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国古代读书法
何谓读书?杨贤江认为,读书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方法,“犹试验、观察、实习等之为学习法一样,不过读书为最经济最能普遍适用的学习法罢了”。他认为读书的要素为记诵、思考等。
关于读书之读,《说文解字》中说:“读,诵书也。”
即是通过“看”和“诵”而达到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当代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帖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 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诗·卫风·墙有茨》把不可读列于‘不可道’、‘不可详’之后,意思应比‘道’(道说)‘详’(详说)更深一些。《毛传》:读,抽也。《郑玄》:‘抽’犹出也。是有抽绎之意。这个古义,我觉得很好。《孔疏》以为:‘划为诵读,于义亦通。’这是孔颖达的浅见。”(《治学方法谈》,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3 年版)我们通常所说的“读书”,多是指观看、阅览、诵读,而非“抽绎”。前者是一种省力气、获益少的读书方法。寿彝先生的见解精辟透彻、耐人寻味。读书要能作到“抽绎”,即抽出要旨,理出头绪,只有在真正理解了所读之书的含义之后才能进行,而且要有提炼和概括的功夫。“抽绎”是一种难度大、层次高、获益多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之读,既有观看、阅览、诵读之意,又有抽绎的意思,不应仅仅理解为某一方面。
读书之始,在于择书。学者们对择书很重视。薛曾说:“邵子诗云: 不读人间非圣书。凡不正之书,皆不可读。自有文籍以来,汗牛充栋之书日益多,要当择其是而去其非可也”。①(《读书录·论学》.)梁启超比较强调读义理之书,以切已受用。但由于古代文献浩如烟海,因此,他拟定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见专集七十一)。胡适、蔡尚思也曾拟定过读书要目。
择好书后,如何读之?朱熹主张熟读精思,反复阅读,以求理解。陆象山主张平易读之,他说:“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地去看,仔细玩味, 不可草草。”②(《象山全集》卷 35.)又说:“读书不必穷索,平易读之,识其可识者,久将自明,毋耻不知。”③(《象山全集》卷 35.)梁启超还总结出“三步读书法”,即鸟瞰、解剖、会通。鸟瞰法即粗略了解大概,明确重点;解剖法即将各部分仔细钻研,有所得则笔记之,重要点细解剖,疑难处细研究;会通法即上下左右贯通,将全书全面彻底了解而后已。这种方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合—分—合”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读书有不同的种类。梁启超把鲁迅先生把读书分成精熟类和涉览类, 前者可以培养读书心细的习惯,后者可以培养读书眼书的习惯。读书分三种:职业的读书,嗜好的读书,消闲的读书,职业的鲁迅先生把读书是为了升学和本职工作的需要而读书;嗜好的读书是为了满足兴趣的需要而自愿地读书;消闲的读书即随便翻翻,是作消遣用的。读书分类的思想是很宝贵的,读书不分类,不论何种书都用一种读法,是不可能有效的。今人一般按读法的不同,把读书分为精读和泛读、慢读和速读。
我国古代学者总结归纳的读书法非常之多,经过绵延数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已形成庞大的读书法体系。发掘和借鉴古代优秀的读书法,对于今天的学习和教学,仍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这是一种在阅读中抓要点、找本质的读书方法。语出韩愈《进学解》: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者必钩其玄。”意指学习记载史事的书(资料性的书)必须提出它的要领,学习立论的书(理论性的书)必定探究它的精义。“提要钩玄”是韩愈的治学经验之谈,并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而被后人广泛使用。其原因在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书本知识浩如烟海, 汗牛充栋,一个人即使终身“学而不已”,也不可能涉猎于万一,就是一本书,要想把它全都记下来也是困难的,实际上也是不必要的。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读书过程中,“提要钩玄”,抓知识的要领,抓精髓之所在, 探索其精神实质。如此,所读之书就是再多,也能若网在纲,被系统掌握。
- 苏轼的八面受敌法
