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①读题的习惯。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读题的重要性,然后教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读后告诉学生如何注意看数据,单位名称,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②“划题”的习惯。有许多老师教学生怎样用双竖线“‖”把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分开,怎样用横线“—”把已知条件断开。让学生实际划一划, 分一分。这样做的好处是逼着学生认真读题。③“说题意”的习惯。在“读题”,“划题”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会“说题”。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更主要的是养成审题习惯。
在解答应用题之前让学生经过先“读”后“划”再“说”这三步,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从认识应用题的外部联系,进一步认识到应用题的本质特点,逐步养成自觉的审题习惯。
2、去粗存精(抽象概括)的习惯
说明确一点就是把应用题“翻译”成文字题。这对抓住解题关键,分析数量关系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3、分析思考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要注意:第一,防止读题后立即问解法,不给学生留有分析、思考的余地。第二,防止提示过多, 把应用题变成式题,失去解应用题的意义。第三,把怎样分析、怎样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逐步帮助他们养成习惯。
4、仔细计算的习惯
要让学生知道应用题中计算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能简算的简算,能口算的口算,做到进位不漏,退位不忘,以准为主,先准后快。
5、检查验算的习惯
主要查:题目、数据是否抄对,列式是否符合题意,单位是否写正确, 验算主要是检验计算是否正确。
6、解题完整的习惯
所谓完整,即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读(理解题意), 找(条件、问题),析(数量关系),列(计算式子),算(算出结果), 验(检查验查),写(写上答语)。
7、再想一想的习惯
题目做好后,可想一想:还有其它解法吗?同哪几个题目有共同之处, 不同又在何处?在思考解题方面有何规律?还可引导学生进行一步想一想:如果改变题目中的某一个条件和问题,解答方法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