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习法

保定地区教研所杨树堂、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张伟老师实验并总结的“引导学习教学法”是以“课堂学习索引题”(简称“索引题”)为学习线索, 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达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开发智力的目的。它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化课堂的主体效应。

  1. 教学程序科学性强,符合教学规律。

启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读练因为由“索引题”为前导,促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讲变为主动的“索取”,强化了思维的转化;通过“矫正”活跃了课堂的“双边”活动,有利于信息的反馈; “小结”不但将本节课的知识系统提高,还注意到了知识的“外延”。

  1. 符合学生学习的生理规律
  1. 从人脑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来看,学生的眼、耳、口、手并用,反射活动较多,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次数也多,所以质量好。这不仅促进了知识的获取、掌握,还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加强。

  2. 以学生的反应类型看,学生以“索引题”为前导分段学习(段15 分钟左右),学生的探求反应不断产生,有效地抑制“驯化反应”的形成。

  3. 从知识的记忆规律看,“多种感官参与”和“反复识记”,减少了遗忘量,减缓了遗忘速度。

  1.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强化课堂的主体效应。

引导学习法 - 图1引导学习教学法的教学程序为:启动——读练——矫正——小结。

第一环节:启动

启动是由教师采用一定手段,提出课题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

启动的方法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而定。

  1. 直接启动:

就是直接提出探索目标。如讲“种子的成分”

一节,根据学生只知道小麦种子,含有淀粉,并不知还有其他成分的知识基础,出示小麦粒和面粉,问:你知道小麦种子里除含淀粉外,还有哪些成分呢?面粉就是淀粉吗?

直接启动多用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概念。让学生一开始把精力就集中于探索目标上。

  1. 间接启动:

就是通过学生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如在“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节,问①组成人体结构的基本功能单位是什么?②一个成年人全身约有 6O 万亿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能不能直接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呢?③人体各个细胞怎样才能获得营养物质呢?

间接启动能步步深入,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

  1. 直观启动:

就是利用直观教具进行置疑启动。它能活跃学生思维,增强探求欲望。如在讲海盘车时,出示标本或挂图,问: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生物吗? 它生活在什么地方?

  1. 根据日常生活实践或自然现象置疑启动:

提出的问题是学生司空见惯的,但又解释不清。如杨树叶为什么春绿秋黄呢?

第二环节:读练

启动后,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随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以事先由教师编制的“索引题”为前导读书,掌握知识,填写“索引题”。

“索引题”的编写原则:

  1. 一般不打乱教材的前后顺序,由前到后逐段编写。

  2. 索引题可采用填写、填图、填表、选择、判断等题型。

  3. 索引起的编制,一要有启发性,能诱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二忌顺文编制(即照搬课文)以防学生照猫画虎,囫囵吞枣。

  4. 提出的问题难易适中。

另外,每一段落的索引题后还应提一些促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小思考题。

例:《动物学》“蝗虫”一节:形态:

(1)蝗虫的身体由许多 构成,分为 、 、 三部分。身体的表面包着一层坚韧的 。其作用是:(1) 。(2) 。

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是因为 的原因。

(小思考):在阳光下,为什么蚯蚓容易晒死,而蝗虫则不能被晒死? 读练过程的注意事项:第一,教师首先提出具体要求,如看课本哪部

分内容:填写哪些索引题以及应掌握的程度(了解、理解、掌握)。第二, 学生填写索相题要默写。

第三环节:矫正

矫正的目的是运用信息反馈,巩固强化知识。教师将学生在默填索引题时,通过巡视听了解到的问题,进行置疑,指定学生回答,纠正错误。

矫正的方法:

  1. 自我矫正:让学生将填写完的索引题,依据课本内容进行纠正。

  2. 引导矫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纠正错误答案。

  3. 教师矫正:通过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还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则教

师讲解纠正。

同时,教师要掌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备小结。第四环节:小结

一般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主要侧重查漏补缺,并注意知识和实际的结合运用。如讲蝗虫的口器时,提出为什么用胃毒剂杀死蝗虫;讲气门时,提问为什么用易挥发的药物杀死死蚊、蝇等害虫。

当学生按索引题分段将课文学习完毕后,教师还要进行整体总结,对所学知识加以引伸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