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审题的步骤与技巧

快速而准确地审题是考场作文成败的关键。而要做到审题快速而准确,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 准确把握写作范围

一看到题目或材料,就要想一想:这个文题所包含的范围有多大?现就文题的三种类型简述如何把握作文的范围。

  1. 关于独词题(即单一概念题)。如《论考验》,题中“考验”没有其他词语作限制,所以本题的外延很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论说。可先简明阐释什么叫考验,然后谈考验的性质,从哪几方面接受考验(如意志、觉悟、勇气、忠诚、对人对事的态度等),考验的意义,如何勇于对待各种考验。也可从具体的事例入手(如工作、生活、战斗、竟技等), 说明何谓考验,列举经受考验锻炼的典型事例来说明考验的意义。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哪些考验(学业、班级工作、团队工作、选择志愿等),我们在考验面前应取的态度。由此看来,题目越简单,题目含义就越宽,写作可涉及范围就越广。这里切忌把文题的范围随意缩小、扩大或转移,如文题《习惯》有的说恋爱、友谊是习惯,改革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习惯,这样把文题的范围任意扩大或转移,就没有把握住范围,偏题的可能性就很大。

  2. 关于词组(或短语)、句子题(即概念关系题和判断联想题)。前者如联合型“××与××”式偏正型“××的××”式等,如《我

发现的美》,对这类题写作时要紧扣某些限制性的词语,为此题中的“我” 确定写作者的范围,“发现的美”并非“认为的美”、更非“美的鉴赏”, 这就确定了立意与取材的范围。后者则多为主谓型,如《人生处处有考场》, 对这类题一方面要从题目整体上去完整地把握题意,并特别要注意某些词语的比喻义与引申义等,另一方面要格外注意做宾语的词语或句子的连带成分。如本题,“人生”、“处处”、“考场”这些词语确定了论题的范围。“考场”的范围指凡是检验优劣的场合(如学习、工作生活、战斗

⋯⋯),“人生处处”框定的写作范围是:或以众多的事例来论述人生到处都有考场,或选一两个最能集中说明题意的事例作适当评析,并以此作重点来统领其他概括罗列的例子。

  1. 关于材料题(含看图题)。

对这类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吃透内容。

要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范围,就要先分析题目、提示或所供材料中的重要词句的含意。议论文要确立论题和论据范围,记叙文要确立时、地、人事的范围。说明文要确立某事物(或事理)的说明范围,而不可把范围任意缩小、扩大或转移。只有明确了写作范围,才能象建筑师对一座建筑物的长度、深度与高度了然于胸,建筑时就不会出现“越界而犯”。

  1. 要明确文体要求

一般地,辨别文题所揭示的文体,是有以下规律可寻的。

  1. 记叙文体的辨别

以具体的人物为题的(如《母亲》)、以记叙的事物为题的(《如项链》)、以时间为题的(如《长江三日》)、以地点为题的(如《娘子关前》)、以描写的自然景物为题的(如《荷塘月色》)、以记叙的主要事

件为题的(如《荆轲刺秦王》)、以带有象征性或抒情意味的词语为题的

(如《灯光》),等等,这些多属记叙文体。也就是说,标题中带有“记”、“回忆”之类词语或涉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大多可定为记叙文体。

  1. 议论文体的辨别

题目为发问句的(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抽象性成语的(如《不求甚解》)、为古今名句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行行出状元》)、体现中心思想或论述主要问题的(如《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体现修辞的特点的(如《匠心独运,妙笔生辉——浅谈《子夜》第一、二章的艺术处理》),等等,这些多属议论文体。简言之,就是标题中带有涉及抽象事理的词语,如“读”、“说”、“议”、“启示”、“观后”“读后”、“有感”之类词语的,多属议论文体。

  1. 说明文体的辨别

题目直接指明所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即点明说明对象的,如《蜘蛛》、

《眼睛与仿生学》、《统筹方法》)、揭示说明的基本内容或重点部分的

(《食物从何处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点示说明中心的(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限定说明的对象或侧重点(如

《中国石拱桥》,明确界定说明对象是中国桥梁建筑中的石拱桥一类;(如

《石油的用途》,则划分了文章说明的侧重点,即石油的种种使用与原理)、提出应予关注的问题或发出正面的号召或揭示科学的远景的(如《向沙漠进军》、《酸雨威胁中国》、《21 世纪的新能源》),等等,都可定为说明文体。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文题,有时也属说明文体(如《新奇·典雅·隽永——介绍任意的装帧设计》一题中,“介绍”一词起着判决文体的作用。如把此词改为“试论”之类此文就非写议论文体不可,)所以说,题目、要求或所供材料中有涉及事物特征、性质、形貌、结构、成因、关系,功用之类词语的,多可定为说明文体。

  1. 要确立文章主题

那么,临场作文时,怎样确立一个既准确深刻,又新颖集中的主题(或观点)呢?

