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形成的理论与策略

由于概念在我们生活中使用极广,对思维过程尤为重要,因此,许多心理学家都在研究概念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这里,我们介绍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联想理论、假设—检验理论、范例理论。

  1. 联想理论

一些早期的探究者是根据简单的联想来解释概念学习的,这就是说, 他们试图根据强化反应的原理来解释概念的形成。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出某个概念的一个例子,就给予强化,告诉他是对的;如果学生对刺激识别错了,则告诉他错了,这样,学生就不会形成错误的联结。通过一系列尝试,正确的反应与适当的刺激就联结起来了,因而,学生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用联想理论解释概念形成的主要代表赫尔,把概念形成看作是把某种反应(即概念反应)与一组具有一种或多种要素的刺激联结在一起。一处新奇的刺激,尽管具有一个人以往从未见过的许多特征,如果这种刺激具有一些与该概念共同的要素的话,仍然会唤起概念反应。事实上,与一个已知概念的各种事例相类似的新刺激,往往会唤起这种概念反应。

但是,某一特定概念所包括的例子,看上去是以各种不协调的方式而各不相同的。例如,“鸟”这个概念所包括的例子,在大小和飞行特征等方面是不同的。有的鸟很小,有的鸟很大;有些鸟会飞,有些鸟不会飞。因而,伯恩与雷斯特尔认为,在以联想为基础来解释概念学习时,还必需考虑到这些无关要素。他们指出,概念学习者除了抽象出刺激的相关要素, 并把它们与适当的概念反应联结起来之外,还要学会适应于(即学会忽视) 刺激的各种无关的或非共同的特征。在学习期间,学生要对每种刺激进行知觉分析,把概念反应与共同的特征联结起来,剔除无关的特征。因此, 一旦习得了概念,无关的刺激特征便不会对反应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学生在学习某一概念的各种例子时,其相关要素和无关要素的多寡,对学生学习的速度和错误率有很大关系。例子与概念之间的相关要素越多、无关要素越少,则学习速度加快,错误率低。反之亦然。

但是,读者也许已注意到,这种理论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头脑里所发生的事情,它不能解释学生为什么会积极尝试各种正确的和错误的解决办法。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概念形成的联想理论现在不再那么吸引人了。

  1. 假设—检验理论

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生是通过提出和检验各种假设来解决种种问题的,包括概念问题。换句话说, 学生始终不断地对解决办法提出各种假设,并对之加以检验。这一观点主要基于布鲁纳等人的《思维之研究》一书。布鲁纳的主要目的,是要发现人们使用哪一种程序来检验各种可能性。

那么,我们是怎样形成概念的呢?下图是在概念形成实验

概念形成的理论与策略 - 图1

图 概念形成实验中所使用的一种典型的刺激

中使用的一种典型的刺激。正如读者所注意到的,这项学习涉及三个特征:大小、颜色、形状。假定实验者选定“小—黑”作为要被试学习的概念,这样,所有既是小的又是黑的图形都是这一概念的正确例子,因而, 形状是无关属性。被试的任务是要发现这一概念。

如果被试第一次接受的图形(作为要形成的概念的一个例子)是“黑

—圆—小”,被试可能猜测“黑”是要形成的概念,因而可能选择“黑— 方—大”作为这一概念的例子,当告诉他不对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假设错在哪里,从而下一次选“黑—圆—大”,当告诉他仍然不对时,他还要继续提出假设,并予以检验,直到确证为止。

布鲁纳的基本观点是,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等待各种刺激的出现以形成联想,而是积极地、主动地追究这一概念, 通过一系列的假设一检验来发现这一概念。学生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还会采取各种策略,以求加快发现这一概念的过程。

