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消极心态与调控方法

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作文的消极心态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1.情感冷漠型。

这种类型,虽然能从理论上感知作文的重要性,也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但临到写作时却兴趣不浓,缺乏激情;他们对写作没有信心也没有决心。动笔前懒于动脑,不作深入思考。行文时信笔所至,匆匆涂鸦。写完后束之高阁,不再问津。他们对作文往往持一种无所谓的冷漠态度。虽然一般能按时作文,但大多为平平之作。这类学生的作文所占的比例较大; 而且,由于青年初期特有的从众心理、从俗心理的作用,他们对作文的冷漠感情往往会迁移和感染。

  1. 焦虑失调型。

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为消极不安情绪的体验状态。它可分为低度焦虑、适度焦虑和高度焦虑。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适度焦虑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而低度焦虑和高度焦虑则相反。低焦虑型的学生,作文时无精打采,无动于衷;而高焦虑的学生, 在老师布置的作文面前又极易使自己非常紧张,以至难以完成任务。这两种焦虑失调,造成了学生思维认识和思维创造的闭合,甚至导致厌恶作文的心理情绪。例如:有的上课打瞌睡,有的惹事生非,有的抄袭了事,有的干脆不做,有的把作文看作是一种沉重的思想包袱,等等。

  1. 情绪对抗型。

这类学生作文功底较差,思维流速迟缓。由于常常遭受冷遇和白眼, 他们总是感到不自在,失去安全感,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对老师丧失了信任,对作文怀有较深的反感。其心理势态为畏难、对抗。由于师生在情感上形成了一道沟壑,他们对老师的指导充耳不闻,对老师的批改视而不见。作文本上不及格的分数与满目的改笔,常使他们对作文产生逆反、对抗心态。

这九种消极心态,体现在作文操作过程中,有如下写作障碍: 1.审题时的心理障碍

一见到作文命题,心里就发慌,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表现出焦虑不安的种种心理状态。

(1)“没有内容可写”,产生困惑心理。面对教师的作文命题,“望题兴叹”,无话可说,以至渐渐地陷入困惑之中,致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

“没内容可写”,这是在中差生中间普遍存在的一种作文练习的困惑心理,这种心理障碍将大大蚕蚀学生完成作文的信心,毁灭学生在作文练习中孜孜以求的意志,它将导致学生在作文观念与实践上,全面走向困惑抑制的可悲境地。

( 2)“不知从何下笔”,产生迷惘心理。面对作文题,往往举棋不定,不知从何下笔,陷入一种迷惘的心理状态中。其表现一,命题是单项型的,难度小,内容多,不知写什么好。如:有的同学在写《一位可敬的人》的文章时,觉得可敬的对象众多,可敬的事一言难尽,确定写谁呢? 写什么事呢?他们往往犹豫不决,一时难以下笔。其表现二,命题是多项型的,命题本身给学生多种信息干扰,使学生瞬息难辨主次。如:《老师、

家长和我》,究竟是以“我”为主呢?还是以“老师”或“家长”为主呢?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怎样?“老师”、“家长”和“我”的关系怎样?等等之类,引起众多的信息,反映到学生大脑中,一时理不清头绪, 产生了心理迷惘,以至惑乱。其表现三,命题是多见型的,如:《运动场上的见闻》,学生不知参加过多少次运动会,目睹过多少运动的项目,该是有话可说吧!但当学生提起笔来,面对纷乱的材料,什么都想写,却什么也写不出来,原因是学生对这些“屡见”而自认为“不鲜”的材料熟视无睹,在他们的大脑皮层上形成不了“优势灶”(即兴奋点),文章也就确定不了写作点。

作文是一种信息的输出。作为作文命题它却是一种信息源,这种信息源,通过学生的发散思维,众多的信息会接踵而来,如果不能调整这众多纷乱的信息,进行集中思维,那么就会不自觉地堕入迷惘的烟海之中。

学生审题时的这种迷惘心理,不仅拖延了一篇作文的起步,造成“入题太慢”、“选材不当”等作文通病,而且影响作文的条理性,甚至导致文章主题喧宾夺主,终将文章导向失败。

(3)“还是老题目”,产生侥幸或厌烦的心理。作文命题“还是老题目”,比较普遍地受到中差生的欢迎,对有一定写作水平的 20%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灾难,他们感到兴趣索然,象《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之类的“老题目”,从小学到中学简直写腻了,但又写不出新意。因为“第一次”所写的内容在大脑中刻下了深刻的印记,当他们以后作文时,总跳不出第一次模式,思维的翅膀无形被这“首次效应”捆住了,写出的东西只是“旧调重弹”,他们感到这类“老题目”没意思,产生厌烦感。

遇到“老题目”,是侥幸也好,还是厌烦也罢,这两种心理都是不利于作文的,它们不仅不能提高写作水平,白白耗费习作者的时间,而更严重的是,它们将扼杀学生写作的兴趣。

  1. 行文时的心理障碍。
  1. 结构模式化——消极心理定势的影响。学生作文在结构上很难有所突破,尤其是回忆性的文章,差不多千篇一律地有统一的结构。如写《童年的一幕》,开头,写自己已步入青少年时期,可忘不了童年生活,由此引起回忆。第二段,回忆童年中发生的一件事。第三段是文章结尾,与开头呼应。类似文章写过多次,结构都如此,形成了一种结构模式。

这种结构模式的产生,无疑是受消极心理定势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此类文章结构时,曾模仿过这种结构,在心理上形成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干扰着以后的思维活动,跳不出原来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维限于单一化。

  1. 材料通用化——懒于思索的惰性心理。学生作文的材料,常常是老一套。如写《寒假纪事》,今年写的是除夕的团圆饭,明年写的还是除夕的团圆饭。又如,写《一个心灵美的人》,以一个清洁工人的劳动为题材。后来写《清晨》,还是以这位清洁工人扫街一事为题材。再换上几个题目,同样还可以以此为题材,真可谓“一材多用”。当然“一材多用” 能变换角度也是可以的。但有些同学却不能根据新的命题,选择入题的角度,面对新的命题,情不自禁地想到过去作文的材料,充当一名材料搬运工,使材料无丝毫新鲜感,当然也谈不上时代感了。

“材料通用化”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对材料缺乏感知与理解,另一方面是学生对雷同的命题不能进行分析,不能强调角度去考虑题材。结果

不仅是无助于作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习作者思维僵化,形成一种懒于思索的惰性。

  1. 语言成品化——机械运用的心理因素。堆砌华丽词藻,移用生动佳句,往往是爱好写作的人最初容易犯的毛病。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认为堆满好词佳句的作文便是好文章。每当作文时,他们便搬出自己的“佳句本”,能用便用,不能用也转弯抹角搬进文章里,结果一篇文章写下来, 不知所云——因为它只是“成品化语言”的组合。
  1. 成文修改时的心理障碍

(1)“不愿改”的怠惰心理。学生认为写完了就大功告成,一交了之。缺乏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视,存在一种懒于思索的怠惰心理。

( 2)“不知何处须改”的盲目心理。文章写成后,虽然有修改的愿望,但不知何处须改,觉得字字句句无修改之处,存在一种盲目自足的心理。

以上两种心理障碍,使得许多学生从根本上取消了写作训练中“修改” 的这一重要环节,而且据我了解,目前大多数学生“落笔成文”,连草稿也不想打,他们认为这是节约时间,其实这种作法是极端错误的,因为从打稿子到修改,这本身就是一次写作与思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