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业学习的变化与衔接
由小学到中学,学习环境的突变,学习方法的变革,使得不少同学“到初中成了差生”,“不知不觉滑了下去。”所以怎么认识和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怎样系统掌握一套科学学习方法,是摆在你面前的燃眉之急。
- 中小学学习最突出的变化表现为:
-
从学科上看小学是基本常识教育,然而中学已排列出现代科学分支的框架。
-
从学习方法上看小学偏重于识记,靠教师灌、管,靠自己死记硬背,凭着小聪明还能应付。但到了中学就不行了,中学在识记的基础上偏重于理解和思维训练,要靠自己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
-
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看小学教师任课集中,管理严格,而中学教师任课专一,学科划分更细,“管而不死”“松而不乱”“明松暗紧”, 刚进初中的小同学总有几分“解放感”殊不知就在这种“解放感”中,被“暗紧”的急流冲下了滩。
-
小学在管理上偏重“规范”,“强化”,而中学在管理偏重于“培养”,“引导”,“发展”(因为你们已经渐渐长大了),这“松”和“紧” 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一切都要靠自己自觉。
-
从心理和生理等内部环境看学生已经进入少年期,已经进入思维发展的第五个飞跃期的最近区(这个飞跃在初二的时候达到高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时期关系着你这一辈子的智能发展水平。
- 如何进行学法衔接
-
养成预习习惯,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前五分钟(或前一天晚自习)把下节所学内容预习一遍,看懂多少算多少,不懂的地方记一个符号,这些地方常常是听课的重点或难点。这样去听课就能变被动听为主动想、主动问、主动议、主动练。成为学习的主人。
-
学会“点、批、划、注、译”在预习和上课时把“重点”“点” 出来,把关键词语、公式、结论“划”出来,把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间推算或推理、或技巧)“批”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译”出来或加注解。
-
学会记简单听课笔记读书的心得,老师讲解的补充材料,要简要快速地记下来。笔记本是知识库,信息站,是存在于你脑外的“头脑”。
-
学会整理、归纳小结知识都有它的结构和系统,知识系统要去整理,知识结构要去钻研,去发现,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列和组织。切记, 只有系统有序,掌握了结构的知识才能灵活运用,才能迁移、发散、再创造。
-
重视思维训练、能力发展,兴趣培养初中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的多了,但是这个时间是给预习、议练、思考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用的。
-
学会听课课堂是你获取知识技能,发展能力的最重要的窗口,不但要专心听,而且要研究听法:
①首先要在预习的基础上听,在完成课型的第二个环节的基础上听, 把握一般的(对一般多数同学而言)重难点,和自己特殊的重难点。②手脑并用,勤于实践。③勇于发言、议论、发问,暴露自己学习上的疑点、弱点,也许有时会引起同学的哄笑,但哄笑正是对自己的鞭策。④先顺着老师的讲解思路听,不要在一个疑点上纠缠,而中断了听整体的讲解,先
认定它,别着急,待听完后再问、再议。⑤已听懂的内容,要不骄不躁, 深入一个层次思考——怎么用,有哪些题型,方法的核心是什么?想一想和哪些问题相关。⑥排除干扰。课堂上来自外部和同学间的干扰是经常发生的,这时要有一点“我要成才”的浩然之气才行。“侵犯和浪费你的‘45 分钟’的朋友不是好朋友”。⑦从现在起学记听课笔记,三言两语,用一个符号把没听懂的地方记下来,问同学,问老师,“积小疑而不问,必酿成大患。”(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后面要逐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