自 50 年代末至 70 年代中,布鲁纳提出的假设一检验理论,在概念学习的研究领域一直占主导地位。1975 年,莱维恩(M.Le—vine)通过实验,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理论。莱维恩在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中,采取没有反馈的尝试法,就是说,要求学生在没有任何矫正性反馈的情况下对一系列刺激作出反应。如果学生对某些刺激作出系统的反应,那么,就可确定作为这些反应之基础的那个假设是什么。学生在对一系列刺激作出相应反应之后,给予一次有反馈的尝试;然后再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对一系列刺激作出相应反应,再给予一次有把反馈的尝试,如此循环。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没有反馈的尝试中,始终使用单一的假设,即都对自己的假设采取“坚持则胜、改变则输”的策略。这就是说,如果学生用来作为某一系列无反馈尝试之基础的假设(注意:是种假设,而不仅仅是种反应), 在有反馈的尝试中得到了肯定,那么,学生在下一系列无反馈尝试中仍然会使用这一假设;如果这一假设在有反馈的尝试中被否定了,那么,学生就会改变假设。

当一种假设被否定时,学生在下一系列无反馈尝试中所使用的新假设,往往是学生目前所关注的几种假设中的一种。也就是说,学生新的假设,是与他们已有的某种信息相一致的。这表明,随着与某些假设相关的信息的积累,学生经历了一个缩小最初各种假设的范围的过程。

莱维思的实验方法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使那些能够最佳地加工由实验者提供的信息的学生,能根据每一次有反馈尝试,系统地大幅度减少原来的各种假设。莱维恩认为,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的学生一般都采用“整体性聚焦策略”。当然,这些学生必须具备能够监控所有可能的假设并记

住已被否定过的假设的能力,如果学生只是随机地检验假设,不记住已被检验过的假设,那么,他在作下一系列无反馈尝试时,原有的各种假设还是保持原样一个也没少(Levine,1975)。

所以,整体性聚焦不仅要求有最佳的信息加工,而且要有完美的记忆, 不论假设已被验证是错的还是有效的,都要记住它们,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整体性聚焦的功能。其他心理实验也证明,记忆在概念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1. 范例理论

前面两种概念形成的理论,都是以概念所具有的共同特性为前提的。但是,认知心理学家罗斯(E.Rosch)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学习理论。罗斯认为,记忆中的种种概念,是以这些概念的具体例子来表示的, 而不是以某些抽象的规则或一系列相关特征来表示的。这就是说,概念是一组对以往遇到过的、存在记忆中的该概念的一些范例构成的。例如,“鸟”这一概念,是用以往见到过的知更鸟、麻雀、老鹰等来表示的。

实验表明,人们在回答“鸡是鸟吗?”比回答“麻雀是鸟吗?”的时间要更长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往往把“会飞”作为鸟的特性。尽管有些鸟(如鸡、企鹅、鸵鸟等)不会飞, 而且“会飞”也不只是鸟的特性。因为许多昆虫也会飞,可是由于绝大多数鸟会飞,“会飞”特性就成了鸟这一概念的典型特征。由于麻雀会飞, 相对于鸡来说,是更典型的鸟,因而人们可以不加思索地回答“麻雀是鸟吗?”这一问题。

在罗斯看来,假设一检验理论对概念形成过程所进行的实验研究,一般都采用一些人为的概念,都是根据颜色、形状、大小等少数几个刺激尺度来分析概念形成过程的,这些并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概念。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概念,如桌子或鸟,不是用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的人为组合就可以描述出来的。事实上,像“好人”与“坏人”这类概念是很难界说的,因而往往用具体的范例来代表概念。

罗斯由此指出,并不是所有桌子或鸟都是这两个概念的同样程度上的范例。大多数人从直觉上感到,比起企鹅来,麻雀是“鸟”这一概念的更好的范例。对于任何一个概念说来,都有一些比较典型的范例和一些不大典型的范例。最典型的范例被称之为原型(prototype),因此,人们对日常概念的理解,必须既包括对原型的认知,又包括典型性这一方面的内容

(Rosch,1977)。

概念的典型性范例对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重要意义。当我们想到一个概念时,很可能会想到这个概念的一个典型的范例。例如,当我们想到“教师”这一概念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对自己成长影响较大的几位教师的形象。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范例理论较之其他概念形成理论更完美些,因为实验表明,学生在形成概念时,确实有一个抽象出与已知的各种具体事例不同的表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