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848—1849 年革命第一节 革命形势形成 “农业危机”和“饥饿暴动”
19 世纪 30—40 年代,民族民主运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和资产阶
级自由主义反对派运动的广泛开展,强烈地震动着德意志的统治秩序,民族统一、国家独立和政治民主的共同要求,把各被压迫阶层团聚在一起,向封建统治发起政治冲击。
1845 年和 1846 年德意志连续发生马铃薯病虫害和农业歉收,加上各邦人口剧增,造成粮食奇缺,农产品价格上涨 50%。流亡在外的民主派人士毕希纳写道:“德国大部分地区所遭受的物质压力,与精神上的重压一样,是可悲和可耻的。在我看来⋯⋯远远没有比成千上万个家庭连煎土豆都吃不上更叫人黯然神伤了。”更为严重的是,1847 年由英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很快就蔓延到整个德意志,工厂关门,银行倒闭。这一年,仅汉堡就有 100 多家商
店停业,小手工业尤惨,据统计,每天有 8 家小手工业破产。
城乡工农业危机,激化了紧张的政治局势。1847 年 2 月,巴伐利亚首都慕尼黑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参加游行的市民、工人、学生在街上与军警发生冲突,痛打并赶走了乱政的国王宠姬罗拉。1847 年春,巴登城乡各地出现了大量的革命传单,号召实行劳动人民普遍武装,消灭官吏和贵族, 建立共和国。1847 年 4 月,柏林爆发了“马铃薯暴动”。饥馑的人们走上街头,冲击王宫,捣毁面包店、肉店和市场上的货摊。普鲁士政府出动了全部柏林驻防军,才把暴动镇压下去。同样的骚动也发生于萨克森的工业中心开姆尼茨和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在柏林、维也纳等大城市,成千上万的失业者汇集在一起。深受地主压迫的农民也动作起来,遥相呼应。在西南、西部和东北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团体举行了一系列的民族民主活动。1846 年和1847 年在法兰克福和吕贝克举行日耳曼学学者大会,被称为“思想界的邦议会”。1847 年 6 月,在吕贝克举行全德意志歌咏节。这些活动都富有德意志民族激情。在奥地利帝国,资产阶级反对派运动甚至波及到匈牙利和斯拉夫各族人民居住的地区,梅特涅已无力控制自己的体系了。整个德意志是山雨欲来风满楼。