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学习的产生
在我们生活的大多数情况下,学习并不怎么成为问题。一个(外行的) 人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向经验学习,仅此而已。人类从有史以来就一直在学习,在大多数情形下,他们对学习过程的本质并没有考虑过。父母教了孩子,熟练的工匠们也教了徒弟。孩子和徒弟们都学习了,而那些教他们的人则很少感到有必要掌握学习理论。教学工作的进行,是“教者”告诉学生们怎样做并做给他们看。当学习者做得好的时候,就夸奖他们;当做得不好的时候,就申斥或者惩罚他们。教师们只不过用他们自己在儿童、青年或当徒弟时受教的那种方法去进行教学。
当学校发展成为促进学习的特殊环境的时候,教学就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了。学校所教的学科,同作为一个部落或社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学习的东西不同。掌握学校的科目,无论是基本“三会”、外语、几何、历史,还是其他学科,对于儿童显然是一种和那些日常生活中视为当然的东西完全不同的学习任务。它们和日常生活问题的联系似乎常常不很明显。因此,学习者深深感到,这些科目同每天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以及政治生活所需要的手艺和技能大不相同。
自从教育成为学校的正式计划以来,教师们觉察到,学校中的学习常常效率很低。例如,所要学习的材料也许向学生们讲述了无数次,但没有显著的效果。许多学生似乎不感兴趣;许多学生变得难以管束,从而对教师造成严重的麻烦。因此,课堂常常好象战场一样,教师和学生互相对抗。然而,心理学和教育专业一发展,专业人员必然要开始提出问题。当教学从母亲的膝下移到为促进学习而设计的正式环境的时候,就不免有一小群人起来开始思索:学校能否取得最可能好的结果?于是,那些批判地分析学校实践的专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们发现,在心理学方面或多或少的系统的思想派别的发展,为他们思想的明朗化,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工具。这些思想派别的每一种都明确地或含蓄地包含一种学习理论。而一定的学习理论,又转过来包含一套课堂实践。这样,教师们如何编制课程,如何选择教材,如何挑选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学习”的理解。因此,一种学习理论可能起一种分析工具的作用,它的拥护者们能够用它去判断某个特定的课堂情境的质量。
一个学习理论,是一种关于学习过程的本质的系统的综合观点,人们凭借此观点,用某种方式和他们的环境联系起来,以增进他们更有效地利用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环境的能力。
从十七世纪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尽力发展了一些系统的并得到实验证实的各种学习理论。在这个时期内,曾经不时出现过或多或少系统的学习理论向原有的理论挑战。近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在流行的学习理论范围内集中研究了和认知、动机、知觉、记忆、编码以及心理语言过程有关的一些问题。然而,现在对发展比早期学习理论更全面的学习理论的兴趣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