这是一种精读和研读的重要方法,源于苏轼。《孙子兵法》有个原则, 叫“我专而敌分”。如果八面受敌,则不应八面出击,而要集中优势兵力, “以众击寡”,一次次地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敌人。苏轼读书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他向人谈他读《汉书》的经验时,讲了“八面受敌”法,说每读一遍,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一遍又一遍地读,达到“事事精核”、全面弄通。后来,苏轼在写给远方友人求教读书方法的信《又答王庠书》中, 对“八面受敌”法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其意是: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 人在读书时往往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但人的精力有限,“不能兼收尽取”,若泛泛而读,则一无所获或收效甚微。所以,愿意学习的人,每次读书的时候,只应抓住一条主线,集中注意一个问题。比如读历史书,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和贤者的影响,那么就要从这个角度专读,不要考虑其他方面。再要探究典章制度,也是一样,另读一遍。这样一遍一遍地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化整为零,逐次弄清事物的各个侧面,自然就容易把握全书的精华。以后即使“八面受敌”(遇到多方面的难题),也可迎刃而解。
对比可见,“八面受敌”法与“提要钩玄”法恰好形成互补关系。前者“作一意求之”,从局部入手;后者抓住主要矛盾,从全局着眼。两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目的都在于掌握系统而全面的知识。
- 陆九渊的优游读书法
陆九渊认为读书不必贪多求快,应“以精熟为贵”。读书不可强探力索,而应优游厌饫,从容而进。“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仔细玩味,不可草草,所谓优而柔之,厌而饫之,自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的道理。”(《语录下》)他曾援引一学者的诗来概括他的这种读书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读书诗》)。他告诉人们,读书通常要慢而透彻,不要急于求成、急躁冒进,若能细细加以揣摩,必有无穷的兴味;碰到有些暂不能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放过去,等读完全章以后再返回头来读,这时可能就不感到难并容易理解了,特别是发现书中自己需要的东西,重要的地方,要立即抓住不放,并且要用心思量。陆九渊的这种读书经验和方法,表明他把读书也看作是陶冶性情、涵养品德的过程,不只是扩展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
- 朱子读书法
朱熹读书的总原则是:“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他认为,只有这样读书,才会“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才会使书上所言、心中所想、口中欲述融为一体;才会读有所得,“记了无去处”。
朱熹谈其读书经验时曾指出“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
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明明,渐见意味, 不然则虽厂求博取,日诵五东,亦奚益于学哉”(《文集·答陈师德》)。这是教诲人们,读书既要循序渐进,又要从不间断,专心于一;经过潜心玩味,体察其理,方为善学。
朱嘉还强调,读书“务广而不求精”是一病忌;泛观泛从,贪多而不化,不是读书的好方法。他比喻说:“所读书太多,如人大病在床,而众医杂进,百药交下,决无见效之理。”有效的方法应是:“只且立下一个简易可常的课程,日日依此积累工夫。”(《文集·答吕子约》),知序而进,熟读精思,勤奋刻苦,方是为学之真功夫。
根据朱熹关于读书的意见,他的学生将他的读书方法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兹就各条节述如下:
-
循序渐进要求读书要安排一个“简易可常”的进程,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书的难易程度,先读什么,后读什么,要有次第常;读懂读通一书,再读另一书。朱熹说:“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在讲到读书要按难易次第而读时他说:“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节目(关键处),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读书之法也。”(《诗书之要》)这些都是为学的基本功夫,而有些人却做不到,为什么?“原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无根脚。”也就是说,不能循序渐进,不曾打好基础。
-
熟读精思读书必须记得背得,必须精熟。他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同上)这是对如何进行读与思提出的要求,其具体作法应该是“学者读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组处,一一认得,如自己作出来的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通透处。”可见读书要达到“熟读精思”要求,是很不一般的,它需要有意志、情感、兴趣的协同作用,有刻苦攻读、勤奋勉进的毅力。
-
虚心涵泳读书要虚心静虑,要忠于作者原意,不可先入为主,穿凿附会。要有耐性,切戒慌忙,要细心玩索,深刻领会书中旨趣。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慢咽,则滋味自出, 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朱子全书》卷 6)。“看人文字,不可随声迁就,我见处方可信。须沉潜玩绎(深钻进去,反复玩味分析),方有见处(见解)。不然,人说沙可做饭,我也说沙可做饭,如何可吃?”(《朱子语类》卷 11)