  1. 全面理解题目或材料的要求和意义。

把握其中心或要点(中心或观点不能含糊或武断,要紧扣题意,并顾及命题者的意图)。如是提供材料的作文,就特别要注意把握每个关键性词句的精确含义,这是准确立意,不走题、偏题的基本前提。

如:1992 年的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题:

1990 年 5 月,北京市第二中学梁帆同学飞赴荷兰,参加由联合国少儿基金会主办的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有五十七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在洒满阳光的草坪上即将举行开幕式时,梁帆同学发现在参加国的国旗中,竟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这位 13 岁的小姑娘立即走到主持人面前,向她有理有节地提出了抗议。主持人马上表示歉意,并说当即补挂。当粱帆同学看到我们伟大祖国的五星红旗飘扬时,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应该说,这个材料并无难读处。语言平实,含义也显豁。可是不少学生犯了审题不准的错误。有学生着眼时间,写了《庄严的一刻》《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有学生抓住国旗,写了《五星红旗我爱你》《国旗——国魂》。还有的从梁帆下笔,写了《中国人的骄傲》。显然,我些

文章偏题了。原因在于这些学生浅尝辄止,匆匆审题,没有对材料从整体上加以把握,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倘苦完整地通读材料,就不难发现, 材料记载的是参加国际会议的梁帆同学因没有看到祖国的国旗而提出交涉抗议,终于使五星红旗迎风升起这件事,赞扬的是梁帆同学自觉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行动和胸有祖国的爱国精神。明于此,切合材料上等级的论题

(点)就应该是“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爱国贵在行动”等等。

  1. 领悟作者的倾向。

有些材料,审题时还必须体味作者的倾向性。比如:

爱迪生要招一名助手,条件是对他的提问对答如流,爱因斯坦应试。问:“在常温下白云母的电阻率多大?”答:“在《电工手册》里有现成的答案。”问:“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答“可查一下《铁路指南》。”问:“不锈钢用什么材料制成?”答:“可查《金相学手册》。” 爱迪生说:“您虽然对答如流,可惜只能打零分。”爱因斯坦自动告退。他说过:“我从来不记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那些没有载入书本的东西。”

有的同学认为:“怎么可以从来不记词典手册里的东西?”“爱因斯坦的话对我们是不适用的”,于是把爱因斯坦当作靶子予以批评。其实, 只要能平心静气地读完材料,注意结尾“爱因斯坦自动告退”的动作和“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那些还没有载入书本的东西”的话语,我们就会发现, 作者不仅没有贬斥爱因斯坦,而恰恰是在褒奖爱因斯坦。领悟了作者的这个倾向,最切题的论点就应该是“不拘泥于书本才有创造力”和“要反对死记硬背”等等。

  1. 抠住材料的眼睛。命题作文有题眼之说,材料作文同样有题眼,

    这题眼就是材料的要害处。比如 1990 年全国高考作文“玫瑰园里的花与刺”的材料,题眼就是小姑娘的两句话。这两句话互为因果,第一句是“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第二句是“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审题的时候,如果能抠住这个题眼,那么整个材料的基本意义及其材料的个性也就显现了。

  2. 破译材料的内涵。碰到“树木·森林·气候”这样的材料,就要马上明白,现在不是在考自然地理知识,而是在考查评价社会现象的能力;

    同样,一看到“小马过河”“河水与河岸的对话”,也应马上感觉到作者不是在向小朋友讲故事,而是借机在向我们中学生形象地讲解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了这一点,接下去的破译材料所隐含的语意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谓破译内涵,就是揭示掩盖在比喻、象征或寓言等下面的那个理。比如有一个作文题要求学生阅读《猴子磨刀》,然后写议论文。故事是这样的:

一只猴子捡到一把刀,但这刀很钝,连一棵小树也砍不断。它跑去请教砍柴人:“告诉我,你的刀为啥那样锋利?”

