,或理解有错误。

在阅读教材时,应当是先复习记忆清楚部分,深入理解这部分知识。这样,可以缩小困难面,并能增强进一步探求知识的信心,但不要再花很多时间;第二步复习稍有印象的部分,可以比第一步多花一些时间;最后重点复习已经遗忘部分或理解错误部分。这时,应边看、边思考、边动手, 逐字逐句地推敲。

在钻研教材时,可用彩色笔把书上重要部分、新的概念和容易忽略的部分勾划一下,在书的四周空白处,可以记上一些自己的简要体会,或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这样,有利于记忆,因为记上一些带提示性的只言片语,以便再查阅时从这些批注中迅速地得到启示,回忆起书中的关键内容。

第三步:整理笔记。

笔记本不应当仅仅成为上课的记录本,而应当把它变成一份经过提练加工的适合自己的复习材料。

整理听课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般在当天阅读教材后进行。

整理听课笔记的任务是:把上课没有记下的内容补上,通过这项工作达到知识系统化;更正课堂上记得不大准确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补充书本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将课后和同学讨论、看参考书得来的重要资料人时写进课堂听课笔记;把联系紧密的旧知识和课堂上自己错误理解的内容简要写上,以免今后重犯。

整理好的听课笔记要达到: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简要,联系着有关的旧知识和易错的问题,等等。即要把听课笔记变成一份经过提练加工的适合自己的复习材料。这样将来准备复习应考时,可以省掉很多查旧书,翻材料,重新和临时归纳的时间。

整理笔记时,首先把上课没有记下的笔记补上,把记得不太准确的部分更正过来。如果平时下功夫把笔记整理很好,系统复习时,打开笔记本心中就有数了,因为笔记的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简要,联系着有关的旧知识和易错的问题等等,将来在复习考试前,就不用再突击查旧书, 翻材料,重新思考和临时归纳了。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只要看着笔记, 就可以迅速回忆起有关的旧知识。总之,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

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学习特点,是未来特别有用的个人复习材料,要妥善保存。(参看前“课堂笔记”一节)

第四步:看参考书。

复习内容应以教材为主。但也应适当地围绕教材的内容选看一些参考书,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扩大知识面。

看参考书,首先要选择好参考书。现在中学各学科的参考书可以说多如牛毛。每一门学科应在有经验的老师或行家的指点下选一本质量好的且对该科学习有实率的作为主要参考书,再选一、二本作为一般参考书。参考书不宜过多,以阅读教材主。其次,要学会阅读参考书。一般是先看教科书,对知识基本理解后,再围绕中心问题看参考书,如对教材中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的阐述,对同一个例题的不同解法等。有时,对教材中的难点怎么看也没有看懂,或没有理解,但说不定参考书中从另一角度的阐述却易于看懂或易于理解,这时可先看参考书,再回过头来突破教材中的难点。

课后复习时还要适当看一看参考书。首先,要选好参考书。在老师的介绍下,每门课程可以选定一本主要的参考书,而其他作为一般参考书。其次,要首先看教科书,在对知识基本理解后,再去看参考书。其三,围绕中心问题看参考书。老师当天讲授的内容,或自己发现的疑问,都可作为看参考书的重点内容,先看主要参考书的有关部分,至于别的参考书的相应部分,也是大同小异,因此,对照起来看,也是很快的,不会占去很多时间。最后,要做好笔记,把参考书中的精彩部分、精彩题目,摘录进笔记本的相应部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