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发展概述

二战前,德国东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全德出铁量东德仅占 1.3%,煤占 2%,钢占 7%。经过二战的破坏,东部经济更加支离破碎,加上沉重的战争赔偿,东德经济十分困难。按规定,苏联从东德索取了 100 多亿美元的赔款,大批工厂设备被拆除运往苏联。据估计,每一个东德人为赔款、设备的拆除等而负债 2500 马克,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由于“马歇尔计划”

和其他投资,每一个西德人得到了 140 马克的补助金。东部的重建工作困难重重。

1949—1950 年,东德执行了建设和平经济的两年计划。经过努力,该计划提前完成,在可比的领土范围内,1950 年 7 月东德工业生产超过战前水平的 8.9%,劳动生产率达到 1936 年水平的 93.8%。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用以提高劳动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水平。1949 年 12 月 12

日颁布了一项雇农保护法,使雇农的生活得到基本的改善。1950 年 2 月 8 日, 又颁布了有关法令,要求各级政府吸收更多的青年参加全国新生活的建设工作。同年 8 月,党和政府提高了某些主要工种工人的工资,降低了商品销售价格,年末还取消了主要食品的配给制。

1950 年 7 月,统一社会党提出了发展国家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

预定大幅度提高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量要比战前增长 1 倍,农业产量提高25%,国民收入提高到 1950 年的 160%以上,同时还要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 在这一前提下有倾向地分配基本投资额。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两年,政府注重于国民经济的结构改组和技术改造,重点投资重工业部门,兴建基本原料工业工厂和生产资料工业工厂,组建远洋船队。经过努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工业产量方面的任务完成了 105%,在 1955 年的工业总产量中, 社会主义经济成份所占比重达 80%以上。从 1952 年春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稳步发展,到 1955 年已有约 20 万户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们拥有的土地占可耕地的 25%以上。

1952 年 7 月,统一社会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确定了民主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新任务,要求将有计划建设社会主义基础作为全国的主要任务。

但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头两年偏重对重工业的优先投资,影响了日用消费品的生产,人民生活水平低于联邦德国。党和国家某些机关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因而引起了部分群众的不满情绪。聚集在西柏林的反动势力利用了这种不满情绪,煽动一部分人起来反对社会主义制度。1953 年 6 月 17 日,柏林发生了罢工和骚乱事件,并迅速席卷各工业区。据东德总

理格罗提渥承认,共有 272 个乡和 30 多万人卷入罢工。罢工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冲击办公大楼,并把东德部长会议副主席奥托·努施克绑架到美国占领区。最后由占领国苏联出动大批坦克才平息了事态。事件过后,统一社会党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在经济政策上犯错误就会脱离群众。1953 年 7 月 14 日统一社会党的三届十五中全会通过《党的新方针和任务》的决议,提出要根本改善德国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并在这个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工人阶级和全

体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1954 年 3—4 月,统一社会党召开“四大”,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工农联盟,加强国家机关同劳动群众的联系,发扬党内民主。会议还取消了党的主席的设置,由 1950—1953 年任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53 年起任党中央第一书记的瓦尔特·乌布利希为党的主要领导人。

1956 年东德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该计划强调用最新技术改造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确保技术革新,并对工农业产量、劳动生产率等提出了具体指标。

1956 年,一些东欧国家出现政府机关与群众关系紧张、社会矛盾激化的

现象,东德从 10 月份起也出现了小规模的反政府骚动,一些人号召举行罢工并杀害党的积极分子。由于东德政府措施果断,事态在萌发状态即被制止。与此同时,国内各报刊在苏共二十大后也开始讨论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倍伦斯和贝纳利等人提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在计划中更多地运用价值规律的主张。1958 年,东德政府跟随苏联之后,对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进行较大改组,贯彻地区管理原则,取消 7 个工业部,在同类企业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企业联合公司,具体管理过去由中央工业部管理的企业。但是,由于仓促行事,出现了地方主义和分散主义,同时,企业日常领导重心移到地方后并未有效解决企业自主权问题,因而改革未见成效。1961 年,政府又成立国家经济委员会来加强对工业和建筑业的集中统一领导。