“我把它在石头上磨过的。” “磨过了就行了?” “磨过就行。”

猴子高兴地跑回去,拿了刀就在石头上使劲地磨着、磨着,一直把刀口磨得差不多和刀背一样厚。等它再去砍树时,不用说,就更加砍不动了。

读完材料我们知道猴子谦虚好学,可结果并不佳。那么为什么它“使

劲地磨”,却反而“更加吹不动了”呢?材料告诉我们是它“把刀口磨得差不多和刀背一样厚”,也就是说,人家磨刀是顺着刀锋磨刀,而它是逆刀锋磨的。看来作者是想告诉我们,磨刀必须看好方向,否则不仅白磨, 而且有可能越磨越钝——这就是这个寓言所寓之理。再加以联想和类比, 其实何尝仅仅是磨刀,人世间多少事情,若一味蛮干,不看方向,其结果只能是黄胖舂年糕,吃力不讨好!这是该寓言表达的哲理之一。其二,猴子的一问,只明白了刀的锋利需要磨,却没有再问,以明白“怎样磨”。因此,仅凭一知半解,极有可能把事情弄糟。这样,才算审出了材料的内涵。

  1. 要多方设意与比较筛选。因为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同一事物,

    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提炼,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意蕴。假如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开掘事物的“一面”,寻找它的个性特征,就能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新颖主题。有时通过比较(不同事物或相类事物的比较。“横”的比较与“纵”的比较、古今的比较与中外的比较,等等),把事物各自的特点找出来了,角度就出来了,立意就新颖、不一般了(象“读后感”、“读后评”这种文体在这一点就表现得特别明显:同一内容,发感或评论的“重心”可以各有侧重,各自不同。同一事物,不同作者所作出的判断和评价可不尽相同或迥然相异。)如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有联想、发挥和类比,如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含由物及人)、由正及反、由点及面、即小见大等等,论证的内容就会更加深刻,立意也就既新且深了。

注意一点,切忌对题目或材料内容浅尝辄止,或片面地看到一个要求就轻易动笔;要力求体现时代精神。

从具体文体的要求看,一般说,“写人”的文章,要着力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全力寻求出支配人物一切言行举止的那种思想的制高点; “记事”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事件蕴含的“思想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显示的许多意义中找出最主要、最动人、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那一点来; “写景状物”的文章所描摹之物是那种事物中个别的、具体的一个,它要求我们以景与物中确定文章的寓意情感(即所谓托物言志,借物喻情,笔在物内,意在物外);“说明”的文章所状之物就没有这种情况,所介绍之物则往往是那种事物共同的、一般的特征,是对客观事物的说明,是从某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中确定说明重点(如事物性说明文,应将事物“是怎样的”作为说明的重点;事理性说明文说明的重点,在于事物的因果联系与内部规律、事物的科学常识、知识、原理、理论等);而“论说”的文章要以抽象的概念、概括的语言,阐述关于事物、人物的普遍特点,要从零乱的材料背后揭示出条理和隐秘联系,要着力于对事物“矛盾”的剖析,善于从题目或材料中分析、提炼出中心论点。

下面试举一例说明多角度立意与比较筛选法的具体应用。

例:阅读苏轼《石钟山记》,试从不同角度提出议论的中心。多方设意:

①从苏轼不迷信前人的论断,敢于质疑的角度,提出“学贵多疑”的论点;

②从苏轼于“莫夜月明”之时,“乘小舟,至绝壁下”进行实地观察的角度,提出“凡事必须调查研究”的论点;

③从苏轼强调“耳闻目见”、不可“臆断”的角度,提出“臆断是认

识事理的大敌”的论点;

④从苏轼“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的角度,认定苏轼是个骄矜自负的人,可提出“以苏轼的骄矜为戒”的论点;

⑤今天仍然值得提倡苏轼那种不迷信古人、勇于质疑、敢于打破砂锅问到底,强调目见耳闻,反对主观臆断的科学态度;

⑥认为苏轼不迷信前人的态度,是可贵的;但前人的论断并不都是不可信的,苏轼一味怀疑前人的态度,也并不可取。

比较筛选:

①、②、③种最好,论点提得正确、集中、明确;④种:论点虽然提得集中、明确,但单从《石钟山记》来看,很难说苏轼是个“骄矜自负” 的人,这样提出论点似嫌武断、偏颇,不够正确;

⑤种:论点虽然正确、明确,但不集中,面面俱到,论点里包含了那么多的内容,势必“贪多嚼不烂”;

⑥种:由于论点提得模棱两可,不很明确,因而也就说不上论点的正确和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