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开头十四法

描写典型环境,制造合适气氛,这是记叙常用的一种开头方法。如鲁迅的《故乡》一开头就描写:“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色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了。”

2、铺垫法

为了后文的发展,情节的推进开头就用了陪衬的笔法作为铺垫,使人物形象显得更为鲜明突出。如李宝嘉的《制台见洋人》,为了刻划制台对洋人的奴颜婢膝的嘴脸,文章一开头就极力写他对下属的骄横傲慢。请看:

且说这位制台,本是个有脾气的,无论见了什么人,只要官比他小一级,是他管得到的,不论你是实缺藩台,他见了面,一言不合,就拿钉子给人碰,也不管人家脸上过得去过不去。藩台尚且如此,道府是不消说了。州县以下,更不用说了。至于在他手下当差的人甚多,巡捕、戈什,喝了去,骂了来,轻则脚踢,重则马棒,越发不必问的了。

3、点题法

文章一开头就点出题目。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4、引用法

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一段与主题相关的话或一节诗歌,以开展思路,或引出题目。如《大渡河畔英雄多》,一开头就引用了这样一节诗:“啊大渡河!你豪迈、倔强,仿佛脱缰的野马,永不休止地奔向东方!”在引出“大渡河”后,文章就这样自然地引入正题:“每当读到它,我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起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大渡河,想起二十二年前红军先遣团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的一幕。”

5、追溯法

对已过去很久的事,突然想起了它,一开头就用追溯法来写。如《一件小事》就是这样:“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6、拟声法

文章一开头,用摹声词作首句。例如叶圣陶的《蚕与蚂蚁》就是这样: “撒、撒、撒,象秋天细雨的声音,所有的蚕都在那里吃桑叶。”

7、点名法

文章一开头首先就介绍文中的人物。如契诃夫的《变色龙》:“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军大衣,提着小包 穿过市场的广场。”

8、指时法

文章一开头就向读者指示时间。如阿累的《一面》就是这样开头的: “一九三二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9、歌咏法

文章一开头,以诗歌的形式来咏叹,把文章洋溢的感情表露出来。如

《罗盛教》的开头:

罗盛教山上的花常开不谢, 罗盛教河里的水永流不断。罗盛教村中的人日夜思念。罗盛教这个名字哟,

会千秋万代地流传。10、呼告法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呼告读者或文中人物。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 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朋友,你到过天山吗?”用的就是呼告法。

11、直述法

文章一开头,就直接把这篇文章要写的用意告诉给读者。如吴伯箫的

《猎户》就是这样开始的:

秋收,秋耕,秋种,都要忙完了。正是大好的打猎季节。我们到红石崖去访问打豹英雄董昆。

12、解题法

对文章的题目,一开始就作解释。如《五人墓碑记》的开头就是这样。请看:

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干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13、衬托法

文章开头不只写一样东西,在写若干方面的时候,特别突出某一方面, 以其他方面来衬托这个方面。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样写的: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4、故布疑阵法

文章开头,故意摆出一件令人感到奇怪、值得疑惑的事,使人不得其解。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就是这样。请看:

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多名考生中,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今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青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这个开头,就会使读者生疑:陈伊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其实这就是故意布置的疑阵,吸引读者去追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