1958 年 7 月,统一社会党“五大”提出了到 1961 年在人均占有重要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方面赶上和超过联邦德国的口号。1959 年 10 月,政府宣布停止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另行实施旨在赶超联邦德国的 1959—1965 年“七年计划”,预定在计划实行期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为每年 7%。然而,实际情况同预期相反,由于主客观原因,东德国民经济从 1959 年后持续下降:1959 年国民收入增长率约 11%,1960 年降为 6%,1961 年为 4%,1962 年为 2%,1962 年夏,东德政府被迫放弃七年计划。

由于民主德国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于西部德国,随着东西方冷战的加剧和国际局势的恶化,东德居民大量逃亡西德,据统计,从民主德国建立之日起到 1961 年 6 月 30 日止,逃往西德的东德居民约有 260 万(一

说 350 万)。其中近半数的人是从东柏林逃往西柏林的。因为西柏林位于民主德国境内,东西方关系紧张后,东西德边界线实行封锁,而东西柏林之间只有一条分界线,人们往返并无多大阻碍。为了阻止外逃,1961 年 8 月 13

日,民主德国对整个西柏林边界实行封锁,并开始筑起一道长 161 公里的柏林墙。柏林墙的构筑阻止了逃亡人流,稳定了民主德国的社会秩序。

东德在执行“七年计划”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后,统一社会党内很多干部和理论界学者都主张实行改革,认为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有碍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充分发挥,违背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为此,统一社会党中央成立工作小组,准备实行体制改革。1963 年 1 月,统一社会党召开“六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党的战略任务,要在高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具体条件和可能,运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发展国民经济。同年 7 月,

政府通过《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新体制的准则》,决定从 1964 年起在全国实行。新体制的主要内容是:扩大联合公司的经营管理权,使它成为一种“康采恩”;在坚持国家计划的基础上,广泛利用经济杠杆,推行经济核算制; 实行工业品价格改革;改革国家投资拨款制,推行以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的企业投资制。1964 年 2 月,乌布利希在统一社会党六届三中全会上又一

次强调,民主德国的经济改革应当体现自己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国家的特点,表明民主德国不能走苏联的老路。

改革初期,效果较明显,1967 年肉、奶、蛋等副食品基本达到自给,工业生产增长率也有所提高。但是,新体制是在经济结构不平衡、经济杠杆不完备的情况下推行的,因而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困难。特别是 1967 年统一社会党“七大”以后,政府强调工业内部的“结构改革”,集中力量发展电子、电气、科学仪器、化工和机器制造等尖端工业,认为它们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作用,忽视了动力等基础工业和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失调,日用品缺乏。此外,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投资方向偏离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统一社会党内原本不赞成改革的人士认为这是没有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下平衡机制原则的结果,把困难归咎于新经济体制。1968 年“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发生后, 东德停止推行“新经济体制”。1970 年 6 月,统一社会党中央全会否决了经过政府同意的继续发展新经济体制的改革方案,并在管理体制方面采取了一些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1971 年 5 月统一社会党七届十六中全会解除了乌布利希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昂纳克接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宣布停止执行“新经济体制”,并针对前一阶段计划与市场调节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纠偏”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但是从总体上看,70 年代初期东德仍保留了 60 年代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没有完全回复到 50 年代那种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东德经济管理体制的内在矛盾又开始尖锐,于是统一社会党又把“完善”经济体制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集中管理的原则,建立大型的托拉斯式的企业,减少中间层次,发挥联合企业在科研、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978 年,统一社会党中央和政府作出关于改组和新建联合企业的决定,首先对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改组。到 1981 年底,工业、建筑业已基本联合企业化。4029 个工厂企业合并组成 133 个大型联合企业,建筑业组成 28 个联合企业。每个联合企业一般由 20—40 个企

业组成,拥有职工 6—8 万人,享有广泛自主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总

经理由部长直接任免。此外,还有专区领导的联合企业 93 个。这项改革被认

为是民主德国 30 年来生产关系方面最重大的变化之一,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有重大作用。

1981 年 4 月统一社会党“十大”制定了以广泛有效地利用科技革命成果,

实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内容的 80 年代社会经济战略,效果极为显著。

1981—1985 年东德国民收入每年增长 4.4%,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

7.6%。

80 年代中期,民主德国已成为世界十大工业强国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

居世界第 10—11 位,国民收入总额占世界第 12 位,劳动生产率居世界第 6

位,人均国民收入 6440 美元,远远超过苏联,比英国还高。人民生活水平在

东欧国家中居于首位,人均住房面积 23 平方米,每百户居民中有小汽车 42

辆,电视机 111 台,电冰箱 118 台,全国粮食已基本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