-
切已体察这是要求读书时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工夫,还必须将书中道理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能将书上的“圣贤言语,体之于身”,考察体验自己能否如此力行。朱熹曾说:“读书须是身心都入在这一段里面, 更不问外面有何事,可见得一般道理出。”(同上)朱熹是主张“读书穷理”的,他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性理精义》)而“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 须反来就身上推究”(《朱子语类》)。
- 着紧用力读书时必须抓紧时间、振作精神,不能疲疲沓沓、松松跨跨。他说:“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
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子读书法》)又说:“圣人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拔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 如此方做到工夫。”(《朱子语类》卷 8)总之,读书时虽不可求速成, 但必须抓紧抓狠,毫不懈怠,要有“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精神。
- 居敬持志朱熹认为,做学问的诀窍“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而“读书则实究其理,行己则实践其迹”(《性理精义》)。因此,他要求“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字逐句,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 方始看得文字精审。如此,方是有本领。”(《读书》)卷 11)这是教人读书必须将心收敛起来,有谨慎感,有进取心,不放纵自身,不轻率从事, 做到“专静纯一”,志于为学。人若具有这种精神,用于应事时,就能敬于读书。只要心能用于“专静纯一”,不“驰走散乱”,自然能做到“日用动静间”,使为学之道发自内心,学起来当然要“日成日新”。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关于读书方法论述的概括和总结,集中体现了他的读书论和读书经验,很有见地。后人亦有依据他的读书法,订立读书程序的。如元代教育家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明代学者陆世仪的“论读书”等等。但考究他的读书法,有两点需耍注意:一是他把治学概括为“读书穷理”,过分夸大了读书的作用,而且特别抬高了读儒家经书的地位, 使读书的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二是他的读书法不曾注意到书本知识与实际调查的配合,更谈不到实验或实践。但是,朱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是集古代书法之大成,值得认真研究和参考。
- 程氏读书法
这是元代程端礼本朱子读书法推而广之所制定的具体读书方法。其要点是:
-
读书要专心一志,如每日只读一书,全神贯注;
-
读书必须烂熟通透,随日力、资性,字数可以渐增;提倡倍读(背诵),反复温习玩索,倍读多至每段细看读百遍,倍读百遍,再通倍读二三十遍;
-
点定句读,钞录正文,这样既可以分清句读,校正假借字音,突出重点,还可以帮助记忆;
-
严守程序,先字训,次四书,次诸经,次读史,次读文,次作文;
-
不得每日作诗作对,虚费日力;
-
创制《日程空眼簿》,记载和考核每日学习功课。
程氏读书法,为人设置了一个刻板的读书程序,在今天知识、信息激增的时代,我们不应恪守它。但它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 注重精神专一、量力而行和温习记忆等,这又是值得参考的。
古代读书法内容丰富,体系博大,仅据上述也足以表明它在古代学习方法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习方法新体系,不应忽视对古代读书法的批判的继承。
- 古书标点读书法
标点读书法,我国自宋代开始,采取读书标点的方法。据张舜微先生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说,那时,“点”是指句读说的;而“标”则
是将书中重要的或特殊的内容,用各种符号记下,使“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宋代朱熹曾自述其读书方法时说:“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抹出;再读时又把有体会的地方用黑笔抹出;以后又用青笔抹出;三四番后,“得其要领”,又用黄笔抹出。这样每读一遍,便有一次新的体会,便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学规类编》卷四)。在明代,震川评点《史记》,自为例意。略云:朱圈点处,总是意句与叙事好处;黄圈点处,总是气脉;朱圈点者,人易晓;黄圈点者,人难晓。黑掷是背理处,青掷是不好要紧处,朱掷是好要紧处,黄掷是一篇要紧处。” 这种利用红、黄、青、黑等颜色来标识所读内容的方法,能够帮助理解、加深记忆,引导人的学习和思维由博返约,一步一步地深入到知识的精髓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