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照录板书式笔记的弊端

叶圣陶说过:我们不能只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字、研究文法修辞的规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教师指导学生比较、归纳“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规则”的最有利的阵地应该是讲台,最有效的时间也必然是每堂课的四十五分钟。教师“传道”、“解惑” 的同时,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新感知的材料只有及时地纳入脑海中相应的知识系统,并且记在笔记本内贮存起来“备忘”, 才能“随时”提取,与过去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发生联想,“同中找异”,“异中求同”,发掘其本质特征,运用其本质规律来解决新问题。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如果不立刻将新感知的材料进行比较、归纳、贮存下来,课后再整理知识,这“课后”的“后”弹性很大,有的“后” 几天,有的“后”几月,有的甚至“后”到中考、高考的总复习。这时才来整理知识,补做笔记,回忆几天前、几月前、几年前所获取的知识也太吃力了,还谈得上融汇贯通、灵活运用吗?

俗语云: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无论多好的记忆力都是有遗忘率的,就是人称有着“照相式”记忆力的钱钟书先生,在“横扫清华图书馆”也要做下数以万计的读书笔记。

无疑,做好语文课堂笔记是必要的。那么,中学生应该怎样做课堂笔记呢。一般的笔记方法,无外乎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依瓜画瓢地抄。本文暂且称之为“照录板书”法。这种笔记方法,在中学课堂里甚为流行,其弊病有四:

其一,不利于知识贮存的系统化、规律化。

教师精心讲授的每一堂语文课本身应自成一个系统,又归于整体大系统中。如对各种文章含义的理解、各类文体的一般常识、有关字、词、句的联系规则等等。

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头头是道,旁征博引,神情专注地讲解着,不时回过身子往黑板上写上最有“代表性”,最有“特征性”的个别词语。如:讲授《拿来主义》,教师在指导预习,导入新课等环节后,分析写作思路、语文结构层次,然后研习课文、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这其间或提问, 或讲解,或回答,或讨论⋯⋯,教师深入浅出地“传道”、“解惑”;学生津津有味地吸纳新的知识,新的道理。四十五分钟后学生的笔记本上却只留下教师“精美”的“板书设计”:

 闭关主义(排外)

破送去主义(媚外)

 

  孱头——逃避主义

 

 破(三种态度) 混蛋——虚无主义

拿来主义 

废物——投降主义

立

占有

  

 立:拿来

使用(鱼翅)

   

  挑选存放(鸦片)

 

 毁灭(姨太太)

如此笔记,简是简单,但课后要学生回答诸如“一味奉行‘送去主义’ 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怎么理解‘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等等问题就难了。

其实这些问题,教师在讲课时都煞费苦心地讲过。只可惜没有指导学生及时地作下理解问题的要点、方法的笔记。即没有指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有规律地归纳、比较、整理贮存。

其二,不利于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

学生的笔记只是照录黑板的只言片语,而没有把它纳入相关的知识系统中,就不能完成其“备忘录”的使命。天长日久,学生把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遗忘得差不多了,运用知识时,他们的思维必定集中于回忆教师的讲解,而无力顾及开拓联想、深究的思维空间。回答教师讲解过的问题尚且困难重重,举一反三,运用已知的规律产生联想,灵活机动地解决新课题又谈何容易呢?

其三,不利于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了——“时间就是金钱”。中学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加快节奏,尽可能地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应在四十五分钟内传更多的“道”,解更多的“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点,同时整理这些知识。

而一般的笔记方法在贮存、整理知识时速度慢,谈不上高效率。“四十五分钟”一部分被教师“讲”、被学生“听”(这儿指纯粹的听)过去了;另一部分用于教师板书;还有一部分用于学生的“照录”;如今提倡“讲练”结合,还得拿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练”。这个“练”当属于获取知识的阶段。只有学生的“照录”属于“整理知识”的范畴。试想想, 如果能有机地利用四十五分钟,让它全部用于“获取知识”与“整理知识”, 那岂不就一石三鸟吗?

其四,不利于人才技能的充分施展。

很少板书的大学教师常常抱怨:大一、大二的许多学生连笔记都不会做。追根溯源,是中小学阶段没有授给学生正确的笔记方法。

高中毕业的就业者,更需要具有做笔记的能力。听报告、演讲,听领导布置工作,往往需要记笔记。然而他们在中学里只学会了“照录”法, 总不能让这些报告者、领导人也“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