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古代学习方法指导的运用五步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待教与学问题上,大都十分重视教育学生如何为学。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著述,构成了一座恢宏的学习文化宝库,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继承和发扬光大。武汉市硚区教科室姚继成老师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

  1. 注重远大其志

教育学生以立志为学习之本,是古代教育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首要条件。孔子自十五岁志于学,数十年“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在他看来, 立志学习是人生第一大事,第一需要,而衣食住行荣华富贵都退居其次。宋代教育家张载提出为学要立志,“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义理篇》)。明代学者王阳明也很注重立志为先,他说“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清代王夫之更强调“志必专一”,他说“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志于彼又专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无志。”(《俟解》),只有立定专一志向,才能认识事物,从事学习,获得高深而丰富知识。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引导学生立志学习,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精神支柱,是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其学习习惯,锻炼其学习意志,形成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根本保证。于是我们学习心理教育入手,把改革试验的着力点首先放在学习动机的指导上。

  1. 提倡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向来是古代儒家学者认识事物,从事学习的一条重要途

径。王夫之说:“夫知之方有二,二者相济也,而抑各有所从。博取之象数,远征之古今,以求尽乎理,所谓格物也。虚以生其明,思以穷其隐, 所谓致知也”(《尚书行文》)。他认为格物,致知是认识过程的两阶段, 两种境界。格物是进行感性认识阶段,可获得初级的基础知识。致知是进行理性认识阶段,可获得高深的规律性认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 “致知”是“格物”的升华,彼此相济,彼此相从。北宋教育家程颐也曾总结了学习过程的三个递进阶段。第一阶段“入乎耳”。也就是通过各种感官而得到感性认识。他主张“博学善问”,“多识、多闻、多见”。第二阶段“著乎心”。亦即感性认识经过思考进入理性认识。这一阶段他强调“默识心通”、“慎思明辩”。第三阶段“见乎行事”。也就是把理性认识付诸实践阶段。他主张此时学生要“闻斯行”,“践行其言”。

遵循“格物致知”学习原理,在开展初中学法指导试验中,强化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具体指导。学习过程是学习方法、学习程序和智力活动方式的总和,是科学学习方法的动态展开。根据现代初中学习特点,把学习过程分为:激励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等五个基本程序。激励动机是学习准备阶段,是学习活动的一种推动力, 并贯穿于各个阶段之中;领会知识是学习中心阶段,是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基础;巩固知识是学习的中介阶段,是领会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又是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运用知识是学习的具体化阶段,是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检查学习效果是学习检验阶段,以利用反馈信息,更好地促进学习。在这五个程序中,反复要求学生集中把握好中间三个环节。领会知识时,

学生要利用多方面感知活动来丰富自己感性认识,以唤起生动的表象,尽可能使眼、耳、口、手、鼻等多种感官协调动作,以获得完整精确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认识知识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达到真正理解程序。巩固知识时,学生要把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有机结合, 使所学知识有效地储存起来,并转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运用知识时,学生要能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充分发展自己智能,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再学习。

  1. 主张博约统一

    “博约统一”是古代教育家治学的重要原则。它着重解决学习的广博

与专一的矛盾。孔子曰“君子博学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费畔矣夫!”

(《论语、雍也篇》),他主张学生“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但不可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东汉大学者王充也强调治学问要“博”和“通”。他说:“能多种谷,谓之上农;能博学问,谓之上儒。”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特别提倡博学,他以盖房子为例,说明只有“阔开基, 广开址”,才能使建筑物高大坚实。但博学不能“杂而无统”,应当“博而后约”,将博与专统一起来,“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杂。”(《朱文公文集》卷三)这里所述博与专结合包含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即“以类而推”。通过博学,掌握同类事物一般原理,然后,以一般原理去分析具体事物特殊规律,达到专一精深,即在博学的基础上专精,以专精统驭博学,两者辩证统一。

依照“先博后约,以约驭博”的学习原则,广泛开展“到书海中漫游” 的竞赛活动,指导初中生博览群书。其次要求学生做到二结合:一是与课内学习相结合,如语文课学了《社戏》,就可阅读《呐喊》;二是与个人兴趣爱好相结合,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最后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积累。在博览基础上,又以课外学科小组形式指导学习专攻,如:物理无线电组、数学微机组、文学创作组、气象天文组、化学实验组、生物解剖组等。

  1. 强调清心涵泳

    “清心涵泳”指的是学习时一定要“心静”,静时才能心清,心清则

感觉敏锐。静时才能涵泳,即可沉浸入书本,悟出道理,学有所得。这是北宋教育家张载治学理论结晶。早在战国中期,孟子就很强调心致志学习, 全神贯注读书。他很形象地用学下围棋为例,说明奕秋两个学生学习结果不同,决非智力差异,而是专心与不专心的原因。北宋另一位学者程颐更提倡学习要“心志专一,毋泛毋略”。“专一”有两层含义:一是就所学的对象而言,他以为心不主一,如破屋不能御寇;如空瓶难抵水注,若有水充满于内,虽江海之大也不能侵入。

指导学生掌握“清心涵泳”,做到学贵专一,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或讲座),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切实做到四个“专一”。

首先是课前预习专一。预习是学习中超前思考,它可增强学习主动性, 扫清知识障碍,提高听讲水平,培养自学能力。

其次是上课听讲专一。课堂学习是学生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做到专心上课,必须帮助学生认真克服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

其三,独立作业专一。独立作业是指同学们自己经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单独完成练习的过程。在试验中向学生提出专心完成独立作业的五

项要求:(1)认真审题。(2)仔细做题。(3)自我检查。(4)改错提高。(5)综合训练。

其四,复习小结专一。复习小结是学生“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它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概括化、达到牢固掌握,防止遗忘目的。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单元系统复习,期中期末总复习,抓住学科特点针对复习。在复习基础上又帮助学生分析综合,掌握单元归纳法,“知识树”图示法, 列表对比法,歌诀概括法等小结方式,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1. 重视学思结合

孔子在阐述学习与思维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时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可见,学思结合,两者并重在孔子整个教学生涯中是贯彻绐终的。宋代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思想,主张学与思结合起来。他说:“若读得熟而不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学归类编》)。明代黄宗羲也强调学与思相结合。他认为,要真正学有成就, 还必须精湛严密思考,只有这样,学习才会有所收获,人的发展(包括思维能力)才会成为可能,所以他说:“唯深湛之思,贯串之学,而后可以去之怵之。”(《南雷文约》)。

古代教育家的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也正好说明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在开展初中学法指导试验中要反复向学生强调思维能力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能力。它是人类智慧的集中表现,是学生发展智能的核心,也是学生形成各种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基础。为了帮助初中生在学习过程逐步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求他们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如思维广阔性,表现为全面地看问题;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全面地看问题;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善于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批判性,表现为严格按标准比较鉴别问题;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依据客观情况变化而思考和解决问题。思维敏捷性,表现为能迅速而正确的解决问题;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按逻辑规律思考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比较法、分析综合法、抽象概括法、归纳演绎法等。实践证明,指导学生注意学思结合,可使学生进入好学、乐学、会学、善学的最佳境地。

综上所述,从五个方面概述了继承我国古代学习思想的体会,借以指导现代中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但中华民族优秀的学习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精深博大,丰富多彩。有志于学习科学研究者要继续在这座宝库中探索,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我国古代学习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