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课程学习法
三环教学法,实质上是一项以“局部探索方式”学习课时新教材的普通教学法,所说“局部探索主式”,即部分引导学生去独立探索,部分由教师去讲授。其基本结构是:自学发现——选讲充实——练习转化。其适用范围,主要适于中等学校多学科初步进行教学法改革之用,最适宜在教材难度较小、篇幅较短的课堂里运用,小学高年级与其它类型的学校,均可参照使用。
第一环:自学发现。
即在教师指导下,提供有效的助学条件,由学生自学新教材,通过独立探索,去“再发现”已知的真理,达到对课时教材的主要概念和原理有个初步的了解,弄懂能够自通的部分(课本中学生真正不懂的知识常常是一小部分),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探索精神。
步骤:
- 布置提纲。自学提纲的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课时教材的基本知识拟定;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把表面分散的知识组成有内在联系的系统知识。提出的方式,可适当采取“目标问题”的做法,即把教学的目的问题化;要善于设置疑问和创造“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文字尽量简练。要求尽可能具体,使发现的目标集中, 这便于学生进行探索,有利于突破。提纲应起到统领整个一节课教学内容的作用。
布置提纲,可采用板书、口说、印制,利用书后教学建议的有关条款等办法。布置要切实,务使学生印象明晰深刻,不可轻描淡写。布置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三、五分钟。
引领学生沿着合理的导向和规则去进行探索发现,其效率比自发的要高得多。
提供助学条件。诸如“温故知新”,以利唤起记忆,向新知识过渡, 或提供有关数据、实物、范例、图表、模型、资料、演示实验,以及其它助学条件,还可以指明自学教材的方法,考虑问题的思路,以及如何支配自学的时间等,提供的条件要与提纲的布置紧密配合。
- 自学探求。按自学提纲及要求,利用提供的条件,由学生自学新教材,独立地去探索新知。必须备好自学笔记、草纸、学习用具、工具书, 或可能找到的参考资料,以便随手应用。自学从阅读新教材开始,边读(根据各自的情况和需要,采取速读、略读、细读、深读等方法)边圈点、勾划、标记、批注(教科书“干干净净”绝不可取!),或摘录、练习算、编写提纲、写小结、绘制图表,还可配合以观察、实验等等,阅读活动就个人方便行事,可以参差不齐。围绕学习提纲,同学之间可随时开展议论, 以发挥群体智力相互启迪共同探究的作用,开拓教学多向传递的路子,但不准喧哗妨碍他人静思学习,前后左右座之间自动结合。经常提示学生不要忘记掌握准确严密的科学概念,是获得知识的基础与关键。总之,尽量亲自了解感知教材,通过自己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寻求答案、得出结论、找出规律。对自学笔记初期教师要全收全阅,进行检查,养成习惯后则可抽查以了解情况。
第二环,选讲充实。
即在学生自学发现的基础上,由教师做应答式的有选择的讲授,以补发现之不足,充实自学之所得,达到弄懂弄通教材,并加快学习进程之目的。讲授须得开发型的,而不是传统式封闭型的。
步骤:
- 教师选讲。讲授内容。按课前的预测和准备,及课上的随机调整
(即参照自学中筛选出来的问题,这往往是也难点,是学生普遍渴求弄明白的)进行选讲,至于通过自学,学生已经领悟和无师自通之处,就无须重复了。
- 知识整理。在自学和先讲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做简要的概括整理,可归纳为几条基本原理,或形成简明的提纲、图表,或用几句话把它精练而准确地说清楚,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后再予以画龙点晴,明确重点所在,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然后由学生简要地重新整理一下自学笔记,也可让学生质疑,从中了解学生理解教材及智力发展的状况。接着布置练习转入第三环。
第三环:练习转化。
即在弄懂弄通教材的基础上,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由教师做辅导,通过独立练习,即实践性的学习活动,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初步转化为能力(包括学科技能),同时培养勤动笔好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步骤:
- 练习。练习内容。按提纲的学习要点进行练习,或拟定一两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做答案。充分利用书后的习题,根据具体情况, 可以增删调节。新增之习题须精心编选。要提出明确的练习任务与要求, 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对优差生可做适度的区别对待。
练习方法。首先审题理解题意,明确练习的任务,然后按一定的途径、步骤及方法进行练习,难度大的教师要做示范。对显示出独创精神的学生和做法,应给以表扬与鼓励。
- 检验练习。凭借辅导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由教师做小结, 也可通过向名学生复述、答题或演练,其他学生补充、评议,和老师鉴定的方法;还可运用典型剖析全班“会诊”的办法;或采取某种程度的答辩式;或采用学生互检教师抽查的做法,对练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不论采取什么方式,在学生答题或演练中,都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为他们揭示某种新东西的机会,这对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